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不败 于 2019-7-22 20:28 编辑
1 H+ n* q& F2 G5 H" v: E* O. G3 ?7 g. M$ b d
百事牛点评:只有能达到自己目的的民主自由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不能实现自己目的一定是假民主
3 E; k2 ]1 D1 F, B7 D8 a0 F, q6 f5 \
1 O6 j! b1 T/ i/ N. _' T7 q- o从反修例到袭击中联办,连续数周的游行让参加者的诉求终于出现了“异化”,从一个内部的政治讨论、法治事件演变为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政治事件、暴力事件。可以说,从示威者向中联办攻击的那一刻,由反修例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I; B) y7 a* a! W) n1 n* L. @! f2 e0 E! t! {
今天那些参与攻击中联办的年轻人,对于中共如何重视自身管制权威毫无清晰认知,他们完全不清楚中央政府与港府在“脾性”上的不同。同时那些在游行过程中“鼓噪”的西方政府、政客、媒体,因为香港民众的游行,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似乎让中国政府陷入了一种“无能为力”的尴尬。, }7 a( e% K \7 r B7 e0 h
& {1 S) s1 s+ ?. I% r+ Z
二者都在误判北京,作为从街头政治、战争、权力斗争、民主示威中一路走过来的中共,中央政府并非没有能力和魄力去处理香港事务,只是因为“一国两制”的基本要求,北京一直在保持克制。而今天参与攻击中联办的那些示威者,正有可能将这种“克制”打破。而打破的后果,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 h1 y7 j, ~4 Q8 V" W9 e7 o, f! v
( I6 Z- |9 _2 i" T《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喉舌媒体,其发表在第一版的“中央权威不容挑战”,就是直接的信号。香港的事务,中央政府希望香港内部解决,但是性质一旦发生改变中央不会袖手旁观,一句“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香港人应该读懂。5 h W M. |) Z3 _, R& ^1 V ]
4 B* i+ p+ o+ H7 A! e
暴力解决 各方皆输9 T. S5 v/ q) m& v
4 g% B! N) I# R" L1 A: u
在21日的游行中,示威者攻击中联办,警方施放催泪弹与橡皮弹,在元朗同样发生了白衣人对反送中人士的暴力事件……香港这个曾经亚洲代表和平之都,正在向“暴力之城”快速滑落。. C7 y6 E% ^ I" p% _
3 M& U4 @( V/ u
暴力解决问题,各方皆输,对于香港政府和警方而言,暴力解决将会继续损耗港府已然不多的管制权威;于普通香港市民而言,暴力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香港的经济民生将会持续遭到破坏;于中央政府而言,真到不得已出手解决的时候,让人有“六四”会否重现的担忧,这对一国两制和港人对北京的信任,都将是巨大的打击。而对于香港自身而言,突破自由的边界的为所欲为,香港的法治和稳定就无从谈起,香港的发展也将由此暗淡。# f0 m# Z( T" l" f0 F
! I% j) s/ @2 T, `
最根源的在于参与暴力示威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不满,他们的担忧,已经在这次游行中让各方得到了知晓,他们的政治目的已经得以实现——修例未能通过,相信无论只中央政府还是港府,在以后此类得到民众重大关切的事务上,一定会三思而后行。街头政治从来是懂得进退,方得始终。此时不应将对抗行为升级,上升为暴力。暴力解决,各方皆输。
0 |3 m# i; H+ G( P; c; r; t4 L/ J' m# }
此外,在此事件上火上浇油的西方媒体与政府,他们的鼓噪,最终损害的是普通香港市民的生活。在他们的报道中,反修例人士的游行,被包装成“鸡蛋与石头”的故事,似乎是香港市民在“压迫”下不得已的行为。但是“鸡蛋与石头”这个街头政治的命题中,最难的从来不是“鸡蛋为什么撞向石头”或者“鸡蛋如何撞向石头”,而是分辨“谁是鸡蛋”,“谁是石头”?纵观整个反修例游行,示威者的“强势”,对于警察队伍的身体和精神攻击以及不断升级的暴力行为,他们真的是那颗“鸡蛋”吗?纵观近现代各国历史,街头政治一旦上升为暴力对抗,其解决一定是各方皆输。对于香港这个以自由和法治为核心价值的社会而言,自由的行使必须遵守法治的边界,如果突破了法治,自由也就变成了少数人的自由,而对其他人则无疑只是暴力和专制。此时请各方继续保持克制,不要让这座“东方之珠”蒙尘。
1 N# e; G9 _# o1 |' r6 L9 Z( v; S# E3 N4 E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