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习惯就好,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来我往才更热闹: `" h) h: R) w/ q5 d h
1 T4 N7 W; w/ m3 L' t据环球时报10月12日报道,中国海警局的两艘船此前一天在钓鱼岛领海内追逐日本渔船。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回应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巡航执法,是中国的固有权利,日方对此应予以切实尊重。
1 a. A0 q" w: k4 x# `# _2 k7 N
7 `7 t, e# Q1 W: {有关中国海警船驱逐日本渔船的细节不得而知,根据以往驱逐日本船只的经验来看,中国海警船可能不会采取水炮喷射驱赶的强硬方式,而是以喊话、利用速度差逼迫日本渔船改变航向,驶离该海域。
3 E D- i. T( e' c, G; v- y4 k1 D% H0 k0 V
相较于有些国家动辄扣押、炸毁他国渔船的做法,中国海警船的执法算得上是很“温柔”了。但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领海内的正常巡航,仍把日本政府吓坏了,并将作为危机管理中心的“情报联络室”换成“官邸对策室”,由该部门进行信息搜集和警备监视工作。/ J4 S3 d: _ n; p- Z6 c/ C
. b L5 h, G! t% c* @
唯恐天下不乱的日媒,趁机大肆炒作中国海警局船只“入侵日本领海”,还声称这是8月28日以来中国官方船只第18次进入钓鱼岛海域。但对于中国公众来说,这个结局令人十分舒适。, \- ]% ?6 J7 {- j9 j* @6 H
2 O$ S* M9 J9 U; E; ~通过媒体报道可以发现,中方很淡定,日方很慌张。
5 W- [: e+ Q! C5 l1 d/ c
2 P* m; X/ e. X m( A# y0 r; e上个月,安倍晋三和菅义伟完成了政权交接,中日关系的新走向也就备受瞩目。从最近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菅义伟秉承了安倍亲美反华的政策,日本政府的一系列举动给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e- h1 g( m' L+ ?4 O) H$ C
' [9 L, A' P8 N% _7 i( J" \4 z
0 E1 m2 } H; a有人分析,中方在钓鱼岛领海内驱逐日本渔船,不排除是在向日本政府传递警告信号。这恐怕就想多了,钓鱼岛是中国的,相信日本渔船任何时候冒险闯入,得到的唯一结果都是被驱逐,不会有其他。
3 R! e7 T- v: z- H
; W, o; T: e" K2 y0 F% w) S
1 i B' k- _! }另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某位不知名的日本政府人士透露,中国方面能够准确把握日本渔民出海捕鱼的信息,即使日本渔船临时改变、推迟出海捕鱼计划,也能够在“日本领海”内看到中国海警局船只,说明出现了对华信息泄露。3 M U8 [7 `7 k% e+ `) U! y
3 K, W, X% w/ S: |
" M c( ~' l* ~这名日本政府人士的话,至少透露了三个信息:! P8 Q M$ R; \: A
T Y7 t$ | o+ x$ I1 u- ~
# W7 L8 R8 H5 ]* J( G, M2 }一是日本渔船顶风冒险闯钓鱼岛海域,并不是经济行为,而是政治行为。日本政府企图以在该海域开展经济活动以宣示对钓鱼岛的主权;
& T4 Y) r$ l: r% H
2 Q9 M8 y/ z( s' z, s
( ]3 A& L P) n V6 m二是日本渔民闯钓鱼岛海域的行为也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日本政府的统一调配下,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官方行为;$ v3 h( M; m& F: {7 b
& B* v: F# M; Y& `$ I3 x
- L k Q1 B5 f/ S5 y% W三是中方对钓鱼岛的掌控力度空前,在任意时间都能对入侵的日本船只作出反应,及时发现、驱逐,甚至让日方开始怀疑是不是出了“内鬼”。8 G5 o' s/ A% g4 y& ^- Y
1 A+ K; E, Z0 k+ T4 M# t; u( d3 v3 C+ ?9 ~* N5 B3 s" d* n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这些年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能力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以前,囿于海上执法能力的欠缺,这片海域全在日本掌控之下,如今情况已经完全改写。对中国海警船常态化巡航钓鱼岛海域的现状,日本方面要适应。0 [* X6 a( R- g
. Q$ d9 w8 ^4 m% C, ^; i. T
3 Q* m8 W- Z; c: D10月5日,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在钓鱼岛专题网站正式开通上线,陈列了包括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法律文件,以及各种各样的证据,展示了中国对钓鱼岛无可争辩的主权的法律和历史依据。8 n% C* R6 v: j0 {' r' B) ~
4 n! ^' D# F0 s- F
' V# v$ E& \9 Z6 W这是一场对钓鱼岛主权争夺的斗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中国显然已经占据了主动权。以双方的实力来看,无论日本是选择“文斗”还是“武斗”,或者把希望寄托在美国头上,都改变不了日本终将失败的结局。
. ~% K7 O- p! a5 B( e$ c* | o: V' Y" O
5 Z/ h3 C& N( u/ k5 I2 L5 I# t如果日本政府还认不清现实,必将因此付出巨大代价。. a2 G! J1 e0 L$ {
7 n4 a l0 C5 J3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