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中国入世,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但不走出这一步,就永远不会有结果
6 `$ `$ K7 ]. Q+ B; J6 Y/ j* A. _" f+ Q0 j) g# s
大家有时候感觉,一讲到零关税就是国门大开,外国货冲击进来,中国的农业会萎缩,工业也会萎缩,服务业也会萎缩,这种观点在90年代讨论也多得很。, b! m7 d8 f' V
) x) z5 p5 _& v$ d1 D, k7 H到要进入WTO的时候了,早进好还是晚进好?有的人说越晚进越好。让我们自己养的大一点、肥一点、强一点,开门了,不会受人家欺负。那么实际上,当时上海方面,就跟国家提了一个基本逻辑,就是进WTO,早进比晚进好,在这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方案。
, p( f( j1 D2 R8 s# q) G" `; A% l& p4 L# M6 I
事实证明,WTO进去以后,我们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基本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反过来,我们金融,出现了世界级的最大的金融企业。在2000年的时候,世界金融体系里面,中国所有金融机构都不要说前十位,前二十位一个都没有。现在前十位的银行里我们占五个,前十位的保险公司里面我们也占好多个。
! x# M* n, U" g4 k' s0 J0 u- I, K) b: ^) @# K3 x9 O1 T; g8 x
讲这段话的意思,通过开放,我们得到的好处是多多。同样,如果关税归零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 ]& K. A& Y0 q) m( d
1 t) ]8 h) t& Q: q& n" I# a第一,现在的制造业,不管是机器设备,还是汽车产品,大家先看中国制造,中国每年进口的零部件占到了全球的60%,当工业品零关税时,我们的企业成本下降了,是最大的受益体。
+ P% S3 Q5 Q9 n, Z3 O5 @% n
6 Y" Y$ Q$ O! e: z5 [+ i8 p9 e第二,由于关税下降,生产的成本又下降,虽然中国有最大的产业链集群,但是这个集群里面,我们掌控纽带的,掌控标准的企业并不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很少。华为就是掌控标准,有3600多家大大小小供应链上的企业,比苹果多2倍。因为苹果只做手机,华为又做手机又做服务器、通信设备。当“三零”变成零关税的时候,对于在中国形成总部,形成中枢,形成集团的龙头等各方面会有提升作用,这是第二个好处。
{8 { N$ q7 u- e
% \( r# N, O6 v! k5 a6 E1 w第三,通过这样的过程,对我们中国的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也产生好处。2 R1 }, r2 ^- u# Z
, ^7 a8 ?2 ^. q9 u8 r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分析汽车产业,现在国内的汽车厂一年生产2500万辆汽车。如果关税为零了,是不是会大量进口国外的汽车,冲击中国的汽车市场?并不会。中国一年要消费2500万辆车,其中120万辆从欧美和日本进口,其他2400多万辆都是中国自产。在这2400万辆里面有1800万辆是外资企业的车,就是中外合资的车。有德国的、有日本的、有美国的、也有韩国的。在这个意义上,在消费地形成制造业,就近生产并卖掉,成本低、效益高,而且还没有关税。
3 t0 N3 f0 B) m- e* n
# b3 U' r6 v5 a: _9 J- A哪怕不收关税了,但你从美国、欧洲这么运过来,物流成本多高。对于高档车的消费,那么原本100万辆的,也许可能翻一番,翻两番,变成四五百万辆。但几千万辆规模的,还是本土的企业。本土企业无非是开放过程中,合资企业可能变成外资独资企业,但他不会把厂关掉,把美国的产品运过来。他不会做亏本生意。在这种意义上,不用太担心外国的汽车会来冲击我们的这种问题。% W1 B+ T: w+ P5 t
; ? a/ b. J3 T5 p
这个里面,就总的来说,关税下降,会促进中国的生产力结构的提升。促进我们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加强。使得我们工商企业的成本下降,有好处的。! U1 T0 E3 ?$ \. ~
1 k, j7 A' X2 u" @+ x)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