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副其实欺人太甚,中国难道还有什么可以退让的吗?让中国四分五裂成为美国的奴隶也不可能让美国满意
& ]" k' a; L/ x! }) N- h+ k6 ^ k/ }& ~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其新著《可以避免的战争》中提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避免冲突,而是冲突何时发生、会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 N k8 y, q, \, p, Z# O
; G/ n# _7 D3 R" R- l/ \4 `之所以不是“中美双方不再关心如何避免冲突”,是因为中美的战略地位已经发生了转变:在西太平洋范围内与中国势均力敌,这让美国担心不已。同时因中美双方已经处于高度竞争、对抗的状态,美国不断奉行“印太战略”步步紧逼,中国也努力构建“攻防兼备”的战斗体系。在此背景下,两国关系构建起避免冲突的“防护栏”难度极高,根本无从下手。
& s1 T, J t- [, X, L( P$ |5 K: m& g. t
至于爆发冲突的地点已经毋庸置疑:台海。自从佩洛西窜访台湾以后,解放军就在台海周边展开了各种演习,还强调未来会在台湾周围常态化军演。美国也不逞多让,美国海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和“的黎波里”号两栖打击群一度游荡在台东外海演练,主要内容是如何反制拦截反舰导弹的攻击、对反舰导弹发射器进行打击,以及两栖打击群的抢滩登陆。
7 B. i! J, r' {5 O% @( G. X3 Y
/ B) y% ]0 A& D! U2 w- G8 l正是因为美国最近又在大打台湾牌,向台湾分裂势力释放“以武拒统”和“倚美拒统”的错误信号。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解放军才选择从使用军机进行“常态化绕岛巡航”升级到了多军兵种“常态化演训”,开始强调东南沿海一带的战斗力量保持临战状态,并可以迅速转入战斗状态。8 e4 L! t2 t9 H( ?
Z( S+ g' A) j
很明显,整个亚太地区已然成为了目前中美双方交手博弈的“主战场”,但未来中美是否会在此地区发生冲突尚处于一种不明确的状态:美国已经将“中国威胁论”营造成为“政治正确”,那么只要有中美利益同时存在的地方,中国势必会遭到美国针对性的打压。因此,这是无法确定的。至于未来是因为什么事件引发冲突,同样是未知数。
! F. }* u4 W; {9 ~0 N3 z, ~+ I2 Y6 k3 c
一旦中美之间的冲突爆发,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席卷全球。在近来,美国不断地将中国树立为“长期的威胁和最主要的对手”,实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从经济上来看,中国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从常规军事实力上看,中国与美国的总体差距已经很小,甚至在如高超音速导弹、五代机、大型驱逐舰这些的领域上已经出现了弯道超车。
/ \& w5 Y: W8 {: |! Y2 L3 ~9 n/ Q5 k3 A
0 V4 }4 ~3 x& r% Y) O) n
7 u7 ? z0 g; q4 J
由此看来,美国一旦在第一岛链内与中国开战,根本不会有胜算。因此美国不停地拉拢各国参与到亚太事务中来,而这些被拉拢的国家要么与中国地缘关系复杂存在冲突,要么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比如在北约峰会、G7峰会中,日本都赫然在列;在“四方安全对话”中,印度成为了对话体系内唯一一个非发达国家。, c' F/ y5 k. W
1 Y) f. n5 D6 J; A* l7 v
& L ^5 E$ H- }$ x/ v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认为:除非建立起一套“有控制的战略竞争框架”,否则中美无法避免冲突!在此框架下,中美双方“野蛮生长”的竞争将会被限制,而框架内可以明示双方应当做什么,而不应当做什么:这就类似于美苏当年签订的《中导条约》、双方停止中程导弹军备竞赛。7 h& d2 Z/ B) } M' m
) K8 O- h4 q- }# ]/ S' j
! l" d/ o9 w g2 ^' o
8 ~- N5 N" w% y从陆克文的原话来看,中美之争根源在于制度之争,而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愿意放弃这一运转许久的制度,因此千方百计地遏制、攻击和打压不同的制度。德媒报道,德国外交部正在起草一份新的对华战略,而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技术依赖,以及呼吁“全球民主政体在对华战略上的团结一致”。陆克文认为,唯有“民主制度越牢固、越具有反思能力、越自信”,赢得“制度竞争”的机会也就越大。; \6 N8 h' G- f4 a9 q+ @
# Y+ j( Y8 @2 w'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