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报道,5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离开上海返回莫斯科的几个小时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起出席了签约仪式。他现在很需要朋友,来自中国朋友的这份合约对他非常重要。 O$ m8 Y$ i5 v, k
9 @8 Y7 \3 Y9 Z7 a: l1 _“普京希望走之前达成这个协议,哪怕是最后一刻。”一位接近中方谈判代表的人士(下称“内部人士”)称,“俄方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当然也有一定的压力。”$ p4 k, B5 f U1 k0 |0 D& U, H
" D8 q" p! k: {7 t7 a
据俄媒报道,在此之前的两天,中俄双方一直在谈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总裁米勒透露,协议是在北京时间(5月21日)早晨4点钟才明朗的。
! H0 C% M- X' h$ H: h8 o$ Q0 e' C. O5 S7 Z/ g: {7 ~9 F
“这是一次艰难的谈判。”俄罗斯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广程判断,双方应该都做出了让步。“在谈判过程中,你我的利益都照顾到了。”9 S: ?) R: O7 A0 }+ \ x$ t
4 j% S. X4 b2 s. n( |; V中石油与俄气签署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气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 @" q& o$ {" r/ \- }, J6 v" \
! I- I; p$ [+ j, f“这是一个多方努力推动的结果。当然,这也是一个双方妥协的结果。”内部人士说,“谈判就是相互妥协至达成一个双方比较认可的条件。”4 V- x" ]) w+ ], Q2 F# c
/ Q& d6 V h) V- U" \) u
中国坚守底线
0 j9 m# ^- X8 L" Y! _* t: m Q, }9 `# C* B
“一,不能按照欧洲的价格来对待亚洲;二,必须考虑中国市场的接受能力。”3 `# ]/ E, `& a% l
2 m8 h2 K6 m+ F6 \- ?$ }
在外界看来,合约的签订颇为戏剧化。此前一天,中俄签署了30多份涉及到各领域的合作协议,独不见天然气购销合同。“坦率地说,我原抱着不乐观的态度。”邢广程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S. u' O& b- n5 Q" N- ]
0 |$ d0 P! ^* E
在签约前一天,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石油发言人毛泽峰的话称:“我们不会签协议。目前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背离,我们进口天然气一直在亏钱,不能再亏了。”
; f6 N( w2 S! X4 w7 g, ^" {
7 Z/ Z% F2 y1 w% N毛泽峰的一位同事透露,中俄签约后,他曾就此事问毛泽峰,这是咋回事儿?毛回应称,是媒体误解了他的意思,但毛并未进一步做出解释。
. f8 i2 ~8 F; ~& ^) _
/ u/ I7 g0 V; C& u t不过,中石油的进口天然气业务确实一直在亏损,几乎成为拖累中石油业绩的最大负担之一。据悉,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到岸价格为2.5元/立方米,中国政府规定西气东输天然气均价为1.27元/立方米。
8 A2 N: [$ K( ]7 c
& G) V8 _" c5 O俄罗斯方面在之前的谈判中一直希望,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按照欧洲高达4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而中国则希望参照中亚235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商议。( L) v8 @8 [* V( x' r" `
. P' E; `; p3 c) n( Y价格问题因此成为双方谈判中的最大障碍。9 m4 K" C- ~; ~1 I5 S+ X% h
' k2 v9 @! I1 t% S9 l4 N, d4 c* ^
内部人士透露,持续至5月21日凌晨4点的谈判,始终围绕着价格问题进行。“当然,最后的协议价格与我们的愿望还是有差距。但我们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没达底线免谈。”他说,多方面的底线,中方坚持到了最后一刻。4 j1 J8 x! e6 N) G H( o
: K) B" Y; ?" X1 i他所指的“底线”包括:第一,不能按照欧洲的价格来对待亚洲;第二,必须考虑中国市场的接受能力,中国在坚守自己的一个价格底线。“这不是现在才说的,而是几年前就告诉俄方的。”
8 G; `# N* t1 ~/ y5 F6 h" ?* i( q7 a! w, K! s# A- [
内部人士称, 总体上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协议,俄罗斯方面做了很多让步。
$ h! k6 g$ k0 p( ?6 f% d; F+ @
# f& C- z* E( Y% c协议签订4天后,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时笑称:“应当对贵国政府的所有同行给予应有评价,他们在谈判中‘喝了我们不少血’——中国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谈判者。”
- t/ R7 f3 g' ?5 B. ^. K3 y8 |5 G `( y# q$ u! h5 B/ J+ I' G( R
“但他们(俄方)的要价本来就过高,甚至高得很不现实,最高的时候报出了500美元/千立方米,这比卖给欧洲的价格还要高。”内部人士称,中方谈判代表一直在努力做俄罗斯方面的工作,促使俄罗斯怎么样正确看待中国的市场问题,而俄罗斯方面也在推动,他们在变得更务实。# ~# i+ P+ Y' {4 J/ R
7 z+ b* ]2 g! [' c* }& o/ |- `4 c! O
“他们对原来的谈判方式做了很多调整,对亚太市场有了一个很现实的考虑,比较符合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特点,最后的价格跟我们谈判的底线越来越接近。”内部人士认为,俄罗斯原来的思维是将欧洲的市场价格用于亚太市场中去,是不现实的。“结果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务实。”
# q+ S0 X9 m. B# i# G5 T. q' _
2 Y: l- I3 n, f但最后的“底线价格”究竟是多少,双方并没有公布。“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俄罗斯的价格一公布,双方与其他国家已经签订的一些价格,都会有一些影响和冲击。这对双方都是一种压力。”
1 t+ ^) A& `) S6 T8 e- { v. q( \4 C- @% n$ F
邢广程说,他从俄罗斯《生意人报》的报道中获悉俄方透露出来的一个价格区间,“大约是高于350美元/千立方米而低于400美元/千立方米。”400美元/千立方米,这是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签订的价格,邢广程估计,谈判的价格不会高于欧洲市场的价格。“俄罗斯人善于透露消息。这份合约不完全是中俄之间的事,俄罗斯还要与欧洲进行谈判,这或将为其提供回旋余地。
2 ?, K: R/ G4 b+ p' |( g- u! [% t7 d7 k4 k: v1 n9 Y' o1 E$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