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王子 于 2017-5-28 21:22 编辑 0 R/ n* x& P) R$ m. c. n
) B) S Q- [; K( x4 x2 z5 n2 Z# w由于经济更发达,薪酬更高等原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于人才最有吸引力,集中着我国最优秀的人才,而二线城市很多行业、岗位都面临人才紧缺的窘境, 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
7 Q, _7 A2 r: a, ~% I. B7 e7 m, J! Q" I
不过,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暴涨,“逃离北上广”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二线城市也伺机推出了吸引人才的政策,给钱、给房、给户口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筹码。, d' N% `' d, t, o. k* \
8 X, O! F+ O9 {2 g8 \$ v+ g 二线城市“抢人”
- ~5 }' m; S3 x; }
& y; b4 {' H. D) Y& s 5月22日,武汉“户籍新政”实施,18项户口迁移政策调整,大学生落户几乎“零门槛”。按照新规,凡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3年内无须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博士、硕士人员则可直接落户。
Z' C& h3 T- g& l# n6 B
, Z( u) n1 G! S! Z 武汉官方表示,新政主要是为了服务经济发展,广揽创新创业人才,合理引导人口转移。武汉制定了“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适度放开开发区和新城区落户限制”的基本原则。
- W- n# ~( y- D _+ b3 m3 e: L1 _9 e
7 B, J& L2 N5 y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西安、长沙、郑州等地近期也均推出了宽松的落户政策。" U" }6 F2 t$ D' |9 y6 a7 j
" N8 P6 a% u- U$ x& i 西安在今年初对部分户籍准入条件做出重大调整,具体可概括为“三放四降”。0 G' n/ n5 r4 b7 ^4 @9 z
# s! Q" L/ F9 u8 a! g- X, v
“三放”就是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就是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 A* T9 ~, G7 w7 m+ e% A, x: U
8 k" B) L# M) o; U, L) g0 O 同时,据陕西日报报道,西安今年4月出台政策,提出给与大学毕业生住房租住支持,2017年西安市本级大学生安居(电视剧)试点套数不少于12000套。新毕业大学生租住公租房准入条件为:3年内普通高校新毕业大学生或5年内985、211院校新毕业大学生,免于资格审核。普通高校新毕业大学生给予1年租住过渡期;985、211院校新毕业大学生给予2年租住过渡期。过渡期满,按照西安市公租房准入条件重新进行资格审核。
/ k5 G1 R2 p0 N5 D8 t
1 N7 ^7 k1 A, ^ 南京在4月发布《人才安居办法》,出台住房新政,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
4 Y$ v) `5 @: m' t2 p5 z0 r
! T, q8 t' b; W: e. R 此外,广东东莞、珠海等地都发布了类似“抢人”政策。6 v) Z7 W5 r/ n& q- [
6 v; B( S( n- C% w5 c7 V# _9 w: }
京沪外来人口负增长* G3 E; j0 c" G
H$ r X7 s J v4 n- C7 S5 F( \1 B' a 目前看来,二线城市的这些吸引人才政策的效果较为显著。以武汉为例,2009年至2016年武汉人口净流入量快速增长,从2009年的74.45万人增至2016年242.78万人。2016年净流入人口约为2009年的3倍余。0 C7 d" {2 g6 I$ d5 I
9 _! v* W! C" R; f2 f 根据第一财经统计的28个一二线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增量,2016年,有11个城市的人口净增量超过了10万,其中人口增量最多的五个城市是广州、深圳、重庆、长沙和杭州。从地域分布上看,人口流入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部的长沙、武汉和郑州以及上游的重庆等地。 O( t. P8 U- I# S2 H8 c! _3 U
; z2 \! ?# a Z2 ~$ _4 W
/ s6 b; Y2 A2 q3 ]9 e7 M% b* D: H9 B, ~/ ?: Q. ^2 ]
6 E& W1 t& n) l
▲28个一二线城市2016年人口增量(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5 Q, C5 d s4 f6 v6 `2 o) n7 D$ t1 U2 \: J! k. T3 ?
. ^% A8 N4 f+ S5 X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一线城市中,由于落户政策较为宽松,产业发展较好,深圳、广州成为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而北京、上海2016年人口分别仅净增2.4万和4.43万。
" ]3 E: z3 n& r% m I" }* c3 i1 J8 T: }" j) m5 N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减少了15.1万,是18年来首次减少,而上海的外来人口更是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减少。
9 I3 R- i# g; A, g/ p4 s7 j: Q4 i+ f5 p& J/ C) e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 s/ C( C' R, @) d3 F( K& _) F. A
C; j; r! C: j/ D& w3 L 常住人口增速下降主要和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和调控目标有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这几年也采取了诸多人口疏解政策,主要是体现在外来流动人口上。
& [0 r* n2 Z8 {% I0 w6 K% d
. s7 u3 L/ u- w2 [ 目前京沪人口都已经超过了2000万,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并设立了严格的人口红线。
' P5 {$ r# X: L! u0 e/ S! C1 M2 A4 ^5 M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就在北京、上海常住人口缓慢增长,外来人口负增长的时候,重庆、长沙、杭州这几个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而武汉、郑州、天津2016年的人口增量也都超过了15万大关。
; U" |$ K+ t9 j
7 _9 i* b1 r' a8 M 二线也不全是美好9 ]" Z" J3 ~+ ]7 l
) m, `3 [8 J9 ^4 r- h
如同上述数据反映的一样,在京沪采取人口疏散政策,房价等生活成本高企时,诸多二线城市却在采取措施均吸引人才,特别是吸引部分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溢的、愿意回到这些城市创业、工作的人士,因此不少人选择了“逃离北上广”。: ?, o: ?( [& S3 {# l* s
& P/ }+ P; t4 N/ w+ G9 [6 D
今年2月,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刘超在谈到今年选择工作地时,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很多留在北京工作的同学感受压力大,最终选择了回老家。往年我们(专业)留北京的同学很多,但是考虑到房价等因素,我们班同学回老家(工作)的超过一半,就算是考公务员也比较倾向于考外地的公务员。”2 x9 \; P& n5 d2 y
8 k, a; ^$ _( @. C& y- _6 r4 ]& j7 b, c4 Q# `. {/ ?
- a# a, ~* v6 ~* h 然而,“逃离北上广”回到二线城市也会面临不少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合适的工作岗位少,工资较低。
# p9 D/ {) V$ ]# G: I6 b X. Q- g& d1 L, }: i8 p; ]3 k! c( |
一份由某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在武汉进行招聘的互联网公司数量为1051家,而北京有16200家。
9 g9 F- d0 X- L4 u% U- q$ ?$ S3 a+ A# z
报告选取了产品、运营、设计师、Java工程师和安卓工程师五个岗位,对比北京和武汉。可以看出,武汉互联网行业主要职位薪资都远远低于北京,以安卓工程师为例,北京的平均薪资几乎是武汉的两倍。
2 J: c, V# L. w1 z: }& b+ v, F7 D
3 B" v: v6 G" _. L& c6 z3 T) Q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今年2月曾经报道,作为典型的IT男,赵刚(化名)在北京某高校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工作3年后,他还是选择回老家工作。究其原因,赵刚给了三方面的解释:在北京的工作不很理想,北京生活压力很大,老家那边工作也还不错。
2 Y: r) M6 L# K# h
7 m3 ]! F& M$ W/ y- ` o2 q8 O 但是,从工资上来说,老家的工资和北京相比仍旧相差甚远,是否还有重返北京工作的想法呢?+ f9 K( R2 U. g4 o; x; g* M( a
! @" i& e' F1 S; u2 v; w 对此,赵刚说:“现在要想再回北京的话,肯定是回不去的,房价太高了
4 N Y4 Y- c5 C* V; a3 z+ }$ W3 z; ~1 C3 ?4 O. p'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