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大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的最高真理
4 L l9 [2 v0 t! Y+ N
) }5 J+ W C7 x) V! w! g世界上第一种正式装备服役的高超音速乘波器导弹,比美俄等传统导弹大国的同类产品领先一步,令我军战略打击力量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世界第一!
, u/ w, l5 [8 x9 |, m: J4 _' a0 T$ f2 Q" I) n( \' n
实际上在今年年中,有媒体在报道中援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内部人士消息称,中国当前正在紧张研发测试的高超音速东风–17导弹,已经进行多次飞行测试过程,并证实了在高超音速突防之余,可借助空前的机动能力实现规避拦截、转换攻击目标的前所未有的战斗特性,从而极大地增加敌对国家的防空设施拦截难度。这也打破了过往战略弹道导弹极为有限的机动能力限制,比美俄均提前一步将相关理论变为实际战斗力。2 M: s% b. y* H4 q) j
# d e% \; r A8 s" T/ N
: @& S& Y8 @. `' u# G) U: s# c, {% _' ?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是中方第一种有高超音速滑翔体的中程弹道导弹,而滑翔体的弹头也是专门为东风–17导弹量身定制,并成功通过了全球首次为满足实战需要而进行的滑翔体系统试验。
& s$ V* Y7 s" B4 f5 r6 D4 B: v( M
" k8 J& S: v" t7 C3 o0 s0 ]
外媒称,从以前曝光的实验信息中获知,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通常都是在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测试发射中心进行前期实验,实验中导弹飞行距离跨度在1000公里以上。东风弹道导弹的强大助推力,能够帮助自身携带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突破大气层的阻扰,完成初期飞行,进入太空。
- w; v Z- L7 o( u8 i' e: e0 L% H0 d3 s- t+ Y+ M& ^8 r3 Y
! ?- B; U" J0 v4 M* M' M9 {! d2 Z, ^
随后丢掉空气整流罩,快速飞向大气层边缘,弹道飞行状态结束,进入高超音速下的大气层或边缘滑翔飞行状态。
% d; a% x; V6 `% Z
; Y) q/ I% y0 q% P; l! O在6万米高空时,东风–17开始进入高超音速滑翔状态,同时还可以凭借气动力来实时调整机动状态,弹道灵活性比仅仅能依靠弹体少许可控气动力和姿态火箭的传统弹道导弹弹头相比,要高很多。因此,它可以进行蛇形的、几乎无法预测的机动,这就使得反导系统几乎不可能预测其下一步移动的轨迹,无从下手。可以说这种波浪式的弹道,会将目前几乎所有拦截导弹都变成“废铁”。( [+ p- J: ]3 Y3 o8 M7 R: k7 K
0 ?* k/ S% P+ ?$ l
今年航天科技宣传资料中的高超音速导弹想象视频,展现了助推段分离的情况
) F/ e* J* L" b# L
! W6 D. j/ I; q0 d! O据称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为1800–2500公里,因此归入了中程导弹范畴。在采用了先进的高超音速滑翔器设计之后,东风–17不仅具有了弹道导弹本来就拦截难度极大的高超音速飞行的特点,同时还能够在大气层及其边缘滑翔飞行,这有助于提高射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东风-17的个头很小,其火箭助推器也并不太大,却可以达到2500公里射程,主要就是依靠空气动力提供了大部分升力,而不像传统弹头仅仅依靠助推火箭的动能实现远射程能力。& w& ?- D* F% e2 D, h- e; f/ e/ F
8 t8 [/ x( Z$ e! e% T$ V# o从原理上来说,弹道导弹所释放的火箭动力助推携带的高超音速滑翔器获得进入滑翔所需的速度,这里面所需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都很低。而在最后的滑翔武器接近下降阶段时,到达预定高度以后与助推器、整流罩脱离,利用自带的小型助推火箭发动机来达到弹道变化,进入滑翔阶段,这一技术难度也不高,在以往运载火箭与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中也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技术。
) u$ T% o- P' u# ^6 P, M
! X: u2 X$ Y, a! m! j! w* z但是,东风–17面对的真正技术困难,主要是体现在高超音速滑翔段时需要神鬼莫测的机动性,这带来各方面的复杂性,这也是令反导弹拦截系统抓狂的根本所在。首先,需要让这一高超音速滑翔器的气动控制水平实现从极高速度,迅速减速到6到8马赫的高超音速段,防止在过快的飞行速度和大气接触瞬间所产生的强大作用下造成失控,另外还要保证具备修正与规避的足够时间窗口,并且在复杂飞行状态、加热状态下还需要保持制导能力,不能丢失目标。还有就是对武器的气动能力、结构承力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哪怕是在高超音速阶段也不能掉以轻心,稍有不慎轻则目标偏差增大,重则损坏自身结构。% j8 |* v0 A; u* E- A
+ j9 B( e4 B/ }* O* t3 a# ~当时报道中援引消息人士指出,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投放常规武器与核武的能力。这一导弹可能来自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分支机构,多年来相关机构正在全力开发这些高科技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试射,部分发射在夜空中留下明显痕迹。加上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东风–17共进行了6次试验,全部成功,这样看来,东风–17导弹在2020年达到批量作战能力的传言将会成为现实。除了中国之外,美国与俄罗斯近期也在奋起直追,希望在高超音速滑翔体技术领域赶超中国。
% X' l% ]% s4 o. _5 |
: @4 V, M$ J# }" M3 U( ]公开资料显示,东风–17凭借着这一独门绝技能够突破现有的各种导弹防御系统。这对于中国来说,东风–17的诞生,革命性的提高了中国的核威慑力。
9 c& t/ H3 ]: r3 S# L+ d! M' i0 n7 p, A T* z. N" ~
随着东风–17导弹战力的形成,有报道称,多个大国也在考虑现有反导系统是不是该增加数量,或者直接改为研发更为先进的拦截武器。众所周知,现有反导系统,例如萨德和陆基宙斯盾最初的定位就是用来拦截来袭的中近程弹道导弹,但是由于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这样具备超强规避能力的导弹的出现,反导系统的拦截成功率迅速下降,加大部署数量也是克服短板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萨德这种针对传统弹道导弹研制的拦截武器,命中东风–17的可能性非常的低,也许这些大国只能考虑耗费巨资研发新型反导武器了,例如激光等定向能武器。" x# h5 n" |/ m5 E8 c
I/ m* H+ q5 S6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