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相只有在摊牌的时候才会大白于天下4 o4 c+ E8 h l0 i5 i9 M# [" Y0 T
' ~% a. H9 S; p9 A- _; a. B香港《南华早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引用了中北大学发表在《测试技术学报》上的一篇论文。该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假定在战争状态中,如果外国舰队威胁我方海域安全时,到底使用多少枚导弹才能击沉对方的航母编队。, ?" S! I M; V2 x! [0 b
中北大学的教授们利用自主研发的“墨子”联合作战推演系统进行了20多次计算机模拟,得到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当使用先突防、再攻击、最后补射的作战策略时,我们只要选准发射时机和齐射武器数量,则完全有机会利用24枚导弹击沉对方的航母编队。在不同假定情境的模拟中,每次模拟平均击沉的舰艇数量为5.6艘。换句话说,以6艘舰艇组成的航母编队几乎没有任何几率在24枚导弹的杀伤下幸存。
9 u+ C* q1 J; N9 t8 ^% E3 h1 B G& {/ H! \0 A6 G5 |
在这份报告中,明确说明了这24枚导弹是我国已经装备的2款不同型号导弹。其中A型导弹部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B款导弹部署在我国北部及西北部地区。在计算机模拟打击中,这2款导弹的发射阵地分布在6个大型导弹基地中,每个基地的发射弹药量为4枚。根据论文中提及的2000公里和4000公里射程数据,我们不难猜想这2款导弹即为解放军火箭军已经装备的东风21D以及东风26。4 P* w3 L3 Y0 \6 L
' A; n; x# |' {6 ~9 T/ w这里被模拟打击的“蓝方”航母编队,则被明确指出是美国的“福特”号航母编队。模拟中,美国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的“福特”号航母编队包含了4艘“阿利伯克”级FlightIIA型导弹驱逐舰和1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共6艘大型舰艇。
7 \+ G% C+ t, x$ W% w$ p( k
7 E [* _8 s: j3 i! y! W. [24枚导弹即可击沉美国的“福特”号航母编队,这个结论颠覆了我们的认知。那么,这篇研究论文可靠吗?从研究单位和论文发表的平台上看,这次研究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权威”性质的。
0 m1 x' J' { _8 f" o$ i) [
' C2 [# v( j; ^7 x* Z首先,从研究机构上来说,中北大学位于太原,该学校原名太原机械学院,被称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它是中国较早一批建立的兵工专门院校,现在仍属于国家二级保密单位。其次,论文发表的期刊杂志为《测试技术学报》,其主办单位为中北大学,不过这本期刊也得到了中国兵工协会的大力支持。它于1986年创刊,是中国的科技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发表有关测试技术方面的重点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杂志中刊登的大量内容,都涉及兵器及其应用技术。其次,这篇论文的作者为曹红松教授,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武器系统的虚拟仿真技术。; h- u% b6 H2 @7 ~; d( L
[Gallery] 17 Innocent Actors Who Went Wild In R Rated Movies+ n* W& ?* U+ w+ o5 g# Q' v
[Gallery] 17 Innocent Actors Who Went Wild In R Rated Movies
( U" S9 A9 h7 i u% r, [HeraldWeekly
0 [; |* z) f. ]# c2 U0 V/ j9 ^, dThis Stock Aims to Unleash Green Hydrogen's Potential
}* k# l! N$ \: RThis Stock Aims to Unleash Green Hydrogen's Potential
* {* t% G0 O* U t' r4 m! `- ~Financial Star News
8 g4 S2 `7 y7 x9 Z! ] |% m- }$ I) z, F
: ]) Z$ m; D9 q+ H7 B
, T8 `5 h9 l- y! ?. R$ E▲福特号航母,图片来源:网络6 U$ T0 \7 ~9 r" d1 t" d) t" O7 p3 |
9 V* L, k1 R+ }& f. ]. M
+ T5 m# f; I, T8 u她曾在《兵工学报》、《弹道学报》、《火箭与制导学报》、《火箭发射与控制学报》等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目前也是中北大学的弹舰模拟研究方向的专家。因此本次研究是权威的,并不是类似美国所谓“智库”机构的研究能比的。美国的这类智库机构都是“收费”研究的,谁给了他们钱,他们就得给出对方满意的答案。
! G7 s. Z0 |4 `) T, `5 F3 K# Y( u1 f0 @' _+ Z
既然这份研究是权威性的,而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福特”级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又不容小觑,那么这支由6艘舰艇组成的“福特”级航母编队,又是怎么被导弹击沉的呢?- R2 j: i: n \( [
- s, s0 h. b" b5 ~% v根据研究报告,论文认为在使用导弹打击美国航母编队时,不能平均分配火力,而是应该采用火力集中的原则分批次进行打击。具体来说,火力打击应该分为3轮。
5 v3 o4 v2 } h* Y/ _
: Z; a: v' u9 D在第1轮火力打击中,我方齐射了八枚东风21D导弹,集中力量打击“提康德罗加”级。但由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装备了大量的防空导弹,这一轮火力打击被对方使用16枚“标准”3导弹全部拦截。
4 ^' F3 ]% S$ l7 r# p2 C
/ _8 o( }. i! Z7 V3 H于是在第2轮的齐射打击当中,我方从我国西北以及北部阵地发射了2枚东风26导弹,再次攻击“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该舰艇随后被击沉。与此同时,再发射8枚东风21导弹打击剩余的5艘美舰,包括4艘“阿利伯克”和1艘航母。实验结果预计“福特”号被击沉,只剩下4艘“阿利伯克”处于重伤状态。在第3轮火力打击当中,我方继续使用东风21D导弹攻击4艘航母编队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这4艘阿里伯克级导弹驱逐舰随后也被击沉。在这3轮火力打击当中,美国的航母编队并非没有装备防空导弹和箔条。但在这篇论文的模拟当中,明显能够感受到美国的防空导弹并未能够成功拦截高超声速导弹。至于箔条有什么作用,论文中也并没有提及。4 g/ y# j0 L$ G
$ z5 a; m( u1 Y那么既然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显示只需要24枚高超导弹,就可以击沉整个美国的福特级航母战斗群,是否意味着在实战条件下,我们也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呢?答案显然不一定。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基于3个方面的理由。( ~2 }6 U7 e3 v$ K5 a
0 z1 m( ~; P* Z; q0 V# a第一,在论文中提到美国航母战斗群出现在南海,但在实战条件下未必如此。$ X' y/ O6 u$ [9 a
* b! H1 z; M6 K. f( o' Y+ U k论文中提到在这片模拟海域当中,我方在不少岛礁上修建了机场。不难猜测模拟实验中的预定海域应该是南海。但是从实战角度而言,在中国军事力量已经充分发展到今天,美国是否会冒着岸基反舰导弹的炮火直接闯入南海,在未来实战时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说的直白一点,中国的海军航母编队已经能够在西太平洋地区执行“反介入/区域据止”任务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航母编队似乎没有充分的理由,非要在战争状态下直接进入到中国的南海海域。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发生,要么说明中国海军的“反介入/区域据止”任务执行不利,或者就是美国的整体海军战略已经出了大问题,才会非要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因此论文中假设的美国航母编队的出现位置,在现实中并不一定具有足够的准确性。5 D2 a0 g2 _% F* m9 ?0 e
Q1 x( ?2 U7 T1 X9 f, Z
第二,航母的移动速度非常快。
& j, {! ^0 k* i) L% b
+ K6 C7 d" M# {* r! W$ [/ g在模拟实验当中,论文并没有提及“福特”级航母的高速移动问题。但是在实战当中,“福特”号航母完全可以长时间维持30节高航速状态。这就意味着在“实战”状态下“福特”号航母完全可以在海上“飙车”。在发动第一轮打击之前,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福特”号的具体位置,预判“福特”号的动向,才能进行打击。而第1轮打击完成之后,我们需要确认战果并且重新定位之后,才有可能再次发动打击。如果确认战果+导弹飞行以30分钟来计算的话,那么“福特”号航母此时完全可能出现在1800平方公里的任意一个点上。6 I1 V! @. m1 A5 {& v t; N
9 C! | f- B2 p3 a4 N
换句话说,除非中国有非常强大的侦查监测手段,能够实现对太平洋海域的大型船只的实时监控,否则一开始打击就可能无法准确命中对方。而在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打击时,很可能连目标都找不到。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强大侦察能力,论文中并未提及。
5 a3 A* [/ p( l2 m4 x; ]- W5 C1 V+ @* n( j9 r% w- i
第三,在一些具体参数的设置上,论文可能与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9 B8 q, H* H& p; Q; n3 @
* k! V3 _7 I1 O( M/ Z比如6艘美舰组成的航母战斗群中,居然包含了1艘“提康德罗加”级的“圣哈辛托”号导弹巡洋舰。其实按理来说,这艘舰不应该出现在“福特”号航母战斗群中。因为按照美国海军的发展计划,这艘舰艇将在2023年除役,显然“圣哈辛托”号不太可能在未来参加实战。此外,以“福特”号为首的航母战斗群的具体编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舰队中包含了4艘“阿利伯克”FlightIIA,但实际上未来可能编入“福特”航母战斗群的应该是“阿利伯克”III。既然是实战状态,美国海军也很有可能发挥“分布式作战”理念,在航母周边部署大量的警戒力量,如在航母周边增加“星座”级护卫舰、XQ-58A“女武神”等进行巡逻,但是这些论文中都未提及。另外,论文中假设的美国“标准”-3的单发命中概率仅为50%,这个数据应该和真实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9 | R, {. o- A
' C& J5 u8 V/ D
总而言之,计算机模拟只是研究战争的一种手段,如果在现实中完全按照计算机模拟来排兵布阵,很可能就要在实战当中吃大亏。毕竟这种模拟只能提供参考价值,实际的战争远比实验室里的计算机模拟要复杂得多。因此,只需24枚便可击沉“福特”航母编队的结论,虽然出自于权威的研究报告,但这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至于实战是否能够达成相同的战果,可能还真不一定。
& d; v& u. Y2 C- w+ ]5 h, N: |6 N#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