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英国在军事行动中动用了多达28万人的兵力。美国媒体给出的伊拉克在战争中死亡人数从10万到30万人不等,包括平民' f: L$ r$ O6 j6 ]2 G
: f# r9 o; K' @6 d* T 中国成为美英伊战后伊拉克石油最大进口国。美国人指望控制伊拉克石油部门的计划实际上已经流产。俄中专家在接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做出此番评价。正是15年前,2003年3月20日,美国与反伊联盟的联合力量开始了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后来被称为“伊拉克自由行动”。3 \/ g3 N: v! S0 j! }* Q1 P. ` u
) z: \; n% F7 E' q% d. B9 v 入侵伊拉克是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一大战略错误,绝不能再让类似事件重演,中国前副外长张德广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西方在伊拉克开始军事冒险之时,张德广正担任中国驻俄大使。他用俄语对记者说:
: p, L' z( K* a; T, t% \* D0 V+ j4 U6 b, x' z; ?* E4 e2 c+ b
5 o: c) s3 ?: a "作为大使我当时就说,美国入侵伊拉克将是‘对布什总统的一次信任否决'。这是我对事件的看法。布什犯了一个大错误,一个大的战略错误。军队入侵伊拉克没有获得联合国批准,这根本不允许。现在许多美国战略家,甚至包括布什当时的战友,例如英国首相布莱尔,都承认,这是一个失误。是根据错误信息,似乎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就凭这个谎言他们对伊拉克进行侵略和占领。看到什么结果了?全世界都很清楚:应当记住,并鉴于目前形势,不能允许重演这样的事件。"" M: U+ B9 w$ G' A, W# T+ S
8 m4 x$ k& V7 J, d) k9 ? 中国同俄罗斯、印度、法国等其他国家坚决主张不使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与英国在军事行动中动用了多达28万人的兵力。美国媒体给出的伊拉克在战争中死亡人数从10万到30万人不等,包括平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仅在2003到2006年间就有15万到22.3万伊拉克人丧生。1 O2 Y6 C7 P t. \" `
6 _* W! @/ g% u1 \$ {- F+ \* ~ 美国入侵伊拉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想获得这个国家的主要财富--石油。指望能控制伊拉克石油的开采、出口,并剥夺美国在全球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首先是中国,向伊拉克的自由进入。后来美国又在利比亚和叙利亚制定了同样目标。美国人未能在伊拉克达到这一目的。而且,中国已成为伊拉克石油的主要进口国。它购买伊拉克一半以上的石油。而且今天中国工人以及几乎所有中国大型公司都在伊拉克油田现身。
X4 o( |: }! e8 {" r( c) U% A, F5 M, n( Y' Y4 O5 q
为什么美国和西方对其放任,不干涉?为什么在有大型西方公司利益存在时伊拉克人却更愿意同中国人合作?俄罗斯政治学家、现代意识形态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伊戈尔·沙特罗夫就此评论道:
- r- E: f' L5 c! Y1 I, u1 ~; |! \7 S8 l0 W' a, p3 s* P- ^
"中国不干涉伊拉克内政,推行非常恰当的政策--只从事石油工作,他不在伊拉克和伊拉克库尔德人之间挑拨离间。中国人不围绕库尔德斯坦的油田搞阴谋。北京只求经济利益。这或许是为什么中国石油公司能方便地进入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它们提出有利的条件,并不追求高利润。这让他们的伙伴很满意,包括伊拉克伙伴。"
& b* q% {7 G# l( i
! Y5 D& A: m! \5 ` 美国人是想让中国人解决伊拉克问题,因为中国投资有助于提升伊拉克的经济。这实际上对美国有利,但只在某一时刻之前。看来,在美国人看来,这一时刻还没有到来。当它到来时,将会看到中国公司是否愿把有利的合同以及他们通过参与开采石油而从废墟中提升起来的经济交给美国人。显然,未必。就像在其他国家,包括在非洲、在中东那样,在伊拉克的中国人正在悄悄地进行着经济扩张。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无需动用军事力量就在不断提高,美国人却办不到这一点,因为西方公司不能提出中国公司提出的那些如此有利的条件。0 X9 Q5 f9 d" L
/ ?# g3 o0 |& f# J9 n
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认为,中国成功化美伊战争对中伊关系的挑战为本国和本国人民以及伊拉克政府的福祉。冀开运说:
- X2 s+ _7 P# p: N1 M c, E' b
"2003年美英联军发动的战争打断了伊拉克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使得伊拉克局势大乱之后,却并没有达到大治的局面。战争对中国的挑战和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伊拉克安全形势恶化,中资企业以及中国在伊的能源投资遭到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第二,中国与伊拉克前期合作的相关协定、合同无法得到执行。第三,为中国在伊拉克战后发挥大国影响力、承担大国责任提出了新的难题。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化危机、挑战为动力,具体而言,第一,通过各种媒体和外交渠道谴责英美联军入侵伊拉克的非正义性,站在伊拉克人民、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人民的角度伸张正义,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和正义。第二,出于同情伊拉克人民的苦难和灾难,减免部分债务或推迟还债日期。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对伊拉克人民的深情厚谊。第三,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中资企业冒着该国国内政局动荡的风险,继续投资伊拉克的经济发展和战后重建。尽管伊拉克自2003年至今,15年来国内恐怖活动此起彼伏,甚至还对中国公民造成了伤害。但是中资企业和中国政府仍然尽最大可能通过安全措施,通过和伊拉克各界友好交往,艰难但富有成效地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例如,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就是对伊最友好的表示。中国进口伊拉克石油能够让后者获得外汇和资金,使得伊政府得以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改善民生。第四,中国在战后的伊拉克局势中从不添乱。5 G$ S+ W2 ~3 r: G0 b0 U) r! S
) S+ {' z. |4 N. @4 O0 } 中国政府一贯反对伊拉克境内各种恐怖活动。同时,中国政府为着力推动伊拉克回归国际社会,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尽可能做到了多方沟通与协调。可以说,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了最大努力。当然,中伊两国关系在历史和现实中基本是友好、合作共赢的,也不排除中国还需要为发展两国关系做更为细致、扎实的工作。美国在伊拉克毕竟还是第一大外来因素,中国今后还将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发挥大国责任与担当。"2 M; R0 b5 o+ X2 Z7 M! M
2 b) J0 f/ D% R n+ m9 O6 t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鲍里斯·多尔戈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国在中东,包括在伊拉克,巧妙而务实地推行自己的政策。它成功地与美国对抗,后者以为自己是那里的主人,唯一有权惩罚异见者的仲裁员"。鲍里斯·多尔戈夫继续说:" Y) W9 p2 a: }6 f" G6 B9 E
# ^1 s. Q3 l9 u5 D: Q0 k, }
"如果说到伊拉克战争,准确点说,应是美国及其盟国2003年对伊拉克的入侵,中国当然失去了同萨达姆·侯赛因签署的那些协议的效力。但从中吸取了教训,为未来同伊拉克和中东其他国家发展关系得出了结论。中伊关系的成功发展以及对存在中国利益的地区的积极投资,就是这些成果之一。北京同巴格达的关系基于经济利益,包括参加伊拉克石油部门的发展,推动中国投资,金融和政治利益。美国无论如何无法干预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提升,尽管过去和现在都曾企图通过武力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存在。"
: n+ _6 }4 l1 q2 b1 q0 V- z/ c% h: D7 W- D0 r8 j7 w
观察家们推测,叙利亚就像当年的伊拉克,很快也将迎来中国加强经济外交的行动。尽管有很高的军事、政治和商业风险,但中国资本也能够在叙利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中就是为了恢复原有的地位,包括中国在该国石油领域曾经占有的份额
2 T' Y2 f. G& z5 u/ S0 u2 O9 D
/ o+ [! } O; e9 O" I- I. X
; A% ?" H) l. C( w: Q(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