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虽然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分歧和竞争,但在彼此的利益和国际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合作和协商来缓解矛盾和问题,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因此,中美关系的未来并非完全无法挽回。
; q7 v, ^. L& e* A4 Y
' L, V: {3 r. i6 [: Z但是,当前中美之间的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贸易争端、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人权问题等。特别是在国际战略上,中美之间的分歧更加深刻,例如中国的崛起被视为威胁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利益,两国的战略利益和意识形态差异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都对中美关系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可能会对中美之间的交往和合作造成进一步冲击和破坏。# h' O" x8 t' i% v" t
" p8 A' i W8 \6 ~4 [' e% U7 }
因此,中美之间需要通过互相尊重和平等协商来处理问题,以求达成相互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中美也需要摒弃零和思维,积极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从而实现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和持久发展。* |$ I$ m3 b) d( e/ W
- F7 q) d# c9 P
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基本变量是什么?在中美关系方程式中,除了中美两个国家的自变量之外,是否存在着其他变量,深刻的改变中美关系的基本内涵以及方向?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石是什么以及何种变量能扰动这些基石? & s. D8 Y# x+ `/ h
! F- F. \& M5 p* D5 |4 j中美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基础? 4 L) V0 K: x9 }& E# |& R
5 ?# P3 }# w$ g0 G3 ^: D
中美作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大国,这决定了中美关系只会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而国家安全利益的交换关系是中美关系的主要基石,中美关系的沉浮跌宕,无一不是围绕着这个轴心运行,中美交往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7 _. X( b' i. A( g' }* S* \
' s- D' ~; }- V$ z
在中美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以至于中美之间无法真正整合在一起的条件下,国家安全利益的变化是中美关系走向的唯一风向标。在中国能成为巩固美国安全利益的基本要素时,中美关系必然是和谐的,好的,向上的,而中国利用这种交换利益,发展了自己的经济,以此为基础壮大了自己。然而,当中国成为美国安全利益的威胁时,中美关系就无法回到原来的轨道,因为中美关系的演化,已经不在围绕着交换,而是围绕着竞争来展开
# _0 h; @- k& D: Y! ~3 O5 t' F
, z2 X( a' |1 G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将处于不断的调试期,存在着边界内的波动。中美关系存在着两个基本的边界,在两国已经处于深度竞争,且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冷战和热战将是中美关系的上下边界,而中美关系将在这两个边界里摇摆。# v+ D) U, D R$ Z9 F7 q
u, c$ ^" V' `. Z美国现行的所有政策,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皆围绕着对中国的冷战进行,而对于中国的脱钩正在不间断的进行,这是冷战的前提。产业链的转移,高科技的封锁,第一岛链的重新布局,以及围绕着印度,越南和菲律宾,日韩对中国形成的包围日见模型。所有这一切皆为冷战布局,而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地缘矛盾使得围堵中国,进而实现脱钩及其冷战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事项。然而,冷战是否达成,依然依赖于美国的冷战统一战线是否坚固。欧洲是一个摇摆的变数。5 J4 Y+ `1 i% M9 h6 k
' W' O3 M- y. Z5 ^6 ]
因此,中国选择了西进策略,在中东以及西欧地区广泛撒网。欧洲的和平是中国抛出的一个诱饵,其中和平的概念,并不是中国的目标,而是将渴望和平的欧洲与继续战争的美国之间创造一点裂痕,目前虽然并不清楚最终能钓的多少大鱼,以服务于国家的安全利益,但是美国欧洲之间围绕着乌克兰战争裂痕已现,在确保俄罗斯的基本盘之后,在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尽量的打破冷战的链条,仍然是中国的主要招数。 ' a/ S! D; d% }3 C% z l/ \1 X
, m7 O9 G! x8 V3 c0 y3 X; W# A
如果中美之间的冷战受限很多,缺乏足够充分的条件以及中美共同的意愿,而美国所打造的冷战链条缺口太多,势必四处漏风,那么中美冷战将很难实现。同时,美国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国力打赢一场与中国的热战,因此,很难轻启战端,而只能继续打代理人的战争,在幕后出谋划策。 2 D# F6 t4 Q7 I0 C1 ^$ N
* ?4 C" E8 t( ~. a, A0 e& e/ ]- ^因此,中美关系势必在冷战和热战这两个边界里变动,而冷战代表着竞争,热战代表着对抗,因此,中美关系不再具有合作的性质,必然在竞争和对抗之间变动,其烈度取决于中美对其他变量的整合程度。
Y# P7 x" q3 L" ?& t! ]! D, ^2 [# r+ ]7 j* n8 S& d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