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经过数月大摆姿态後,终与加拿大及墨西哥取得共识,达成「美墨加协议」(USMCA)。有经济师都认为,这是份对加国经济有利的协议。至於USMCA内加添了签约方和非市场经济国家谈自由贸易议时,需向成员事先通报的条款(被称为「*丸」),对加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未必如一些人想像般大。
4 G( M2 F% K( M; F" Z1 y7 Z9 K# J1 r( \3 g
GaveKal Dragonomics资深经济师潘迪蓝表示,USMCA条款与原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并没太大分别。加上7月份,美国与欧盟紧急达成协议,推迟实施汽车关税,改为继续谈判,这可说是确认了特朗普雷声大、雨点小的作风──最初的叫价极高,但最後帮美国争取到的并非真的那麽多。潘迪蓝指出,在最关键的问题上,USMCA保留美国憎恨的争端仲裁机制,加拿大赢得了彻底的胜利。加拿大付出的代价,只是稍为开放其严格保护的奶制品市场,让较多美国奶制品进口加拿大,每年总值约5.6亿美元,相当於加拿大奶制品市场的3.6%。* v/ v+ w8 o0 r' f! K
4 j! Z" o( H" S" x, X此外,USMCA给予加拿大与墨西哥远高於以往的出口美国汽车配额,加国与墨西哥在未来很多年内,都毋须就汽车进口美国而支付关税。虽然USMCA给予美国药品公司较长的专利保护期,但这与加拿大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中愿意接受的内容,并没有大分别。! s! b/ @5 Y! z7 O( h
8 {5 @% g) `2 f7 a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经济学系副教授区美诗(Iris Au)表示,USMCA签订後,消除了加国贸易前景的不明朗因素,有助推动加国经济增长。她认同潘迪蓝所说,加国虽然需要出让本地部分奶制品市场予美国出口商,但比率有限。
! u1 ^) f0 C A) s+ t
1 E% \# Y( Z9 f6 b对於有人担心「*丸」将会妨碍加国与中国继续商讨加中自由贸易协议,区美诗认为,这或许顾虑得太多、太早。她指出,加、中两国去年底暂停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後,各自有更加急切的事情需要处理。况且,加国政府内部看来并未就与中国重谈自由贸易协议取得一致意见,而中国方面,正着力应付经济增长放缓及「一带一路」宏图所遇到的一些阻滞。区美诗续称,从市场、地理、商业文化和合作关系等角度来看,美国对加国的重要性,远高於中国。就算加、中自由贸易协议给加国带来巨大潜在好处,但需要时间落实,加国企业必须现实地顾及眼前关键的美国市场。进一步说,限於语言、地理与商业习惯,本地企业拓展中国市场还是有一定难度。
$ F1 U) k j6 ?9 _9 k* W
+ J. |' Q% ^1 B' b5 Q区美诗相信,「*丸」是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副产品」,摆明要限制中国与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开展更加密切的贸易合作。; Y8 [) h, q1 _. e& M
E7 N8 N1 P/ J9 a8 f R潘迪蓝指出,与特朗普随意发动的其他贸易战不同,美国和中国的对抗,并非主要由特朗普推动,而是由强大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和国家安全鹰派联合推动。这两个派别的人一直都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到美国的主导地位,他们现在找到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压制中国。
- `2 h; o: H8 ?! _3 l- \. b W; Z
2 Q( N6 d6 w" S: l& J4 x0 `潘迪蓝续称,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特朗普停止与其他国家开火,改为将火力集中在中国这个真正对手身上。他们让特朗普从重谈修改NAFTA而获得声誉,其实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因为这可以协助特朗普建立擅於谈判及达成协议的形象,但同时又无损他的强硬形象。
" ^' \; f" d! P, D$ `2 Z2 N; n
`& X0 `9 J3 j$ n1 r; S7 r她又说,NAFTA重谈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美国有36个州的最大出口市场是加拿大。若不能达成协议,将会造成巨大的政治漏洞。另外,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国家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或友好国家,不会对美国的地缘政治主导地位构成威胁。
2 t5 F% P0 h+ N. a, N8 D
, r, C0 m2 x' |6 e) `相比之下,美国只有5个州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美国鹰派眼中,中国希望在人工智能等关键新技术方面超越美国,明显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旨在取代美国在亚洲的霸权。简而言之,相对NAFTA和TPP的谈判对手来说,驱动美国与中国对抗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但抑制这种对抗行为的力量却又弱得多。8 \4 r9 L/ t% S* \* p3 y; R# x6 }
+ e" S( M+ O/ V9 s0 w2 h)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