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军事] 中美博弈中方隐藏的可怕潜实力

[复制链接]
莎莎 发表于 2018-9-30 1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袁浩
9 P) v; [5 S8 @1 j6 x) k) u0 X最近中美博弈中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美国宣布对中国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不是之前威胁的25%,而是10%。不过川普留了一个尾巴,宣称在明年1月会对这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增加到25%。
& h1 f7 n% L5 c" M这是啥意思?摆在桌面上有两层意思。
. U6 A8 b' H7 W" i, F; F其一,威胁中国不得报复,否则明年关税就会增加到25%——这个10%——25%之间的空间就是美国准备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其二,给因加征关税受影响的美国企业转移供应产业链的时间。
; L3 ]7 e# _4 e第一点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来谈谈第二点,为什么要给美国企业转移供应链的时间。原因是在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之前,8月20日—27日(六个工作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搞了一个听证会,主要是听取加征关税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影响。
3 F2 h$ h! \' p( v这个听证会来了358名企业代表,结果非常意外:超过95%的美国企业代表反对加征关税。6天的听证会变成了美国版的“厉害了,我的中国”的故事会。美国企业代表给美国官员们描述了无数个选择中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的理由:完整的产业链、齐全的配套、高超的工艺、聪明而又勤奋的工人、发达的物流。
; N' ^% ]/ v) z4 t后来美国贸易办公室的官员干脆直接提问,能否把供应链转移到其它国家。结果美国企业代表的回答却非常一致:不能,全球其它国家找不到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最乐观的回答也是“相当长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后果不但无法阻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而且加征的关税成本还得是美国人民自己来承担。: f0 K& z. N! ~+ ^; [, g) q
这真是一个令美国官员非常沮丧的结果。事实也确是如此,在今年1—8月中美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下,在美国前期贸易战已经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了关税的情况下,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创历史新高。
! Q7 U7 z/ }7 e8 R' a所以,不要说美国政府给美国企业3个月的时间来转移供应链,就是给3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为什么?给大家讲一讲这里面的逻辑,某种意义上也是给大家梳理一下中国隐藏的潜实力。
! D( t1 t1 c8 @/ H' I) R中国制造的潜实力
% c6 y/ _9 d" o+ v& b$ Z3 F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业基地,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全球唯一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这个大家也知道;中国在中低端制造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个大家还是知道的。但是,这三者合为一体意味着什么,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
' B! H8 K( t4 Y. S* N一说起中低端制造业,普通人的感觉就是很“容易”的印象,所以,说到中国在中低端产业具有压倒性优势就很容易而“不以为然”。其实事实远非如此。举两个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的例子。4 h( n$ a7 M" U# w) g' v
先来一个一次性打火机,对,就是一元一个的那种打火机。这个打火机有啥?塑料壳、火石、钢轮、液化丁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是偏偏中国拿下全球90%的产量。为什么?很简单,发达国家不愿做,发展中国家不能做。
: l0 |9 w/ z9 l$ R6 i为什么发达国家不愿做?因为附加价值太低,一般发达国家撑死了只有几千万产业工人,即使做点零部件也是尽量去做技术含量更高、附加价值更高的。廉价的小商品是不屑去干的。而且现在就算去做,也无法与中国竞争,因为我们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
: L/ p# F1 Y; q: [. z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不能做?我们来看看这个打火机的主要部件:塑料壳、火石、钢轮、液化丁烷,涉及两大工业门类,一个是化工(塑料壳、液化丁烷),一个是钢铁(炼钢与钢铁加工)。任何一个国家想抢走这个打火机产业就得先配套完善的化工与钢铁产业链,如果为了生产打火机就去配套化工与钢铁产业链,估计十八辈老祖宗都会气得活过来。当然,如果配件全部外购再本地组装,估计气活过来的老祖宗会再次气死。$ H% s! M7 H" }
再来说一个拉链,对,就是拉链门的拉链。拉链有啥?化纤与铜齿铜扣,还是屁技术含量没有,但是要拿到价廉物美的化纤与铜齿铜扣你就得配套炼化聚酯的化工产业,以及铜精炼与铜加工产业,道理与打火机一样,真不惜一切代价去搞,老祖宗又得气活过来气死过去。5 Z; ^) B$ _! i& P. O
你看看,这两个屁大的小商品产业要搞起来都千难万难,更何况一些大件商品。自行车看上去很简单吧,本次美国贸易听证会上美国自行车协会就给了一个数据,中国出口到美国自行车占美国进口总数的94%,找替代生产商是不可能的!
  R/ T* a2 Z0 H现在你明白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多么强大。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个工业体系拿到的产业,别人想抢走,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低端制造,也是千难万难。
' O" M& X' {+ Z3 o7 X4 b$ [5 w过去十几年东南亚一票国家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各种优惠政策想从中国转移一部分低端产业链出来,结果怎么样?纺织业是出去了一部分,这是工业体系中门槛最低的,但是没有化工产业链配套,结果就是上游的染料产业还捏在中国手中。这玩意在纺织业中相当于电子产业的“芯片”——结果就是一票东南亚纺织业(包括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等)被江浙一帮染料企业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R: W9 r( }5 Y7 t
《我不是药神》中不是宣传印度仿制药很发达吗?真相就是没有化工业配套,印度所有仿制药原料都要从中国进口(呃,印度连最简单的维生素都无法生产),然后压成片剂就成就了印度“伟大”的仿制药。
* F, G5 j6 o: V  V) o: a$ x$ @印度每年要消费10亿台以上手机,于是印度政府提高关税来迫使手机生产国产化,所以很多巨头都在印度设厂。目前在印度销售第一品牌的小米就在印度设厂,其实就是从中国进口全套零部件,然后在印度组装一遍,其它巨头也是如此。
( r: H/ t  X. r+ f5 S: c为什么东南亚一票国家折腾几十年都搞不出像样的工业体系?
& H7 ^5 q( q6 K0 J5 [) ?; @+ _4 P一个工业体系的核心基础是什么?就是以钢铁炼化加工为主的重工业和三酸一碱为核心的化工业。没有这两个产业,玩什么产业都是扯淡,呃,连打火机与拉链都搞不出来。建立这两个产业的门槛是非常非常高的。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就没有一个能够跨过这两个产业的门槛。
3 z; B4 ^* Y6 ^' K/ x- u那么,中国重工业与化工业的底子是什么时候打下的?是毛泽东时代。没错,就是被无数人抨击否定的毛时代。中国有一票公知天天给老百姓洗脑,对国家百般诋毁,首先就是对毛时代的全面否定。' f1 t; e- e4 G
现在我就来梳理一下毛时代的工业化历程,让大家见识一下,没有建国头三十年的执政党与我们父辈的艰苦奋斗,那有今天中国硬怼美国贸易战的底气,那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头三十年的历史,绝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一部运动史、是一部辛酸史,其实你看到的这些都是浮在水面的表象,真正决定性的其实是一部工业史。这里简单的讲几点。- H. x9 y. v0 J% G/ R
建国之初满目疮痍,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8.6%,北方地区不足5%。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人类聚居地已经基本看不到成型树木,都被老百姓砍掉做成了燃料。40年代末期,全国灾害不断,暴雨、干旱、泥石流层出不穷,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35岁。急剧恶化的生态已经表明,一个农业社会的国家,5亿人口已经超越了这片土地能够承载的极限,按照自然法则,或者爆发战争,或者爆发生态灾难,让总人口自然淘汰到4亿以下,才会慢慢恢复生态平衡。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所谓的改朝换代的历史,其实本质就是一个生态恶化后自然洗牌的历史。6 f( J, ~2 S' B
怎么办?怎么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怎么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延长老百姓的寿命?怎么才能根本上遏制恶化的生态,重建青山绿水?: k6 g' j) r2 w1 U1 _! o& G
/ j' t9 T( t/ Z5 Y7 T

& B5 ^' v- c1 u. n*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莎莎 发表于 2018-9-30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答案:工业化9 Y" J: J  A1 f( E  d
, m& @. K% j+ {' G- }: _
人类社会绝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方案归根结底就是工业化。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建立一个工业体系需要天文数字的金钱,需要海量的工业设备,需要上亿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几百万优秀的工程师……而这一切,新中国都没有。
9 L7 B/ C# e; G+ B( U0 X6 ]! H' @% V
  \% B9 U4 j& e- V! d. @! i于是一套高积累模式被设计出来,把每一粒粮食、每一个水果都勒紧裤腰带节省下来,去买机器买设备。这还远远不够。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必然将过去农业社会形成的稳定利益格局砸得粉碎,重建一个以工业体系为核心的全新社会结构。在工业化的冲击下,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大批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伴随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社会的剧烈动荡。
1 |; H' _$ E& k+ O* E
& b2 Q7 J( }) R# z纵览世界列强工业革命的历史,字里行间都是斑斑血泪。英国工业化产生了羊吃人,法国有大革命,整个欧洲在工业革命期间都打成一锅粥;美国工业化导致了南北战争;日本呢?为了搞工业化让国民承担了4倍于当时满清政府的税负,还一船一船地把农家女子送到南洋当妓女赚外汇,就这样还爆发了西南战争。
6 S) N; ]  n. o- g2 i, a. D; B  P1 e; g! {0 d) q
中国为了避免工业化对社会的巨大震荡就搞了户籍制度,相当于设计了一个“安全带”将国民牢牢的绑在土地上。这个制度在后世与城市化进程格格不入,但是在前三十年对于工业化初期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很有作用的。7 O$ _. ]) }3 N1 h6 T+ S9 ~
: I  a7 |; Z1 I8 l
然后,我们就开始拼命搞工业化,与时间赛跑。拼命发展钢铁煤炭重工业。工业化的基础就是煤钢为主的重工业,是三酸一碱的化工业。基础的基础还是钢铁产业,有钢就有煤,有钢就有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2 Z2 _$ j0 a: X8 s; ]( y
) Q% `" |+ B8 X& Y1 g; h
知道为什么农业社会总是无限循环生态灾难?因为植物性燃料生长远远慢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什么几千年来柴永远排第一?比粮食还重要?因为粮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柴木要生长几年、十几年、几十年。( O4 h  t2 h0 s( {
+ c4 I$ ^1 q" N6 [! ^9 E! L
中国煤矿资源丰富,但是要把煤炭开采出来运输到各地作为工业与民用的燃料,就得有一个工业基础,有一个钢产量的基础(开矿的机械装备、运输的铁路、铁轨统统都需要钢铁)——这就是有钢就有煤的原因。
& v. C: O8 ^0 c) g# f2 s. @) g3 l. d9 W7 H! x+ \% {
我们大跃进全民拼命炼钢(虽然是头脑发热,心态过于急躁)不就是希望多弄一点钢铁吗?钢铁产量真的太重要了。首先来看看有钢就有煤,1950年,中国年钢产量61万吨,对应煤炭产量3000万吨,到1960年,大跃进高峰时期,钢产量1351万吨,煤炭4亿吨;1961年跌下来,钢产量780万吨,煤炭2亿吨,但相比50年也是增加了7倍。
7 y3 _& b/ T6 f! H' ]. d4 K! V! z: }* ?% {/ y! i4 C
有煤意味着什么?仅仅是遏制生态的恶化,给国民补充急需的燃料吗?远远不止!有煤就有命!没错,这个命就是生命的命!
; p1 z  Y0 p$ m6 g$ b' p- u, v. X
全面提升国人寿命: ?' l8 q" V% ~: P
, T3 v4 _  @" n% a; T, m, M
40年代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建国之初大致是在40岁左右,知道中国人平均寿命是哪个阶段突然飙升吗?是大跃进,大饥荒之后,也就是煤炭产量过了2亿吨这个数量级之后。: I' \3 K) P6 [, O
6 ]8 U- A) z" T8 [* s6 w3 e7 _8 f1 m

4 I( h9 H3 q, a# G$ \; c
. _( G+ T' `9 y$ ?" s
$ L% ^9 ^( T. C, b. b- U* Y' J4 w/ o/ j( O
60年之后国人寿命一路飙升,到78年达到67岁,相当于现在印度人的水平。这个阶段中国人食物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吗?没有。这个阶段虽然国力突飞猛进,但是高积累的政策让这个阶段老百姓生活水平并未改善。1957-1978年的22年间,全民所有制职工名义年工资由637元增加到644元,仅增加了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78年城镇职工实际收入仅仅相当于57年的85%。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由72.95元增加到133.57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年增长率不足1%。2 r2 k4 A! m2 b2 I5 ~
$ q1 w4 W, X" P( U9 n
1978年与1957年相比,全国人均消耗的主要消费品,除了猪肉与食糖略有增加外,粮食、食用油、牛羊肉、家禽、水产等人均消耗量均有所下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寿命突然增加了近一倍?; m2 |, w- f: P* q! x; {- h4 {
# H" a0 O: p4 Q. v+ r$ C
是凉白开、抗生素与赤脚医生体系。凉白开是因为有了工业化燃料(煤炭)。没有工业化燃料之前,有限的柴火只能去保证煮饭,日常饮水是生水为主。这种不卫生的饮用水习惯导致几千年来层出不穷的烈性传染病反复爆发: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并麻疯、疟疾、吸血虫箔吸血虫病是不是没听说过?饮用河水、溪水最容易染上这种病,发病的时候人就象孕妇一样肚子越来越大,死亡前非常痛苦,死亡后切开肚子——满满一肚子都是寄生虫。
& w, ~5 V* p! k/ k' U) @
6 v" A0 p4 b: w9 P4 ~. C60年解决了工业燃料的问题,化工业的发展让开水瓶大量普及,60时代是中国人创记录的全民喝上凉白开的时代——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 k2 W7 Z7 d1 R0 S$ q5 v$ I8 D+ e3 u
抗生素普及是靠化工业。抗生素具体的研究有一个海归学者张为申贡献很大,让新中国60年代抗生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后来被誉为中国的抗生素之父。赤脚医生体系是毛主席亲自指示创建的效率最高的农村医疗体系,后来被联合国作为不发达国家样板向全世界推广。
9 X) p  Y" K4 c
2 l. p6 p/ V9 ?5 D- A9 _6 [: w凉白开+抗生素+赤脚医生体系意味着中国人基础卫生水平以及医疗水平已经摆脱农业社会跨入到工业社会的阶段,所以才有了人均寿命的突飞猛进。没有毛时代的工业成就,我们的父辈,40后、50后、60后这一批人大部分都活不到21世纪。% }- D4 L5 ]4 `9 u

( J3 C1 t4 u, U时至今日,东南亚一票国家很多贫民都还喝不上凉白开,那些地区往往也是各种传染病反复爆发的高疫情地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询一下外交部的官网,那里有对中国公民到东南亚旅游的安全与卫生建议,呃,以印度为例,你要去旅游外交部建议就得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伤寒热疫苗、流感疫苗、口服霍乱疫苗……)
6 i8 c8 ^0 A4 ^6 D7 b  E. A: j. s  T  u: b0 }) X6 E

6 T8 W* P% |  Y3 j
  H0 }, a: u- v8 m& n7 F9 @) ]/ _( ^#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莎莎 发表于 2018-9-30 11: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工产业齐头并进
* q4 G# q0 F, ]) p
% j4 q1 r8 S7 f* A* \0 |6 H* t) z- x( Z; n( I

; P: h8 O: P3 o3 \' m下面再谈谈有钢就有肥,这个肥是化肥的肥。中国与印度耕地面积其实差不多,印度自然条件更好(土地肥沃、日照充分,水源充足),但是中国的粮食产量反而是印度的2倍,蔬菜产量是10倍。知道是为什么吗?/ R) u1 _! H) s7 U! k2 P

! {+ G+ R8 W. U' [1 Y
( |) J' r8 @* Z8 |
4 u- m; B) f% E. w7 v  n主要原因就是化肥,有肥就有粮。我们现在一亩地大致要用30公斤化肥,如果替换成人畜粪便要提供同样多的养分就需要1吨,就算中国人均耕地只有2亩,在农村社会一家人加家畜能出产几吨粪便?7 G7 T" Y3 a& s5 f$ \5 v

& I2 b' j3 g# e* @3 A3 d3 j. C+ K  X+ t' b* Z
" ~9 I, L  a4 l6 b
化肥生产靠设备,这个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这些设备都必须承受化肥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炼钢水平、材料工艺才是关键,基本上能够造化肥厂的设备就能造核潜艇的外壳,这个问题我们到70年代才解决。
4 K% j/ n0 R( Y& D; [0 T* I) ~1 s8 @
( j$ ?5 C- ?! e8 p# q/ `* u

" ?3 S( O; k, a  l, M化肥能大规模量产,粮食产量一下子就上来了。同时,化工业的发展还能提供大量廉价塑料水管与塑料薄膜。知道这两个玩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可以大规模推广大棚种植。土地利用效率几乎增长一倍,中国一年7亿吨逆天的蔬菜与水果产量就是靠着这个塑料大棚搞出来的。* b" A" N5 u% p' ~# ~: x! j
0 ^* s. |$ X% L

9 G  A& j+ M( Y. v1 _$ ~0 v% D3 z' s9 n: a6 G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钢铁产业与化工产业才是工业体系的基矗只要有了这两个产业,工业化才算入了门,不仅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才能把终端制造业拿下来,包括打火机、拉链、玩具、自行车、热水瓶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没错,这些都是低端制造业,但是你不从低端做起能够一步到位去做高端?小学都没毕业你能去考研究生?现实世界还真有这样的国家,低端产业都没搞定就去搞高端,对,就是具有“迷之自信”的印度,这些年经常宣称要实现军工国产化,要自己搞坦克,搞飞机,搞航母,最后结果如何?就是一个笑话。3 E1 [$ l* d. g$ J+ q0 m2 J0 ?0 B8 g
. r" J" ]9 V& `/ a/ S8 I9 ?1 E  C
* X; n/ X6 }9 A: ^9 H4 w

/ x2 P% v% p7 b3 m' B! g: S8 d  J' T我研究世界工业史时常常感叹:工业体系在前期简直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世界列强的工业革命历程基本都是踩着尸骨趟着血水走过来的。中国的代价也很大,但绝对不能因为代价而否定毛时代非凡的成就。没有前30年的时间打下了工业化的底子,哪有改革开放后40年的经济腾飞?
9 T7 D! a8 l, [; l. a
# w) X# p) m' x: h3 m! z+ Y
0 }# n, \+ ^4 q  R* X; x8 Y! L4 K' r/ \/ B( U1 p
很多人只看到改革开放的成就,对前三十年的打底子做基础的成就视而不见。那么,用脚指头想一想,全世界亚非拉一大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要多少有多少,各种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什么给什么,最后谁干出来稍微像样的工业体系?
: C+ X6 l& ]* `
9 Y* h0 h" K' m0 g* q0 Y9 S6 V
# K) [0 X% C  p) [
$ `: h! J2 Y: _' e9 C4 {, \亚洲四小龙?这是没有可比性的。新加坡是地理位置好,收点过路费就吃饱了,香港作为大陆转口贸易的窗口吃点差价也能赚得盆满钵满,韩国、我国台湾地区也就2000来万人口,美国主子转移几条产业链就能过得不错。中国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是没法靠旅游、贸易或者部分产业链发展起来的。只能自己咬着牙齿一步步先重工后轻工,先低端后中端、高端,扎扎实实地走过去。
# D0 h1 O* V6 q1 M' Q
( ]7 @8 \$ X4 q4 X$ R; Z9 C7 O$ m4 ]& P7 a+ e
. z9 x" B+ k, s
还有人大放厥词,说为什么50年代我们怎么不搞改革开放?不谈当时的国际环境,讲几个数据,49年中国产业工人不到1000万,工程师只有10万(合格的只有4万),这样一点人力规模拿什么去“改革开放”?50年代初,苏联与我们关系好的时候,给了个156项工程援助,以重工业为主,主要集中在东北,可怜号称中国工业基础最好的东北连接受这点设备的工人与技术人员都凑不齐,还是从全国大城市调人(上海调了10万),几乎把共和国箱子底都掏干净了,才勉强筹齐这156个大型项目的人员。
' z# ]& D2 V: j' Y. j8 z1 u; b1 @9 Y) H8 [1 P2 O# g
* \- h6 `( w+ Q+ W
1 i) d! t$ M, n: t) [0 i0 Q
到78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有2亿熟练的产业工人,有700万合格的工程师,有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才是改革开放的基础!# k. k' s7 _+ @$ I! E* }

! k4 ~) I: g  N' M- w
) ]- V! z/ K" e% N
4 E: U% r: S7 a3 S+ R2 A现在你再回头看看美国加征关税的听证会上,95%的美国企业反对,美国企业家反复讲要替代中国供应链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有什么感觉?$ y, G1 {6 ~+ o0 {) y. ~" y& p1 ?

' N8 I+ |2 X: p) y0 @
8 P! Q7 t; _; g9 J: h0 w8 q- D! h) ]. i* b* R- c! y
所以不能用后三十年来否定前三十年。现在中国基本上把中低端产业全拿下来了,开始冲击高端产业,包括芯片、大飞机、汽车、高端仪器设备等等。过去我们把中低端产业拿下来,结果就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基本就没有什么工业化机会了,因为中国的产能可以供应全世界;如果中国再把高端产业拿下来,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会被打到发展中国家这个层级。
# }9 n0 {" k- q# y" S" D) V* {# Y- Q* W3 |
; S. F7 s) i2 q: R" @

3 T# o2 O- d7 G9 ]' A! ?感谢执政党,感谢毛主席,感谢我们的父辈;感谢他们在前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给共和国攒下了深厚的潜实力,让中国在后30年能一飞冲天,让今天的中国可以硬怼世界头号强国的挑战,让中国人再百年屈辱之后终于可以勇敢的宣称——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d# Y9 v% O. n9 g: H
* h9 h( q6 ]9 A# }
# m, z: ?2 `5 z# z! }) f& `# Y
1 z+ X4 M* R- {3 b6 J: A; U
/ O3 ^4 ^) F  z# Y, U1 y( X; s: {! @1 D' v( l% G9 n! Y0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依谷宁儿 发表于 2018-10-16 21: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2 12:56 , Processed in 0.0322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