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1月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27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1218.5元。如果将全国居民人数五等分,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收入水平的分布情况。
2 c) f# V- x& {% ?! W# L0 o6 H L5 Y) w: J* l
6 {6 { m5 C( U! }; H0 c+ _* ?
N0 ?; e% V. v R c8 g9 T3 @* A8 \' X9 Y Q3 G
全国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为64934元,由于中国的薪资分布呈偏态分布,少数极富者会将整体水平拉高,这意味着年收入在6.5万元以上的,都还不到10%。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你就打败了90%的中国人。国税总局规定,个人年收入超12万元,都是需要申报的。在2017年,申报人数在1500万人左右, 1500万人占中国人口多少比例?1.1%不到,也就是说如果你月入过万,你就打败了99%的中国人。
. A( W; C6 F1 D# Z" ^# r1 i8 P8 ^ R; D) p7 h7 m6 V
在五等分中, “低收入组”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58元,平均下来,每月收入不到500元。5958元,还真谈不上贫困。中国的贫困标准是每人每年2300元,以这个标准计算,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当你花几千块钱买一台手机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这可能是3000万人全年的收入。
) h- ?7 v+ Q! s7 F( X- E
( h( C$ X4 h/ C4 l" H
6 f7 U9 Y5 ?* ~2 |- g' F4 G4 e
0 l1 ^% v, |8 H8 Q# j0 b
/ x! Z( _; B! b+ }当然你可能会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大,那些贫困的地方拉低了整体收入水平。那我们就把眼光聚焦到发达地区。这是全国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区,算下来只有4个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元/月,而在中国所有31个省市区中,有20个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月。8 U5 t2 s7 d7 ?* h, m1 T" }
' G; x2 Z9 V' b5 T+ ?4 m' g8 T
! P9 M' q9 ^9 \4 {
' B+ X; L; J' @. A2 f; g1 `* M0 h7 o( M: U" ~: ?
( U$ `; p5 h, g- J8 j# j6 I
+ Y' Q% w D4 n. A! k
魔都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去年上海人均收入是全国最高的。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4365元,算下来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竟然不到5000/月,工资性收入竟然不到3000/月,这数据是不是和你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生活在上海的都是光鲜亮丽的都市白领,出入高端写字楼,月入过万都是标配。' K7 Y5 @6 B( o0 Z. m* v5 m
, G U! X% q( p, v! \
: _* }4 b# {, Z3 P) I# r/ q. Z3 \+ u' m$ G
再来看看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城镇单位就业的全部的20个行业中,只有3个行业的平均工资达到了10万以上,分别是信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和科学研究和技术107815元),但这3个行业的从业者人数只占全部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的6%。另外还有5个行业的年平均工资在6万以下,这5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占了总从业人员的20.4%。8 T. O) z5 k l/ Z$ w
% S2 S5 w- H( h. b# P7 r为什么还是感觉穷?# m. E/ v3 ~! H3 Q% \' q
7 a, ~! X5 e: }4 l$ b
尽管那些年入10万的人已经有资格站在行业金字塔的顶端笑傲众生,但面对真实的生活,他们非但没有感受到人上人的优越感,反而被冰冷残酷现实压的气喘吁吁。不必说几百万的高不可攀的学区房,不必说几十万的汽车,也不必说上万的大牌奢侈品,单是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就让人捉襟见肘。
% v8 k. C3 D/ d: @/ y0 L& C8 `0 y/ h4 R- [
一个在北上广的普通上班族,每月的开销有:吃饭每天50元,买零食每天10元,坐地铁每天10元,房租水电每月2500-3000元,每月买衣服300元,仅这些基本的衣食住行花销每月就达5000元左右,据统计北京上班族的平均工资在6000左右,除去这些必要开销,就所剩无几,如果再去参加些旅游聚会之类的娱乐活动,那月底就注定要吃土了。2 q4 x0 m% D5 ]0 K; P% Y- G
. v) U, v. d0 |8 F有专业机构发布了《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中国新一代年轻人里(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1389元。汇丰银行最近调查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最近流行的新词“新穷人”、“隐形贫困人口”就是对当下年轻月光族的形象概括,生活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是存款空空,负债累累。: l0 F q3 [! N E! I! ^) Y
5 |) b F' X* i) y- O
. u% J1 ^; L( [# P! {
( J" S, ^( c3 y
$ }6 j. ~" R$ |自给自足尚如此艰难,若要养家就更力不从心。上有老下有小,外面还有一套房,养老养娃还房贷,这三座大山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生活每天都是负重前行。
: n0 T* X: ?# A# n: d
# g0 s( H+ z% Q& } w; z
, y: A+ ~, j* |$ e( Q4 y3 s6 V5 A5 h9 B; m! {! B6 I- |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的文章刷爆了一众职场人的朋友圈,“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这并非*鸡汤,而是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一箱车厘子几百元,除非家里有矿,否则再嘴馋的吃货也不敢轻易剁手。有网友整理了男女生财务自由的十五个阶段,从辣条奶茶到买房买车,每个阶段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参照物。对于每天两点一线的工薪阶层来说,想靠一份死工资走完这条财务自由之路实在是太过艰难。- d t8 `- ^+ @. q' ^
; A3 m; B, }! j& {& T
被贫富差距割裂的中国5 w p9 d; Y7 [0 A8 z
( h- h7 M( ]/ z8 p- M8 y3 T8 S E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中国,比贫穷更尖锐的问题是贫富差距大。我国财富分配完全符合二八定律,即占比很小的富人占据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
) Q3 [; l2 q' _+ d- q* E' S! B, C' A/ c5 W
/ h6 C. D' _* L4 d( b7 ^/ ?4 P* ?' ~' A9 @
; q1 V/ Q, F* w% d7 A, C
7 k( {+ y' P4 V8 @$ ?贫富差距的“赶英超美”- D& s: O9 q6 [) P8 G, l5 Y
`( [8 l( I1 [: m0 Z6 S这是《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研究中国经济时给出的数据,在中国,最富有的10%的人群占全部财产的比重为67%,最富有的1%的人群占全部财产的比重为30%。而最底层50%的人群,只占有全体财产的6.4%。+ b% _& C! {% H6 n h! y: [
& |7 V- l s9 U) h$ Z( `$ z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用来分析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警戒线的数字是0.4。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书多少?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0。但世界银行的数据则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已高达0.789,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明显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6 O! `4 j r% m$ y" D' q: }
: \7 w/ \% b K* v; Q$ P/ e! c) |% t- E5 ?
如果把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情况分成五个阶层,可以发现收入越高 ,相邻阶层的差距就越大。例如拿城镇居民来说,中等收入人群只比中等偏下人群可支配收入多出8500元,但高收入人群比中等偏上人群收入高出28500元。这说明收入等级越高,收入差距的鸿沟就越难以逾越。& g- R$ E& l$ }$ x
, L3 j2 b3 p; k/ v2 g6 ^
再来一组更直观的统计数据。以某股份制银行年报数据为例,高端理财客户(即在该银行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人)的总资产占全部零售客户总资产的82%,但这部分客户(213万户)只占全部零售客户(10663万户)的2%(参见图3)。由此可见2%的人占有80%的财富,这一二八定律在我国同样适用。另外,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该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在该银行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占全部客户的0.06%,但总资产占全部零售客户总资产的31%。5 ?! }& r8 S! ^& _
; l" [9 E- c7 l+ k, h. Z! U6 k7 J另外还有一个现象是城乡收入差距太大。比如,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平均收入的4.3倍,农村的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还达不到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9年的405元提升到2015年的31790.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60.2元提升到10772元,城乡收入的差距在绝对量上不断的扩大,二者之间的差距已从244.8元上升至21018.3元,二者之间的相对差距虽然在近几年出现下滑的态势,城乡收入比由2009年的最高点3.33下降至2015年的2.95,但是相对差距依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9 s1 l/ w. S% a# z4 B; Q3 Y0 T
' P! w* V* \2 T Z! C
理想的社会结构应该橄榄形,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顶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也是维持社会整体稳定的中流砥柱,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有助于舒缓对立的两极因贫富差距造成的矛盾,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看到向好而生的希望。& l! @' H( _! a+ L+ Y9 K2 P& i
$ z. c: K' B! r& Q0 Y$ v+ L3 Y" z$ c
$ U+ ^2 c4 V! L$ O1 M. T; m$ H% x
# n1 a- o3 K) d2 X0 [" I5 g
现在的社会结构却是金字塔型,而在未来很可能演变成沙漏型。少数的精英们高高在上占据顶层;享受着最好的资源和服务,大量的平凡人挣扎在底层,一边仰望一边绝望;中产阶级夹在中间患得患失进退两难。这种结构导致社会阶级日渐固化,上升通道变得狭窄,草根寒门的逆袭之路举步维艰。长此以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失去了积极向上的斗志,安于现状故步自封,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颓废的气息,当下流行的“丧文化”、“佛系青年”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3 I! j/ s# C4 C$ P
2 i4 X, c+ k- |
2 ^9 `9 S6 }8 v3 o& K. Y3 N* M2 \9 u) A) Z& M/ h4 e/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