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星补刀
* f5 T; A4 I' `/ x' f, y- Y7 @- o' g$ g* W G* o
( |- p! v& Q! k( X! S. G& o$ ^& _ p0 d
随着《美日半导体协议》的签署,处于浪潮之巅的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掉头滑向深渊。
) L8 s( c9 A2 T; e, p f! _0 N- i
$ s" p1 K+ ^, V$ P/ p) O' I9 K9 J% g; K- |; e0 o9 A
; s1 T- @6 V- F$ ^0 y; {9 B( b! j3 H& o1 U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从1986年最高40%,一路跌跌不休跌到2011年的15%,吐出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中的DRAM受打击最大,从最高点近80%的全球市场份额,一路跌到最低10%(2010年),回吐近70%。
! E Q, X9 I! y# u
) @ F3 P4 o& E. R, o o; }& Q- p6 S3 K
2 w P0 G; ]6 L" Q9 N4 X7 k- c
可以说,和美国人这一战,日本人此前积累的本钱基本赔光,举国辛苦奋斗十一年(从1975年到1986年),一夜被打回解放前。
5 `/ A9 N1 M& @3 N5 \! u5 a# ], W
5 o2 u" L( X% ^& b" A7 n
# i+ K) t, v1 ]! k$ @' w/ S) C7 H# g, b- J; e7 f4 _
但日本人吐出的肉,并没有落到美国人嘴里,因为硅谷超过7成的科技公司砍掉了DRAM业务(包括英特尔和AMD),1986年之后,美国人的市场份额曲线就是一条横躺的死蚯蚓,一直在20%左右。% B1 O: V' K$ j, c8 [9 w' R* s
! `, o! K! }0 Y9 b- l( s
4 d3 Y8 ^$ q3 V3 w, L
9 y; m2 u$ I! l0 t
那么,这70%的巨量市场进了谁的肚子?
1 N& O- I$ W1 \9 t+ b# m5 B4 h A7 R: @4 {1 l9 y8 G" s2 |) X: k
$ a! l+ l8 T( b+ S; [2 u; j) f; {& r6 T/ j, F7 ^+ a
答案是韩国。# q `. k! B8 N2 G* G
n$ n4 [$ `1 G$ m7 W( k. C
( v) g: ?8 h6 M7 L: f0 c/ G+ L9 D1 t/ X& a$ l% c( ]- ~
在日本被美国胖揍的1986年前后,韩国DRAM趁机起步,但体量犹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在全球半导体芯片业毫无存在感。而且和日本相比,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半导体芯片企业完全是360度无死角的菜鸡:根本打不进日本人主导的高端市场,只能在低端市场靠低价混饭吃;市场体量上,两者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
' ~' ]! v9 l. I( A4 w' v9 `3 O6 _& H# Q! l( b
0 P) W. B# f. N" E* b# s* X: ]% P9 J% a
但三星深谙所有的贸易摩擦问题都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借机干翻了日本大象。
+ o( _0 S6 K/ u0 d
6 g- o5 _7 L6 C/ w6 `. i- \2 u: G+ o' E
8 B5 u& r" j8 a8 d4 P9 P5 q1990年代,三星面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诉讼,但其掌门人李健熙巧妙利用美国人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机会,派出强大的公关团队游说克林顿政府:如果三星无法正常制造芯片,日本企业占据市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竞争者的减少将进一步抬高美国企业购入芯片的价格,对于美国企业将更加不利。
* \) f; F) x2 j0 J( o
/ ^* Z- F7 p1 J1 J% d; k8 o) K$ ^5 u2 r7 C* l) ~
- n/ O/ K4 F8 X% B" w于是,美国人仅向三星收取了0.74%的反倾销税,日本最高则被收取100%反倾销税,这种操作手法简直是连样子都懒得装。% Z% T0 \4 O( X8 K4 @- X1 F1 _% t) @$ Y
+ m5 Y0 M4 n! m7 h' e$ Y
' r2 ]* i2 ]9 @% A a4 f0 N, W9 {
% O6 v* N0 t0 F8 r三星抱上美国的大腿,等于从背后给了日本一刀,让日本彻底出局。
) E3 {5 f5 b8 ]% d
; [* k0 V3 d4 S' ^0 @5 M1 ^7 x( I# e" K) _$ b" N
/ G5 h" ^" W) K; _6. 决胜关键
: O0 J' V- k- a- P: e
G! |) B% c% s1 g; Y$ m1 X9 M$ O5 \: X; R8 m
/ L5 `% R( V8 X u如果没有三星补刀,日本半导体芯片尚有走出困境的希望。) _/ C7 d/ S6 t* R7 O/ e8 Y5 d
0 f5 k- `4 i; |- `
5 a6 [2 B6 M" f( [9 _2 B- ~ a- @5 x" l8 R) @ P. H1 O
美国人用《美日半导体协议》束缚日本人,并挥动反倾销大棒对其胖揍,但日本半导体存储芯片产业受的只是皮肉伤,因为硅谷的企业超过七成退出了半导体存储芯片行业,市场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熬过去后,又是一群东洋好汉,毕竟在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上,日本还是一支难以替代的力量。% P) r3 F, @8 l7 c1 t2 }8 X& j8 B
3 h* Y: d' J' ~- W2 n9 [
0 p. S0 ^( }6 [# X) u
8 [+ D+ H/ F7 L( a& [3 P# X/ m8 K
三星加入战团并主动站队美国后,难以替代的日本人一下子变的可有可无,韩国人由此成为新宠。随后,三星的DRAM双向型数据通选方案获得美国半导体标准化委员会认可,成为与微处理器匹配的内存,日本则被排除在外。这样,三星顺利搭上微处理器推动的个人电脑时代快车,领先日本企业。
+ H2 q( j2 s4 Z, G& r& M7 x
9 A Z; {9 u0 j' ]5 M
; k) P8 j6 p* s( v; J/ i
5 x* E; `. O/ G2 ] S# [, p日本丢失的半导体芯片份额,几乎都进了以三星为首的韩国企业嘴里
2 ]+ Z/ E/ |; B9 |
" M, k, ~1 t0 M; @1 h
8 Q7 j! G7 h; p3 j2 ~8 g! L6 M! s4 Q$ ?
从上面的DRAM份额图中可以发现,日本的份额呈断崖式下跌,韩国的则是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一上一下两条线形成一把巨大的剪刀,剪掉的是日本半导体芯片的未来。$ S1 Y1 A4 |) j7 k
- k$ H' c. G, W, U8 p# X( w, f2 }7 G, c- e( f/ }
& l3 S9 C5 z: E+ Q3 T+ A2 J
此后,即使日本政府密集出台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但也无力回天,日本半导体芯片出局的命运已定。, |+ H* {. _" x; l; D
; |/ a2 [2 \) k6 u% _2 c
' l8 `% A7 s/ I) a( @) `
8 B8 z) J I4 I9 `东芝半导体插标卖掉后,标志着日本半导体芯片彻底出局
8 A9 J5 f/ l. ~9 p1 z0 Z8 V- e! e* }; T7 I
! ]$ g- n' V. M: m4 B. n
% H6 {8 \. Y) n. C直到今天,仍有观点认为,韩国半导体芯片的崛起,日本半导体芯片的衰落,是产业转移的结果。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产业转移是生产线/工厂从高劳动力成本地区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迁移,日本的半导体芯片企业并没有向韩国迁移生产线,而是直接被替代。美国人实际上联手韩国,重组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将日本人从供应链上抹去,使一支在全球看起来不可或缺的产业力量消失得干干净净。
# X3 ?5 _! N) \7 w) `* D% E; t4 v( n& _
; K+ s& ?& w) t
6 ~, e2 A W$ L& `+ o5 T* Y
纵观日美芯片战,是否掌握重组全球产业链的能力,才是贸易战中决胜的关键,市场份额的多寡不构成主要实力因素,这也是日本输掉芯片战争的关键原因之一。
/ q0 @. j9 r9 C8 P% c; A! t& D0 F3 B
: j/ G5 G' Y9 K3 B+ f" d2 G7 O+ l1 P3 _) w& x- k Q# V
*主要参考资料:
* l# z z7 G ]( I3 h) @) l8 G3 f( e$ d
7 T! B9 J) F2 R- P; V( ^9 `
; E' Q# C+ s0 y, Z" L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作者:汤之上隆;
1 d" E- ^# z/ [; f6 c! k
7 t E) { {5 C* \+ o8 x: n' U( _6 Q8 C! Q6 T M3 t2 w0 m
0 I# \" ?0 ^; [9 R' e《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作者:西村吉雄;
) v4 y1 }) }# s- X. _) p
, Y- u/ j( h" X9 d
( f% N7 M7 C- O6 i0 K0 d3 B7 O: `+ f; @$ s; P4 ?
《芯事》,作者:谢志峰;# x! M4 B. F" U p4 x, x4 d4 M7 q
! h4 D* V$ x* j' H
- d# X+ P, s4 V
0 F4 w* R% x X
《硅谷百年史》,作者: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