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政治] 面子最重要,宁死不屈的美国CDC绝不效仿中国先行者有效措施

[复制链接]
丁香花 发表于 2020-3-3 2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鸵鸟在哪都有,而且不是一般的多,心态还很傲慢,可惜病毒并不知道如何区分美国人,给美国人更多的尊敬与照顾
' A3 q8 ]. J- g: V: c  N* F8 g) U- y! ^6 J+ a
《纽约时报》在的报道中连发三问,指责在严峻的疫情面前,美国疾控中心(CDC)仍坚持使用自研的、有缺陷的核酸试剂盒,而不用德国团队早已研究出的同类产品,这直接导致检测进展缓慢。
  ?* J1 d6 [$ k, @9 y' h* C$ x# s5 C! Z5 P& P
对此,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迈克尔·米娜博士( Michael Mina)则解释说,CDC此举或是一种美国化思维作祟,认为“我们可是美国主要的公共卫生实验室,是不会随便效仿其他先行者的”。
; V4 r  _2 e- ?0 ^, g2 T
" W- y$ U4 j% h4 N8 z, m随着美国新冠病毒确诊数上升,多例感染源不明病例出现,《纽约时报》3月2日发布报道指责美国CDC的病毒检测工作。
/ n+ ]  l5 C7 v: ]2 x0 K" j/ Z& B9 v. b
其中指出,最令人不安的是,CDC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检测,是否会让新冠病毒有时间在美国大面积扩散开来?7 t0 C: g" d7 ~0 E! z2 @$ A0 ]

$ C& x# z: A4 |7 }& S, \报道称,新冠病毒在中国出现后不久,美国CDC就开始研制自己的试剂盒。2月中旬,CDC推出一套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向州和地方卫生实验室发放了数百套。然而在诊断过程中,检测的最后一步(第三步)有生产缺陷,出现了“实验结果不可读”的情况。
5 x: c5 M: N% A6 u. t* I" n
( c% \$ S3 i( p, d之后CDC要求各地将检测结果寄回亚特兰大总部,承诺替换试剂盒。这起重大失误导致美国对病毒检测的进展停滞,当时州和地方实验室无法对核验作出最后诊断。2 q8 d% Y4 y' q4 B
9 u% c. _/ b$ w1 U
而早在今年1月,德国研究团队已开发新冠病毒实验室的检测方法,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可靠地诊断出病毒,这迅速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用,并分发给几十个国家。
7 E4 h2 s4 C1 X$ o! s1 h
! q& C* v2 }  G: n[点击查看大图], w' `+ H9 d: ^# W& X* S0 H

; d3 K: \+ {9 W, n" N德国团队的研究已于1月17日在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
6 Y  S: D7 K5 z+ c; `; U; v. o# V3 B. b& o7 n, M$ c
CDC不愿直接采用,还耗费时间修正有缺陷的试剂盒。在上周疫情出现在社区传播的迹象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打破僵局,授权各州和地方实验室自行做初步检测。
' G+ b( a; _2 n0 x/ x; }
" Y$ Y; [* h6 M3 ^8 t1 b0 V; dFDA表示,若有实验室已开发并验证了试剂盒,他们可以用来初步诊断,而不是依赖CDC的自研试剂盒。此举扩展了美国的检测能力。不过最后的确认测试仍需由CDC进行。; ~, k3 F4 V9 |6 Y9 ]4 l

0 F; Q+ ~5 _% H$ I
1 W# F; s7 u7 q; ?2 B8 ~
2 d- n$ b) h" `: n: O米娜博士指责说,若FDA直接批准德国研发的试剂盒,美CDC简单地进行分发就行,“而不是非要从0开始创造一个新的”。即使是现在,美国政府也可以这么做。) R4 k, I9 d! ]

7 Y2 R* a7 D2 A; W. I米娜认为,CDC坚持使用自研产品的举行,“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美国化的思维”,就是“我们可是美国主要的公共卫生实验室,是不会随便效仿其他先行者的”。" ]  t& @; U& k$ p# {

6 a# l) C/ A  R% K2 V
- E) ?/ h7 X2 L
! R' d. J5 j* X* i美疾控中心用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 图自美疾控中心网站
9 T+ I$ |/ I( h( L# a; O0 l( e' k* n6 [# E3 g' o

: j, X0 M0 {* R% t' f* h“这种无能的确超出了人们对CDC的预期”
9 d4 S* f( c& v, [+ M! K% V) G" B( _
除了自研试剂盒惹争议外,CDC发布的检测标准也饱受批评。
8 u% D9 ]' t7 Y) A
1 c- K0 Z1 `3 T+ Z  nCDC通过实施严格、范围狭窄的检测标准,使得美国能够接受检测的人数非常之少。2月13号起,美国疾控中心仅对近期去过中国的人、或和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进行检测。( P8 C$ m8 h( i2 W! a; k
$ U+ R, t6 {  N# U2 \
自上周加州和华盛顿州出现“感染路径不明”的确诊病例,捅出疫情在社区传播的迹象后,2月27日,美疾控中心扩宽了检测标准,将从韩国、意大利等地回国的旅客,以及“感染路径不明”等都纳入到检测标准当中。
" h2 w5 Z5 J+ g/ E% Z% J0 \* i6 |: ~
& E( f, L& z% P3 r: o2 O3 G0 I但即便如此,普通患者想要做新冠病毒检测还是困难重重。0 k7 s" A( o" u
' }8 ^9 Z8 D, @) j% A0 ?# q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急诊科助理教授劳伦·绍尔(Lauren M Sauer)表示,测试标准太严格,人们没有接受检测。“我从很多同事那听说,许多检测申请都被拒绝了”。5 i0 @1 {" C, c* L  {* Q

% F+ u9 \$ g/ S报道采访了住在纽约皇后区的珍妮弗·奈特。上周日她和伴侣,以及一群朋友刚从意大利米兰回国。他们当中有几人在回国前后生病了,而珍妮弗头痛和喉咙痛,其伴侣一直发烧、咳嗽也很厉害。5 P/ t$ G5 L, t6 Q
! `3 [4 g& l* y, Q0 k7 c
但珍妮弗表示,“我们好像没法接受检测”,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告诉她,它们不做新冠病毒检测。布鲁克林的一家医院也这么说。
* Z6 ~7 b( x0 c! m% x( \
8 j3 e: K' j9 q0 j6 M, z珍妮弗还说,每当他们试图去问有关检测的事情时,“就会被赶出门”。她称她和伴侣现在都在家中自我隔离。* o; p) U; P8 x/ d/ K/ ?5 v

8 d4 H5 i6 ]+ L
- I/ I  i; o1 ?* H+ g- c. M' T* H6 ^  _8 Q
美国疾控中心2月27日公布的新标准
. E8 Z* U& j8 ^' m
. g. U6 o4 C9 A0 J& _报道还称,美全国的医生都在抱怨,检测标准太严格,以及机构的检测能力有限。此前CDC表示,有能力每天检测大约400份样本。! |. U5 z* S! [4 A1 w8 i
" R$ t7 p- m$ b5 I
美国CDC前主任费和平(Tom Frieden)表示,“很明显,推出这种检测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沮丧的医生、病人和卫生部门”。
% A/ `1 B0 S# E4 T2 U5 W7 T, b7 V& {8 Y* [1 J. A: U7 A" v; e0 ?
报道指出,CDC已对约500名被认为疑似感染的美国人进行了核酸检测。但其他国家已检测成千上万次,中国都数百万次了。1 m: B0 S: P+ h& N( Z1 V

- C. ]+ h+ i. c, F5 @$ C# y9 D2 d最早研究冠状病毒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巴尔里克(Ralph Baric)不禁问到,“为什么韩国人一天能做一万次检测,而我们做不到?”$ ^6 _$ r' C4 m
) s8 I4 n, f8 Q$ E$ y4 a0 X0 N
他表示,中国已经有了无症状传播和社区传播,“为什么美国没有因此进行成千上万次检测呢?”
" N2 I; ]9 [  ~. ^. x; I9 N- [6 ^$ V5 {) Q, c
“这种无能的确超出了人们对CDC的预期”,米娜博士( Michael Mina)直言,“在病毒检测的领域里,这并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 ]5 n% ~1 R# U) r# r- P1 ^3 r0 m
而随着批评声越来越多后,特朗普政府官员承诺迅速扩大美国的检测能力。FDA局长斯蒂芬·哈恩 (Stephen Hahn)表示,在私人公司和学术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到本周末美国将进行多达一百万次的诊断检测。% t) q5 h) ^! o0 ?; @

. L' t/ [( [6 ~' r) |&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逗号 发表于 2020-3-3 2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2 06:53 , Processed in 0.0274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