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欧洲数个国家陆续宣布燃油车的停产停售时间表之后,日前中国政府也宣布启动传统能源车的停产停售时间表。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厂商也感受到了全球汽车产业、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即将到来,纷纷宣布推出各自的电动汽车计划。这一系列的变革引发全球震动。) O' W5 x6 |- Y
" u1 ~1 Y! \/ S; z4 E0 s) x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在近日与FT中文网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说,新一轮全球变革浪潮已经到来。今天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依靠今天的技术和认知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必须通过以新能源、新通信技术、新交通物流技术为推动力的社会变革,来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才能化解矛盾,实现突破性增长。里夫金还认为,在这一轮浪潮中,中国和欧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T2 G. Q, `; S9 @- c% g( x" k
6 T! J/ t) R! l& g$ \/ v0 B: ^9 ^) \8 {
4 [ d2 g1 e. n
; u$ u0 p* K. B: G& ?# b( D& M 以下是我们的采访实录。
: i( W# f8 P; r6 {: ?
! I4 i! i5 e% R 并不是每一次技术革命都能称之为全球变革浪潮, i4 t' I! _( s
r, e* |! ^1 |: X" X1 g FT中文网:每次出现技术变革,都有人说这是新一次工业革命,将对全球产生颠覆性影响等等。那么我们怎么看待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等,它会是下一次全球变革吗?
& Z. y0 f) t; l$ M2 m# _
8 T8 ?. x9 }8 x; l/ U/ L 杰里米•里夫金:并不是每次技术变革都可以称之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或者浪潮。任何夸张的描述和错误的低估,都会让我们错失机会。怎样判断这究竟是一次技术升级还是一场将引发颠覆性革命的浪潮呢?后者必须满足以下三点。8 Q, w0 I: I2 K( k% Y
. C' h" w; m" V$ f8 n
华为华为腾讯数据争端:荣耀Magic的前世今生狄普仁:荣耀Magic不但引发了华为与腾讯两大中国科技巨头的尖锐争端,也让手机同行看到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意。. \6 _' `) S. c
8 @* E4 i# P% f
首先,要有新的传播通信技术,新的技术会极大地改变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效率,对人类社会的组织架构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是新的能源体系,更高效的能源能够满足和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越便宜,经济发展越有动力。第三就是新的交通物流模式,这个很好理解,大幅度提高交通物流效率,对经济的推动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不言而喻的。
3 u5 `$ Y+ z( T' Q" f' l6 V! x
3 u+ f5 a, u$ r: L/ j, x 以上三点是全球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基础条件。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社会的面貌,变革社会的原有的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全新的变革会改变经济运行的规律、商业模式乃至政府的管理模式,它重新定义了市场、竞争等关键概念,它还能为下一轮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不能错过的重大机遇。7 T& M- S3 g0 y8 ?2 U; f
9 V$ Q- d" p: I C) u! {; ? FT中文网:那么你怎么看待今天全球发生的变化,比如中国出现的各种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等等,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全球变革浪潮吗?& @% X9 X1 a- L! z
, Y* j4 y+ o+ \2 B- R g5 A$ d+ w 杰里米•里夫金:的确如此。中国正在经历一次依托互联网升级而进行的工业革命,你们称之为“互联网+”。在欧洲也在经历着类似的事情,欧洲把这个变革称之为“智慧欧洲”。我与中国和欧洲的相关人士都非常熟悉,所以有机会同时在两个地方感受这次浪潮。
) n, y* p! X( P3 Y" @! R. w5 p; z d' z; {7 ]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廉价的煤炭大大助推了蒸汽机的作用,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比如印刷术也进化成为使用蒸汽为动力的产业,电报的发明更是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交流效率。与此同时,蒸汽机带给交通物流产业重大的革命,火车从此成为了最重要的交通物流之一,直到今天火车在全球的物流体系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工业革命的进步,带来了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国家管理系统。人类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20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如此,通信、能源和交通三个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电灯的发明、化石燃料的被广泛使用,交通系统也得到了革命性地进步,这些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8 R# `, S8 U' t# h7 a/ f- A. O
; W9 f6 O N; [& G 就像你在问题中提到的,今天全球也在发生类似19世纪和20世纪的巨变,通信、能源和交通三个领域不仅创新不断,而且还在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互联网技术则是引爆这一场革命的关键技术,就如同是蒸汽机和电在前两次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再加上日趋成熟的可再生新能源技术,以及数字化、自动驾驶等交通技术的提升,毫无疑问,人类在将下一个阶段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我的观察是,中国和德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 X ~9 \9 Z; t( P$ W1 [) `7 ~6 Q% ?6 n5 k1 E" j) N* t
为什么是中国和德国走在全球前列,而不是美国?
! A, U7 q' S, ?2 P" w. @, q8 i! K3 |$ O4 N) {0 J( t
FT中文网:为什么你觉得中国和德国走在了全球变革的前列?+ @* \3 l# @1 G- L i
8 q9 Y& U, Y: A% x
杰里米•里夫金:我们对“工业4.0”这个概念肯定都不陌生。这次全球变革的浪潮,从德国开始,在欧洲倡导“智慧欧洲”的概念。不久之后,中国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紧接着他们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了发展,打造自己的超级物联网,通过互联网通讯把数字科技与可再生能源互联网进行融合。我仔细观察了全球很多地方,可以说,中国和德国是全球在通信、能源和交通领域创新融合发展做得最好的地方,而且中国还有一些独有的特色,使它具备引领这个趋势的能力。* N/ F) b# Z( Q; y0 v
5 Y/ ?3 B. M6 d `& c4 L
为什么中德两国能够走在前列呢?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领导层已经意识到新一轮全球变革的兴起,以及它将会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那么迎接变革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新能源的推广、数字化的生态互联网建设等等,都不是依靠一个个公司单打独斗完成的,国家力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制定规则,把商业聚合在一起。虽然欧洲还处于经济衰退中,经常哭穷,但是千万不要被它的表面所迷惑。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已经制定了一个七千亿欧元的计划来打造“智慧欧洲”,欧洲的每一个区域都会得到资金的支持,来完成变革所需要的技术设施的改造。2 J% Q; \3 d: }" G, x+ t
4 v% t: [- d$ h% J! e$ P
在中国,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互联网+”战略已经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当中。我在此之前数次与汪洋副总理会面,我从他这里感受到中国高层对于数字化战略、可再生新能源以及高铁等为代表的交通物流现代化体系建设的重大决心。这些都足以成为下一轮全球变革不可获取的优势。
9 [$ p0 f0 |: w( k0 j- F* _) O' \9 h
FT中文网:那么美国的情况怎么样?; f7 e! `) |: X& Q$ W
, N2 ^" x8 w* }% h
杰里米•里夫金:不得不遗憾地说,据我观察,美国已经在这场巨变中落后,它的反应太过迟钝。当然,我特别要指出的是,除了加州和美国西海岸的一些地方。加州和西海岸、还有美国其他的极少部分地区,区域性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但是放之全美而言,美国就显得力不从心。4 I1 f; @- g3 ?
1 k0 e; m6 q" ?0 y, H) p6 n/ C
我之前提到,新的变革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通信、能源和交通。原本美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很落后,结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几乎是在开历史倒车。他大力支持大家继续使用已经日薄西山的石油等化石能源。从他的执政政策不难发现,他虽然强调要进行投资和建设,但是这些所谓“全新”的投资,仔细看上去依然是属于旧经济模式下的产物。所以我悲观地认为,至少未来四年特朗普当政时期,美国不会有任何大的动作。& R8 D4 E [' E0 ?/ ?# Z4 O/ g
. h. ~# g7 x2 [6 d5 v( m
当然,加州是一个例外。到2025年,加州的经济体量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排进全球前列。但问题是整个美国都难以发生巨大的变化。虽然加州有苹果公司、有Facebook,有谷歌等等,但是如果没有全面的布局和整体的规划,只是企业的小打小闹,依然很难发生变革性突破。你可以继续生产好的产品,但是却无法引领下一个潮流。- O+ `) B) s- o
+ l$ t& Z: N8 `$ W" | 与此同时,中国在每个地区都普及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大量的基站,这是在为迈进5G时代做准备。另外,环境问题也督促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想办法,在新能源领域努力突破;交通就更不用说了,从高铁到自动驾驶,都在蓬勃发展。
- e- h* V8 ?) O: y
' `$ K+ L2 b k$ T0 e" V, E4 l 就像是城市大发展,政府必须把公共设施修建好,下水道、电线、光纤都铺好,高速路都修好,这样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依靠企业自己来修路、铺水电,很难达到效果。 那么对于技术变革来说,要想享受变革带来的红利,政府就必须把基础设施搭建好,为通信、能源和交通的升级变化提供好基础条件。但不是每一个国家的领导层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Y/ w0 Z& F% K! [
- g( X# y2 `) R$ Q
% `/ h1 O ` E& P( j5 O3 s# v- @% O1 D# n4 b0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