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快也去的快,一句不合很快就无影无踪了,所以也千万不能高兴太早 T$ {# \* C8 p" o! R0 a4 P
/ R( F- ]$ i0 ~7 A" h& _. T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9月5日一期发表了题为《华尔街为何在中国扩张?》的文章称,过去一年,外国基金管理公司购买了近2000亿美元的中国大陆股票和债券。华尔街对中国的兴趣远非短期的贪婪,而是一种长期的*注——相信金融业的重心将东移。相关内容摘编如下:: n) u6 ]% Z m8 o
; n2 O, F& n- ?- ]
在科技领域,中美之间的裂痕持续扩大。而在全球经济的高端金融领域,巨头们正在参与,而不是疏远。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已获准设立一家中国基金公司;其竞争对手先锋集团正在将亚洲总部迁至上海;摩根大通可能斥资10亿美元购买其中国货币管理公司上投摩根的控制权;过去一年,外国基金管理公司购买了近2000亿美元的中国大陆股票和债券。华尔街对中国的兴趣远非短期的贪婪,而是一种长期的*注——相信金融业的重心将东移。与技术领域不同的是,中美双方都认为自己无需承担太多风险便能获得互动带来的好处。$ A( G/ g; p9 X# }" u2 f U; `
6 [3 m, {4 M, w6 i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在大多数指标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衍生品通常在芝加哥交易,货币通常在伦敦交易。美国企业在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业拥有绝对优势。白宫试图促使中国公司从纽交所摘牌,从而将美国的优势地位武器化。不过,贸易战显示出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实力日益增强。一大批首次公开募股(IPO)正在香港进行,这些公司希望拥有纽约以外的选择。蚂蚁集团上市可能成为全球史上最大IPO,因此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力很快将占据舞台中心。此外,华尔街公司和其他外国投资者也出人意料地涌入中国大陆。4 W/ l1 G, G. {6 M
! Y# ]1 [+ H, T6 b# b7 A, @: `
它们认定,中国对欢迎外资是认真的。随着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减少,它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准入条件出现了变动,中国允许西方公司控制其在大陆的业务,并为基金经理买卖大陆证券提供了便利。潜在的利益是巨大的:对华尔街银行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对基金经理来说,这将带来大量的潜在客户和投资企业。( O( v# e% \* J0 j/ ?$ y, e
9 h" K5 U" ]( P! b6 R& K
中国在激烈的贸易战中吸引华尔街公司的能力展现了其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但要成为金融超级大国,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全球金融和支付基础设施。中国的大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很少,而且中国的大部分贸易是以美元结算的,因此很容易受到美国的制裁。建立一个可替代美国的全球货币网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将花费数年时间。而贸易战给了中国迈出下一步的巨大动力* J- t/ T" L# I7 u# _0 o4 j
. m# S5 c% M$ 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