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设定了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外界来看,随着社保基金获得“输血”,将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避免将缺口转移给下一代人,实现代际公平,同时有助于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化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I( W7 l8 w i! q2 Y8 ~" i
) J+ z _, }# I( s
为什么要划转?: j* `; a! P$ B% T9 O; h. ~
: R# }" `9 S- X9 [" j* T
——弥补养老金缺口
3 O" r% t, h t; L1 J! F0 S" H9 @/ l& _# l: R; n
根据方案,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基本目标是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5 y# U6 X- }" {( \% h1 k; w$ a
0 H) ^7 }+ {/ ^8 C2 y" W4 g据了解,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我国企业职工实行的是企业养老制度,个人不缴费,退休后由企业发放职工退休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同时明确“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8 g3 H& q( T2 b, \: S8 k$ j
H! Z& ]% ~- P. ?5 t; q% C5 Y( z2 u1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上世纪90年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时候,之前已经工作的人没有缴费,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由改革后的制度承担,实际上是来自下一代人的缴费。在一些赡养负担较重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养老金的当期缺口。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还将不断加大。所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既是为了化解转轨成本,也是为了降低下一代人的养老负担。
" u: a, p' e' e+ x7 g4 c4 q# p6 {7 o# y k: J- N
+ K5 ^7 S; u5 Y/ H9 I R1 [
具体要划转多少?
# A8 d* \& L1 \
9 G# ?" _1 U9 x0 S0 Z——企业国有股权的10%
+ f e4 ~& @4 j$ }! x( P4 ~9 F+ ^! E8 }; \6 t6 \: Z
那么,具体要划转多少呢?根据方案,首先以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时期因企业职工享受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为基本目标,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今后,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可持续发展要求,若需进一步划转,再作研究。& E+ a! w$ p: {3 S. g
2 A$ B0 A& K* a. u8 ^3 n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这个划转比例,综合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测算情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推进以及国有企业发展现状。
6 V1 W3 ^* ]/ L, E' R
% t% @6 V- U c$ f% `“划转太少的话不够用,太多的话又会对国企的股权构成有影响。这一比例沿袭了之前类似政策中的比例,也考虑了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张盈华认为。
! X. u, R$ l0 I, ?4 w8 s
) d7 w# R" J) _4 h# R2 ^1 Q: Z5 d5 ^
是直接拨钱吗?8 J; R+ {/ C# o7 A
. o- a X: S9 m8 L( l——股权转至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2 ]5 p+ p1 Q I8 e
4 l2 m: K/ {* |
, h+ }8 d& d3 w3 p% t. G
+ n* v. {& N7 {0 ?$ y g那么,谁来划转呢?方案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公益类企业、文化企业、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9 w- ~' C; z& r. L* u
. ^7 y, Y( p) d M! t. l6 J划转给谁呢?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单独核算,接受考核和监督。划转的地方企业国有股权,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国有独资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运营。也可将划转的国有股权委托本省(区、市)具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的公司专户管理。: s* Q5 L/ m' W( j1 ]4 `# [
5 U* l& f; q( b) z0 M, H9 {
很多人会问,划转是直接拨钱吗?当然不是。在专家看来,划转是原国有股东将其10%的股权转至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而不是直接打钱。6 w: |' l, _; l; k! E) Z7 b
2 u, A1 T4 c: x6 T" F0 U根据方案,社保基金会及各省(区、市)国有独资公司等承接主体持有的国有资本收益,由同级财政部门统筹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需要和国有资本收益状况,适时实施收缴,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 I* Z0 L8 h- m6 p5 L& q: ~) c
- s1 u+ t: N5 f) W" B( c0 V" g$ |什么时候划转?* z# K; v: S9 V% q) `
: H }9 E, M! [
——2017年先进行试点+ ^5 S; Z. z0 U* o
( S7 U, r6 \/ ~3 b5 S
对于划转的时间表,方案提出,按照试点先行、分级组织、稳步推进的原则完成划转工作。
0 G9 ]& v9 L7 }: |4 f! U6 \3 v) C
. g% Z2 f+ A1 z3 X$ q( V; S5 l" c具体分为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中央企业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管理企业3至5家、中央金融机构2家。试点省份的划转工作由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第二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及以后,分批划转、尽快完成划转工作。) b: H. s2 v! [' _) U w& L
5 K4 w& |2 c- a7 Y+ ~( \% i* c在张盈华看来,先进行试点,这是基于稳妥实施的考虑,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从而以较小的成本促进划转的顺利实施。
, b* u# [9 P3 p2 H, t+ P
! J0 [7 T7 l# j1 g! i+ u- L' u0 i! X* x$ k8 n
是不是要大量变现国有资本?! [% C7 U" u8 Q& o; k: X4 x* Y' `$ C
9 q) N, W7 l% D2 T6 Y- H1 g+ x* }! m( D——不会也不允许出现
& A: G# l8 }1 L! R c s. x0 V7 C8 C# Q. z. Y. ?& V4 t8 U+ L
对于是不是要大量变现国有资本的质疑,财政部表示,目前,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体上有较大规模的结余,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相当存量,短期内财政部门不会对划转的国有资本实施收益收缴,不会导致承接主体变现国有资本。
9 l6 g5 t2 }+ w2 y1 z @, v: H! x# { x' I- p( G
《方案》提出,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经批准可以通过国有资本运作获取收益。财政部表示,国有资本运作主要是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和有序进退,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获取更多收益,不是简单的变现国有资本。, N. Y. h6 Y7 ?3 i* G8 o7 }
. b3 g( B/ t v4 s9 J“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要履行3年以上的禁售期义务,并应承继原持股主体的其他限售义务。在禁售期内,如划转涉及的相关企业上市,还应承继原持股主体的禁售期义务。因此,在上述期限内承接主体也不会变现国有资本。”财政部强调,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量变现国有资本的情况。+ R- P( u- E7 C J* r* S
. N* j, E# b) G2 P
3 R& r5 r7 {; d' H2 ^, x对老百姓有啥影响?4 h) X k# [# R* c" }# B
+ ^; x; ?% D$ a" f9 R3 E, Q9 Q
——避免养老金缺口转移给下一代人
8 Y0 O. }; K2 f. b# L. d; \
1 l" B: M; `) o% A% ^2 M6 c1 v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对老百姓有啥影响?2 Q: o& j! k* Z$ ]
! c, g! L: t4 y5 K财政部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有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代际公平,避免将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通过增加税收、提高在职人员养老金缴费率等方式转移给下一代人。2 ?4 v& j, Q5 W, \! N4 p- d( u3 n
- e0 K; c4 i% x. C- j* A
张盈华也认为,这有助于缓解代际矛盾,减轻下一代人的养老负担,同时,通过国有资本收益给养老金制度“输血”,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保障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从而化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k6 x; N# ^$ }+ K' C* D1 u
4 C5 v- }( r6 p3 H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