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印度] 北京再公开印度越界证据 新德里强硬原因曝光

[复制链接]
我有一个梦 发表于 2017-7-6 0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此前提到,印度方面曾经多次明确承认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经划定,北京还出示包括地图、照片、印度总理尼赫鲁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件等证据。
9 E& w/ q: ]$ P2 m
& ?4 j8 ~: O+ Q7 P" v  而在7月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再度拿出新证据。耿爽称,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多次对1890年条约已经划定中印边界锡金段这一事实予以确认。0 C1 |% J( R& U5 M# w4 s
( ^8 o$ O, d7 I/ v* t

' n% q5 N+ V/ Q0 ~% [4 m. K# N
2 l- R. r' v+ `0 i! X  耿爽介绍,1960年2月12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在给中国外交部的照会中指出,“印度政府欢迎中国照会中对于锡金和不丹为一方和西藏为另一方之间的边界的解释。”6 @; k+ k! l6 ~# ]6 Q( D+ E9 C+ P

# J# E9 ?. N9 U( n% @  中国的照会内容为,锡金和中国西藏地方之间的边界早经正式划定,在地图画法上既没有任何分歧,在实践中也没有任何争论。印度政府愿意补充说明,这条边界在地面上也已标定了。2 Z/ t8 r( |' k+ \# Y' T: Y
& M! N6 p1 h: _7 j
  耿爽强调,以上是印度照会内容,白纸黑字赫然在目。而印度近期的行为则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践踏。
; T3 W' @3 N' F7 w
+ R, @. r- _' B& i; {) D  a  他反问,印方此次用非法越界进入他国领土的行径践踏自己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如果印方不及时纠正错误,如何取信于周边邻国?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5 L0 u2 U5 H+ O1 C) _8 V; u

! \* X5 n* R# h7 {0 d) v  耿爽最后表示,中国再次敦促印方遵守边界条约规定,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即将非法越界的印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 a9 t0 V8 y4 ~# y; v
4 D2 G/ ~7 E: q0 y2 ]
  不过,《印度经济时报》近期点出了印度为何强硬,或者对中国来说是出尔反尔的原因。该报道首先指出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筑道路是侵犯锡金邦的权益,其背后更大的目标是意图将印度东北部分割出去。
$ _: Z# P/ F) T6 X! |5 b5 w7 |9 ?$ o9 [
# S( x/ A% d1 r* \: V
  报道认为,中国修建的道路能够极大地威胁到印度西里古里走廊。该走廊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被切断,印度在东北部的兵力将会被分割包围。所以,无论北京怎么拿出证据,印度都将会强硬对待。( u  O. U& ?/ z6 {

5 e+ j* `/ @4 Y5 R- W  中国外交部在多番抗议印度外,驻扎在西藏军区的解放军也出现了异动。改革后的第54重型合成旅已经开始进行山地演习,重在提升边境作战能力。印媒着重强调了该部队装备的35吨级轻型坦克威胁巨大。实际上,印度在中印边境保有更大的山地作战部队。
, s- f% g  ?) b. M; e0 ]+ G, k4 Z1 m' M; x% _
  针对这一危险局势,印度媒体披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7日将在德国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晤,商讨如何降温中印边境紧张局势。观察家认为,中印两国元首有必要举行对话,这对正处于上升期且拥有核武器的两国是有益之事。7 W0 o/ r& T+ ?. q9 Z
9 W7 m/ D' u$ Z  Q. Q, V  l

/ P% ^0 \9 m!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随缘 发表于 2017-10-1 19: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1 02:17 , Processed in 0.0213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