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抢搭大湾区建设快车
0 ~. @: c5 E+ J+ S4 i
4 y: I/ H) W& H; v6 J) t- Q* R在香港中华总商会及香港友好协进会近日举办的论坛上,多名嘉宾明确表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的一大机遇,千万不能错过。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层次是珠三角的9个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门,也就是通常说的9+2城市群。这一概念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经提出,便迅速产生吸睛效应,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热词。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这趟即将隆隆驶来的列车,香港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搭上?4 m. m) i; E X: |2 o! N2 W6 T0 b
1 n( ?# Y2 \. d# O" a机遇
; B1 D) g# b/ A; T5 \
5 H9 n! N. Q) d当今世界有三大知名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正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湾区经济成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代名词。) j6 X, D7 A* `4 Q
1 [6 j, Y5 g/ S1 r7 W显而易见,粤港澳大湾区同样为香港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借助大湾区,香港就可以继续发挥内地与世界“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三地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助力香港改善社会环境,纾解现有结构性矛盾,巩固香港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的地位。
, N( d1 f1 ^! ~
6 q8 q3 A2 d9 [' X/ N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香港是一个经济城市,首要任务是要发展好经济。国家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为香港带来千载难逢的庞大商机。”香港搭上粤港澳大湾区这班顺风车,是唯一选择。8 f" e3 _! f2 X" C+ D# d7 {
- g. n, v: ~- j
如今,列车已经渐渐发动。在基建方面,港珠澳大桥即将全线贯通、区内城际铁路网、高铁网络、高速公路网及航空网络日趋完善,为大湾区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提供了必要硬件。接下来,是相关城市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不足,提升区内经济实力。7 [6 ?% ?+ m; G& s' |& `: C
' ?0 ^, g. B* B5 }/ s# G @优势
8 E+ k9 G: B# g7 m+ V! G* Y4 |
. `2 d- i. S1 N5 d- f7 i大湾区将为香港发展插上新翅膀。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马旭飞认为,香港企业要敢于“变腹地为福地”——借助珠三角这块腹地,将香港的劣势转为优势:香港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制造业,而珠三角有制造业;香港市场小,而珠三角有巨大市场。+ K3 |1 U0 | f8 F3 @/ B
' z! B& D0 l" ^- g
同样有专家认为,大湾区建设多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下重镇,未来在“一带一路”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借助湾区经济效应,香港的强项将获得更大的发展。1 d" M$ q) I) Y! J9 @: z) z+ O
) X U- t/ l; d' e7 r2 u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拥有完善有效的司法体制和金融监管制度。一般认为,高度开放的利伯维尔场(古典自由主义)制度、配套的金融基础设施、具有国际金融视野的人才群体,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具有的固有优势。参与大湾区建设,香港既可以扮演桥头堡的角色,进军内地的金融业,突破CEPA“大门已启、小门难开”的壁垒,也能以此为桥,将内地金融业的“活水”引入香港,使香港获得更大利益。1 @ n2 V0 S2 s( U3 b+ Y- {7 y
% o- W+ B" [% [在大湾区建设中,除了金融方面,香港的专业服务如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等也正为内地所需。而内地恰好在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咨询、法律、财会、金融方面的人才,香港企业可“放下身段,勇于去做”。
, ^# D8 C% [9 f* D& K1 ?: t% q* F& s/ `5 d, ]' n* j- J
融合0 S' L# D0 \* p2 Q ]" U, m
5 n% g9 j$ m& K0 b" _5 f
身兼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兆佳呼吁,香港应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发挥独特优势,与广东和澳门相互配合,满足国家需要,因为“面对不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香港不能单打独斗”。
- K. M5 t3 ^& n' ^6 X @7 p& l2 z# {4 _, I ~& B1 @# D
中银国际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叶丙南说,珠三角拥有密集和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条,深圳的互联网企业和高新制造业企业较多,广州拥有多所重点大学和省级研究机构;而香港,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在旅游、商贸、融资、教育、医疗、法律等方面资源丰富。因此,大湾区建设可整合区域内资源,促进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7 J/ f; o5 a- C# B
[5 [2 @. I; n3 _- A6 s$ W“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给珠三角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好处,起到带动作用,但两种制度与规则衔接不好就会产生摩擦成本。如果湾区文化交融先行,大家文化上有共识,经济上的合作就更加容易。”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李凤亮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敢为人先的广府文化基础上,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形成一种创新创业金融数字创意的新文化,大家就会同声同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中国起到一个引领和面向世界“桥头堡”的作用。: C0 U6 e* |* c+ T+ w/ M9 _
( o) [9 ~* n; y3 R4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给香港提供一个新契机,而加强深港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重要起点和抓手,新一届特区政府应把握机遇,积极推动香港参与前海开发,走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第一步。( H: B6 z. H9 U, A& B5 I, z
3 [: {) t. ]0 _: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