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只要管理得当,‘一带一路’对英国意味着更多机会而非威胁”。
; p6 g& n2 W3 v, s0 L% D! a
8 U' k' x$ Q& X3 P! D- r3 H# s文章指出,脱欧之后,英国或许还希望在某些政策领域与欧盟采取统一立场。但在商业和经贸事务上,英国完全不应该被他们绑住手脚,英国的事请应该由英国人自己做主。$ b7 N: ]( V3 z9 a% g4 I5 y
& F( t3 h9 A. Z! A2 c8 u$ q2 Q$ c' U
3月23日,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成为G7内首个做出这一决定的国家。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Michele Geraci)称,签署谅解备忘录是要弥补上过去浪费的时间,要抓紧加快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Z0 c( ^. P v' f7 I* U3 K0 _) g M
' i5 w2 a' X0 T3 O# w意大利此举立刻一来了美国和欧盟一些官员的不满。欧盟希望在中国问题上各国形成“统一战线”,批评意大利政府这一所谓“单边主义”的做法。
3 [) y5 k0 j* ^0 J4 \
* a- I$ b$ u3 P/ g比利时前首相盖伊•菲尔霍夫斯塔特(Guy Verhofstadt)上周表示,尽管欧盟应该寻求和中国建立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但“必须以单一集团的形式来推进,采取同样立场。”欧盟预算和人力资源专员厄廷格(Günther Oettinger)上周呼吁欧盟否决意大利和中国之间最新的港口协议。, [: g( O; Q. b5 y. d d
- L& n1 u1 Q' b5 D) {+ w" q" s
对此,评论员 杰雷米•华纳在文章中评价称,“这就好像说我们比意大利政府更知道什么对意大利好。”
& v- @+ m) B! e5 E2 D! O! v6 I. ]" n4 C$ u/ Y( h
而更加讽刺的是,意大利正面临着10年来的第3次经济衰退,只能求助于中国的技术与资金,因为欧盟正迫使其采取财政紧缩措施,导致意大利没钱为这一工程买单。
; m4 G+ c$ \ p2 X6 N
! y9 y7 {# R& S- j4 p
7 n8 h, x& F0 c& U4 j华纳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盟既想遏制中国投资,又拿不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 Q8 ]$ n& ?; Z
3 l( M' N6 q6 ^% P% v文章称,在任何情况下,中英关系都应取决于英国政府,而非欧盟或美国。美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一样,美国也想让英国在这一问题上站在自己一队。这时候,英国就应该客气地对这两者说一句:走开。6 m) G2 [, C4 C9 m; F7 B
$ F3 ?) T1 H: R% C! O# k7 L
华纳认为,英国应客观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只要西方的商业可行性、透明、竞争性投标和互惠性市场准入等标准得到落实,就没有任何理由将中国拒之门外。” 他特别提到,“一带一路”项目必然需要国际融资,这对伦敦以及伦敦金融城都是巨大机遇。
2 b/ R4 y6 q. ~
0 w" @- a4 ~2 M8 x+ Q“英国必须学会在中美欧世界三大贸易阵营中纵横捭阖。如果‘一带一路’就像所说的那样,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繁荣,那有什么不好?”/ w# f2 }' ?$ {$ @
1 K( B: A+ k7 [$ q; [, _; A% i/ A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无疑已经深入人心。目前,欧洲已有意大利、卢森堡、波兰、希腊、匈牙利和葡萄牙等多国加入“一带一路”合作。G7成员国虽目前只有意大利一个国加入,但意大利经济发展部的副部长杰拉奇上周爆料称,他知道还有两个G7国家要加入“一带一路”,但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实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想加入‘一带一路’,他们很嫉妒我们。”
/ _. M$ w* I: }& k4 e1 a; l- Q8 p' C/ w&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