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太多后患无穷,大多数国家在网上买药都是难度很大的事情,太多灰色地带
7 |' M- j }' K( H- F9 e& d
' K0 O( V6 b0 U h* U% Q v/ [今年5月初国家药监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前不久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尽管目前具体细则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反应显然已暴露出对相关行业的担忧。" @: {( w4 Q/ R$ d" w; U
$ C) J9 U n5 x" T 如果最终该条例落实,将会对网络售药行业产生什么影响?6 v% }* @# e8 O& o# e$ h
5 m7 X3 }: d& C: q& [
意见稿中明确了自营和第三方平台的界限,要求药品电商或纯粹自营或完全成为第三方平台,而目前的售药电商基本都采用了“自营+平台”的业务模式。
5 g+ i. `5 C0 a$ O8 m6 q0 a) P! \4 o5 ~6 c
以头部电商阿里健康为例,根据2022财年年报,阿里健康营业收入205.78亿元,其中自营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约87%。也就是说,按照条例规定,阿里健康要么需要剥除自营业务,要么完全放弃非自营业务。显然,尽管非自营业务只占13%的收入比,如完全放弃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c K/ c( j3 Z' s' } T6 ]
$ [: V6 L0 t3 _* l
而对于两类业务占比较为均等的售药电商,条例一旦落地将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 o+ j5 ?8 b, C* [8 m9 e% p/ k: W7 p3 H" O7 P
此外,条例中还提出第三方平台需要对入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资质进行审查,对各类药品信息、交易行为进行检查并及时上报问题等要求。如条例落地,这些平台也需投入更多人力、资金成本来监管审查商家信息和交易行为。. M/ e; J# i4 V5 L- g0 a# ]
& w# Y, G T& \2 v
无论是业务剥离,还是运营成本的增加,显然都会给互联网医药巨头造成不小的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许会促进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N/ R! u/ y* I
3 A' ?# V* v- Y3 {6 O
数据显示,阿里健康2021处方药业务收入增长105.2%,目前还在推动该项业务的扩容。而处方药的问题,一直是国家医药监管的重中之重。9 u% }7 _+ x8 Y) @% q' u4 q% q8 s
6 e3 ]9 Y9 L' ?8 r' i* P# ~5 Z 近日,外媒报道称,过去20年滥用阿片类药物(常用镇痛药)已造成50多万美国人死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尤其在疫情期间,人们被居家隔离,生理和情绪的双重问题导致药物滥用进一步恶化。2 W7 A, \( ` g7 t$ B0 u
/ ^8 z. U* ~1 H/ E# l- h' u
业界猜测,网络平台上部分处方药泛滥,难于监管,或许也是该意见稿考量的因素之一。/ `+ ?" N4 B! Q0 j3 y- z* g% h
9 {9 S7 c. Z3 l# Q: @, c) `2 O 另一个因素或许是疫情后网络问诊购药现象越来越普遍。
* Z4 p8 q N! ^% ^- ?' w; A2 N$ h: j; y8 L% d) u
尽管国内大批医院开通了在线问诊平台,提供各类线上医疗服务,但不少患者为节省挂号等待的时间或为降低看病买药的成本,依然更倾向于通过其他网络渠道问诊购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模式备受欢迎。* `# H3 [8 }2 D5 Q- x/ W# x
1 _. p: J2 I/ g$ [. y
国内医药电商行业近两年来因此发展迅速,去年一年网络药品销售额高达368亿元,同比增长51.49%。另据智慧芽数据预计,中国医药电商和在线问诊的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分别达到1.2万亿元及4070亿元。
7 B* q0 A* b. ?8 s3 d- Y, v8 X8 K5 T, G; r/ L6 s' o; ~6 n$ x
但互联网医药依然是个新兴的行业,网络问诊购药的新模式也仍在不断探索、成长中,当下火热的市场表象背后潜伏着巨大的民众健康风险,因此加强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基本会是未来的大趋势。
1 p5 ~ f) T' a+ P; W% U9 P: @" Z0 k; I
将网络售药纳入监管,会更进一步保障大众网络购药的安全系数、促进行业规范化,保障医药电商长久良性的发展。但网络平台增加的运营成本以及受到的盈利冲击是否会传导到消费者身上,还需看条例具体如何实施。
% ?4 S L! P# b: L0 Z
* l( m, N: c; m5 t9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