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巴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iribati)坐落在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中间的太平洋中部,由33个环礁和礁岛组成,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东、西四个半球的国家。1979年7月12日正式从英国统治下完全独立。
* W/ Q% n/ R" a
5 P6 M: ?4 p i- s, p( ]0 o 基里巴斯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吉尔伯特群岛中的塔拉瓦环礁(即二战期间美日着名交锋“塔拉瓦战役”的发生地点),其多数岛屿和环礁平均海拔约为1.8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增高,海岸线后移,在这个至高点仅81米的国家剩下的陆地越来越少。至2050年,18%至80%的北塔拉瓦岛和50%南塔拉瓦岛将被淹没,意味着基里巴斯大部分国民将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根据政府统计的数据,基里巴斯外部的一些小岛消失的速度可能更快。
c+ X( S- U3 {5 S9 W. C* w: l/ `
( I% _4 C% X0 N; c7 J
1 \0 V: Z# l/ @4 [( T* f, c- q0 h& L& I5 C0 `' e0 Y0 e
n3 W5 }$ U$ y; V/ ~6 k4 C) r V" l) c. P
美国“气候中心”组织负责海平面及气候影响的施特劳斯(Ben Strauss)表示,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是20年前的1.5倍,这不再是人们所恐慌的未来,而是残酷的事实。若水位超过一米,即基里巴斯现海拔的一半,居民将不可避免地被迫疏散,沦为“气候难民”。不只基里巴斯,包括图瓦卢、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等其他低地太平洋岛国也会面临同样的遭遇,因为越加频发凶勐的风暴和海潮将使它们在数十年后无法居住。
. ^4 O- _( ?' L' D0 v/ z& f) l1 f- f8 o
随着越涨越高的海水污染淡水资源、侵蚀庄稼和土地,对于基里巴斯人而言,如今他们最后也是唯一的选择只有迁徙。一些人居民甚至连续10次申请“太平洋居民特别居留”签证,只为直接永久移民(专题)新西兰。8 Z/ S' Y9 o5 M" w! ]( [( r
# m1 g# t) R R9 B
2014年,在前总统汤安诺(Anote Tong)的领导下,基里巴斯花费近930万澳币在斐济第二大岛上买下8000平方英里(相当于2072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便必要时举国迁徙。现任总统埃佩利·奈拉蒂考(Ratu Epeli Nailatikau)保证,即使家园被海水吞没,基里巴斯人民在斐济也将有新家。虽然大量人口移居并不是史无前例——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曾在外海的卡特里特群岛(Carteret Islands)上安置国民,但基里巴斯可能成为首个全国移居的国家。- n' G) a" \, y. o
! L m6 M& Q1 `
基里巴斯当然不忘指责那些“添乱”的国家。2015年,基里巴斯联合其他面临灭亡的太平洋国家,指责澳大利亚,呼吁政府停止为矿采产业提供资金,因为那将恶化大洋洲的气候变暖问题,并会导致鱼类中*。同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基里巴斯与其他岛国再次联手,向其他195国施压。最终,多国达成协议,计划将限制全球变暖低于每年1.5摄氏度(而非原本的2摄氏度),并针对太平洋岛国水平面上升开发一线防御工作、增加红树沼泽地以减缓海岸线侵蚀,并改善雨水采集系统以增强水质。3 G' X9 Y) T+ b# A. z: E$ w
, `4 t) n0 l8 Q6 ], h5 [7 D8 m
尽管有人不断反对、抵抗,但基里巴斯人都明白,移民的命运将无法避免,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是冰冷的现实:在未来数十年内,他们只能无奈带着儿女背井离乡。据联合国预计,在2050年前全世界将产生2.5亿“气候难民”。前总统汤安诺表示,这不仅是基里巴斯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全球的危机,此时世界需要有人站出来领导应对气候危机。
9 q/ ^: Y1 i1 ^. c
/ ?5 g! U7 Y7 K 今日基里巴斯的困境,明日全人类的现实 & ~+ }* Y* H- A t3 ]: x: q' T, e
& B9 G; g+ W* ?7 `5 c& Z; x4 m5 I8 ?
来自基里巴斯人的愤怒和绝望并不是无缘无故。作为人口仅11.3万人的小国,和其他太平洋岛国一样,他们的经济一直依赖于捕鱼业。因此,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微乎其微,但这些不属于他们产生的后果却使他们面临家园“遭殃”。也就是说,他们正在为其他国家的工业买单。而去年6月,作为世界总碳排放量四分之一的产生国,特朗普(专题)刚决定美国将退出2015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约》。随即,很多基里巴斯居民对CBS电视台记者说,千里之外的美国应对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负责。
/ \) k% ^) S" u8 S. H5 T) k/ l
/ i' S5 v) X; A [& v6 | 更令人心寒的是,有人根本不敢相信甚至拒绝相信,世界上马上将有国家真的被完全从地图上抹去。《华盛顿邮报》指出,基里巴斯的现状实则为全世界的缩影——当地居民不愿接受即将到来的事实,正如人类固执地不敢想象、拒绝面对现实,并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8 {9 c) T0 Y& D! |4 N5 I
( I$ ?/ |) X8 c7 k9 r 如果国家实际领土已经不存在,那它是否还以一个政治实体存在?换言之,山穷水尽时,基里巴斯将被迫迁居斐济和其他国家,那作为独立国的身份该如何得以保留,将成为人类从未面临的问题,而令人生畏的事实是,没有人知道“灭国”的结果会怎么样。而这,也是深藏人心且引人深思的恐惧。3 D: |. S/ G1 W9 O0 ?. |
# w: ^* `2 v4 X- Z) u. w/ q3 e;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