美刊称,表面看来,在中国当个骗子似乎越来越难了。现在,中国大学入学考试所用的防作弊手段堪比反恐措施。2014年6月初,整个国家都沉浸在高考的紧张氛围中。一些考场装有摄像头、指纹识别器、金属探测仪,以及能够捕捉传递答案的无线电信号的高科技工具。
- _$ f+ O( G& y3 Z
" ]5 Q% }; L3 G9 E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6月18日报道称,对于年轻学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成败在此一举。高考分数仍然是大学录取的决定因素。
" \4 k& ]2 y4 X* v! U2 j0 r( G, k& a3 p4 l& i# c$ @
报道称,尽管人们会抱怨高考的各种不尽如人意。但在这个国家,这场异常激烈残酷的考试仍然被人们奉为一种重要的公平手段。家境普通的年轻人很难与家境优越的同龄人平起平坐。关于高考,网上流传着一句话,称高考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拼脑的机会”。此后的打拼之路,男生要靠爹,女生要靠貌。$ w2 h0 f% p4 p5 L2 e3 a/ S
' h/ n& y" v k( F G 尽管如此,作弊者仍然知难而上。除了花样繁多的作弊方法,例如隐藏式耳机、隐形墨水,以及藏在手表中的摄像头,一些人选择了更加古老的作弊方式:用钞票买通“枪手”这一活的作弊工具。今年高考结束后约10天,中央电视台便曝光了高考替考事件。
" d2 h2 m4 y8 L/ V9 t" h- d y/ R" ~& O" i+ k
报道称,替考团伙早在高考前数月就已经开始运作。中央电视台记者以高考“枪手”小广告为线索,联系到一名自称李老师的人。李老师告诉假装对此感兴趣的暗访记者,假冒高中生参加高考,如果考上重点一本大学,替考者就可以获得约8000美元的酬劳。) [, w w2 W W9 a( z) U1 K
/ T0 B& W" X i: c 李老师说,他可以买通河南一些小县城考试点的监考人员,确保“枪手”能顺利通过指纹识别以及身份验证。, [( @6 a5 d' X8 Z+ ?# D0 U, P
: K6 G% b/ f6 C) `. M- w* Z% r
李老师说,打点一个考点的监考人需要约11000美元。而他的多数客户都比较有钱。暗访视频中,一名“枪手”验指纹时,机器报警,监考老师竟然没有阻拦,仍然让这名考生进入考场。高考结束后,所有与暗访记者有联系的“枪手”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1 r% @1 P% s; g' ^; m+ e0 M% X {& G M6 I/ B
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一报道后,教育部门称将严惩参与者,包括监考人、学生家长、替考组织者、替考人以及被替考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将面临牢狱之灾。然而替考问题由来已久,且不仅限于河南一地,仅仅揪出“枪手”对于未来防范舞弊似乎是不够的。
4 w$ x; e2 j7 O- ^) [7 H1 w5 g
0 l/ n3 {) |3 u 报道称,替考丑闻引发的轩然大波反映出中国人对社会缺乏公平公正的集体焦虑。这尤其触痛了那些坚信高考是最后一个未被铜臭味和权力玷污的平等竞争之地的人。正如一家报纸的编辑张平(音)在微博上所写:最后一个相对公平的出头之路也被破坏了9 J) ] e" e( b9 R
% n7 c. P7 b* y, o% `5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