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科技日报
" J3 M% ^: _) H$ v) A& ~% Z* a
h" [' l- b) g* F1 _7 e* w2019年被称作5G应用元年,或许还会成为6G研发元年。3月24日至26日,各国200多位顶尖无线通信专家齐聚芬兰莱维(Levi),参加由芬兰奥卢大学主办的全球首个6G峰会。峰会主旨是“为6G到来铺平道路”。0 ~$ {3 M) I+ g; F9 v3 I0 a' |
0 `9 O; ?0 X: J m4 y, e6 W- V
各国为6G做了哪些准备?提出了哪些创新方案?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奥卢大学无线通信中心何世海、陈江城博士和何继光博士后。
/ n& w9 [4 I, X4 H) V
* R+ ~( I# H9 i2 }! ]5 R峰会看点真不少
9 v: E i1 [1 W. N1 m! G6 E s0 r
# h1 j9 \7 Q# R) a5 C* N“日本在6G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何世海参会后说,采用更高频段通信可能是6G的关键技术之一,广岛大学在全球最先实现了基于CMOS低成本工艺的300GHz频段的太赫兹通信。此外,日本在太赫兹等各项电子通信材料领域“独步天下”,几乎达到垄断地位,这是其发展6G的独特优势。* h" o( e( k0 |4 c* k
' g2 H4 c( M6 W k' I7 U( o* {
同样参会的陈江城介绍,虽然NTT DoCoMo(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峰会上没有宣布具体的技术路线。但看得出来,NTT DoCoMo对6G发展应该已经有明确的计划,并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其将6G看作5G的进化版,即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和信息容量、扩展网络覆盖面。他们已经关注到6G大数据处理的能耗问题,更看重低能耗、低成本的应用。
* w* I9 h) D$ N' \9 M/ [6 M
6 m* y! [! f. ]( M# i( }* e |7 l“这与美国InterDigital公司不谋而合。”陈江城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峰会上展示了超低功耗、无电池传感器技术,并提出了一些超低功耗对制造工艺、材料的要求。" i* H# Q' i/ S
5 o# Y% n+ N% J0 j. Q2 N$ z“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则拿出了非常具体的太赫兹通信技术。”何世海补充说,研究人员基于锗化硅(SiGe)材料构建了完整的信号收发系统,能够实现1米距离的260GHz频段太赫兹通信。但他们经过计算认为,如果采用直径6.5厘米的透镜天线,通信距离能够达到100米。“虽然实际和计算一定会有差距,但这应该也是全球最先进的太赫兹通信系统之一。”
4 J3 D5 h4 R& v$ r* F1 B, S/ c% k2 i$ p
何世海介绍,爱立信、诺基亚、法国电信集团、韩国三星等移动通信巨头也都派出顶级专家参会,阐述各自的6G愿景。重点集中在宽频谱、高速率、超低延、超远距离、超低功耗,和基于AI的应用方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z% O" Z% T& ^; f' X9 x
) }) D" g% X; F中国方案很抢眼
, {9 x; F! g" l8 P/ V
* z" S/ {3 @ x6 _3 e9 H% E) t“来自中国电信、华为、中兴和清华大学的专家也参加了此次峰会,展示了中国的6G方案。”何世海介绍,清华大学教授牛志升针对6G网络需要更多基站的问题,提出可以将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作为移动云服务器或基站,建立能够快速部署的无线网络,既能服务汽车自动驾驶,又能沟通汽车内外。“这个想法很有创意,非常吸引人。”同时牛志升也谈到中国在5G和6G时代提出的规划,将逐步实现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的目标。5 T/ ]) b) _! q' r- X6 P$ E5 r+ i! h9 J
% x3 `* b! D: R4 i$ |. ^9 V L
“华为提出的6G畅想更为抢眼。”陈江城谈到,华为认为6G时代将超出5G时代“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简称IoE),即整个人文社会和外部物理世界实现紧密连接,因此6G的数据不是一个一个的大数据,很可能是无数的小数据汇成大数据。华为提出,在通信维度方面,除了更高的速率、更宽的频谱,6G应该拓展到海陆空甚至水下空间。硬件方面,天线的角色也更为重要。随着通信频率提高,天线将会越来越小,甚至可能做到每颗芯片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线,这对材料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和加工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方面,人工智能在6G通信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 ]: X$ _0 t4 G
" g& ?& ?# q' V9 o0 v4 L- v对此,何继光解释说,将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无线通信领域,比如资源分配、信道编译码是一个新的热门方向。人工智能算法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效果很好,但用于通信领域还值得继续研究。) r4 L& z* f: s4 A) B2 G; g
2 l# ?' }( D$ [3 Q4 Y/ H0 W“华为在6G通信上考虑得很细,已经想到了生活应用中。”何世海说,华为还提出了用6G时代通过大脑意念控制联网物品,以及利用WIFI、基站进行无线充电等概念。此外,华为甚至设想发射10000多颗小型低轨卫星,实现覆盖全球6G通信的设想,并且估算了成本——99亿美元。 n8 ~% `9 g5 N) K, \. g s4 p* F
$ p) x s9 {1 G* w9 ^1 [$ ]何世海介绍,华为计划在2030年建成能够容纳1Tbps传输速率的无线通信网络。" E0 r2 m) K5 M& `
1 a6 E/ _4 p( \% `2 |) g
6G研究正当时! v t# m5 c0 A8 X+ J
. B4 `& h2 p) K9 D& J8 G
何世海认为,5G已经开始在工业界推广,在学术界的讨论也就成为了过去时。就像英国萨里大学在峰会中发表的观点,6G的研究应该开始了。
^1 h% @* V. B, X `0 t" a/ o- J# D, l- @$ S& x. d
“6G的发展,就是要改进5G的缺陷,也就是要有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何世海谈到,5G的传输速率理论上能够做到10Gbps,但这并不够。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传感器数量将是天文数字,数据量将越来越大。特别是新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传输速率、频谱宽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q0 z9 _' C- J& r" B5 A) B; ~+ I) x4 Z9 j! V" K$ G2 M7 C
陈江城举例说,比如现在的虚拟会议只能看到、听到对方,随着“触觉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虚拟会议将要求能够摸到对方甚至闻到气味,这需要的传感器数量、通信速率都得大大提高。智能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应用对时延的要求也是越低越好,6G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就像萨里大学在会上提出的概念,如果要实现对一个人的高清晰度的全息投影,传输速率要达到4.62Tbps,这远远超出了5G的能力,6G能否做到都是未知数。2 H, B# V9 d+ G8 C7 l% V- ^
# o$ _6 Y- F. r% w6 ~“当前国际上6G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没有实际进展和可靠技术。特别是硬件方面没有解决,软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硬件研发是发展6G的基础。”何世海认为。 {3 T; J: W0 Y- F; c8 N
8 P# \0 a' k1 [6 j0 M+ Y) d何继光同意这一观点,并补充说,关于6G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现在还只是头脑风暴、各抒己见的时候。有的方案会被慢慢地否决掉,要么是因为实现不了,要么是实现起来成本非常高,几年后我们就会有答案。
, i7 W& ]. b* z# J8 @7 ^0 E( z4 v& n0 O% i0 Z+ e& L
记者了解到,作为峰会的主办方,也是全球最早开始研究6G的科研机构,奥卢大学无线通信中心将即时通信与无限制连接、分布式计算和智能、极高频段材料和天线作为6G的主要研究方向。
/ |" s; A3 q% U, \9 x% Z, Y( c0 v7 E$ w8 i 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