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放肆,印度就是这样一个角色7 o+ j3 _$ P9 q' t3 z) T/ B
! R/ l' [7 P' l0 K印度始终将中国看作是战略竞争对手,以及印度崛起的主要障碍。
6 O. ^; V, q: u. E
; y- s" @6 E4 T5 m8 t# r; Y很多人瞧不起印度,就像当年很多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将中国视为仍留着辫子,一盘散沙的国家一样,提起印度无疑就是种姓制度,爬满火车的行人以及摩托车上的杂耍。即使如今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印度的不断崛起的事实却无法提起中国的警觉。% j" z! _2 x4 H' J
3 j' Z8 k* L' [$ c0 e& W( Z
事实上,中国的眼光过于关注美国,而忽视了印度对中国所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中印之间的问题,不仅是领土争端,而且是发展机遇和空间的争夺。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关注着印度的发展,但并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印度对于中国的敌意。 % M. a0 b; z6 o. h* t3 k
1 R N+ {0 O; t3 s& y2 g- G中国的小米,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在印度所遭遇的对待,应该给中国提了个醒,这是明显的针对中国的国别歧视行动,如果这些事情放到美国身上,那么印度因为这样的措施和举动会面临无法承受的压力,进一步而言,如果这些事发生在中国,那么美国将会鼓动本国企业从中国撤资,完成脱钩目标。然而,中国对于海外资产的保护仍然停留在口头上,这只能鼓励印度在与中国的对抗之路上越走越远。 ( j u+ {- e" Q+ b% C( x
. X% {1 [. P% G2 k- T/ F
中国并不会选择主动与印度这样的国家对抗,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中国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对抗,然而地缘政治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必然在不同国家产生利益重新配置,换言之,中国如要继续发展,就需要既要不断的超越美国的堵截,还需要对于地缘政治利益冲突者的遏制,比如像印度,越南,日本和韩国这样的明显的利益冲突者。
( g Z: r" Z/ u8 E* w# ]
, d4 D) O, q) z1 Y8 Q2 ^: B8 Q. S+ x( |中国始终将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放在第一位的目标上,这可能存在着政治上的误区。中国企业即使在利益冲突者的市场上赚了大钱,但也刺激了对手的经济就业基础设施以及科技进步,就像西方企业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所做的那样,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千方百计的挽留外资,而不是印度做法所显示的正好相反。 * K6 N3 X+ N# ?% @
) d1 x+ g, l+ V, ^1 p' _5 _% U8 D中国周围险象环生,强敌环伺,实无歌舞升平的资本,最重要的是,中国还能与印度这样的国家为伍,得过且过,使得印度越来越缺乏尊重。印度的雄心,地缘政治以及美国的因素使印度成为天然的中国对手,向上,面临美国的压制,向下,承受印度的威胁,就如同风箱里的老鼠,自然两头都不会落好。 9 a t F' y$ b0 O) p0 d; U
9 j1 @6 y: D9 T* U) G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印度是一个天然的对手,不以时间为转移。如果中国仍然期望与印度联手,为我所用,那么就过于天真,忽略了印度自古以来的未酬壮志。中印之间不可能存在双赢的可能性,因为至始至终,中印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结构性冲突,这一点与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不相同。 8 u/ O2 q, F- }$ c
8 f" R9 _* A- x& y, D; ^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遏制印度,这一点需要从重新认识印度开始。唱衰印度并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可行的选择是培植和发展印度的对手,玩弄中国版的离岸平衡。
2 [% x+ W6 Q! @+ `% Z) |) k$ I( Z2 P9 \$ c1 V: C2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