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其他] 中国五年后或将没有一流人才因为全都移民了!

[复制链接]
休闲轩 发表于 2016-11-2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陈工金为BWCHINESE中文网财经观察员。

  今天的中国,就象一个身材不断增大,但血液却不断流失的人;有一天,等到身材完全长大(亦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身体里的血却已流失殆尽。中国的一流人才正以惊人的速度离开中国,将来的三至五年后,跨国公司在华可能将找不到一流的经理人。

  据中国和全球化智库报告,2013年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达850万,且以中产为主,而移入中国的仅有84.8万。一些媒体将其称之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才流失。"

  而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的报告显示,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居世界首位。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在节目中曾表示,按照今天中国教育的创新不足、社会的多元开放程度严重不足的情况,中国自身培养一流人才的进程将继续延缓,对外来一流人才的吸引力也将继续不足,同时一流人才的外流速度也在加速。

  同时,他表示如果中国未来不做出深刻的改变。那么在将来的三至五年后,跨国公司在华可能将找不到一流的经理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博士曾在2010年做过一份报告显示,对中国这么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我们的人才战略不仅是要吸收全球华人中的精英,而更要有胸怀和机制,吸引全球一流的人才;而恰恰在这方面,中国目前非常不成功,中国目前所谓的吸引人才重要还停留在吸引本国出去的"海归",而远没到吸引全球一流精英的地步。

  2004年开始实行的"中国绿卡"迄今只有四千多人获批,绝大多数获批者 是外籍华人,其中两千还是家属;而即便是在吸引"海归"方面,一方面这些年有一些"海归"回国,但高尖端的数量不多,而更多的知识移民则又对冲了吸引"海归"的功效。

  李光耀表示:"中国是在十四亿人口中选人才,而美国则是全球七十亿人口中选人才。" 这使得中美两国的战略、视野、胸怀、机制、社会开放度立时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高底立现。

  有文章曾表示,未来世界20年中国在这些领需要一百万的顶尖人才。中国人口基数很大,人口数现在是美国的4倍多,那么而且我们现在就是说未来的这个发展如果要成为第一世界经济大国,我们必须要靠人才来做支撑。

  中国从目前来讲,尖端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比如说可能按照科技部的统计,我们真正的高端人才可能在全国有一万人左右,就是特别顶尖的一批人才。

  阿德麦肯锡曾经做过一个调研,以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近3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么一个庞大经济体,中国大概需要75000个高端的一流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中国市场上只有5000个,差了十多倍。

  据报道,美国则至少是中国的十倍以上,而且现在在很多尖端领域我们都很缺乏。中国现在是航空大国,拥有着仅次于美国第二大航空市场,而在航空领域的院士却没有几个;同样,作为全世界的第一大汽车大国,我们在尖端汽车领域的院士也非常少。

  而在美国拥有着大多数的五百强企业,并且其人才储备是很充沛的,包括大学的人才储备;政府里面的人才储备,和科研研发机构的人才储备。另外,硅谷基本上是世界的一个创新中心。我们看到现在所有的这些高科技高发明这些新经济都来自于硅谷,但是硅谷里边50%的企业都是移民创造的,美国47%的科学家来自于不是出生在美国,包括他们的科技人才。

  美国现在有200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或者学者在美国工作,而中国这方面则基本长期没有。

  但BWCHINESE中文网(ID:bwchinesewx)观察到的情况更糟的是,一方面,中国仅仅在十四亿人口中选人才;另一方面,十四亿人口的精英,又正在大规模、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等西方国家。

  一是教育移民。

  日本《外交学者》曾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学子对哈佛大学趋之若鹜,并非秘密。正如体坛精英加入顶尖俱乐部,中国的年轻才俊也被名牌大学所吸引。如今外国顶尖大学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吸引中国尖子生。

  无论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还是剑桥,一流学府都充满中国的年轻才俊。对个人这是好事,但其黑暗面就是国家的人才流失。

  美国教育机构国际教育学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早在2010年来自中国大陆的赴美留学生人数就已经高达127628 人,与2009年相比激增了30%。并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接收海外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地。

  而目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美国各大院校在册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18.5%,也就是说,几乎每五名在校生中就有一名来自中国。

  根据由华侨大学主编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9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包括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留学)的总数为162.07万人,而学成归国人员总数仅为 49.74万人,约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31%。该报告还指出,目前仍在国外的留学人员有112.34万人,其中89.2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本科、硕士、 博士阶段的学习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学术访问等,并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而在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我们总数出国人数的大概260万人,但是,回来工作的人不到一百万,超过60%会移民到海外,这个是个相当大的比例,一般国际上常见的大概40%、50%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并且60%多的人中,高端人才在海外的比例非常大,比如博士毕业生,理工科的博士90%留在了海外。

  按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最新的统计,返回的27万人中,9万人做了留学认证登记,但其大部分是硕士生,其中很多还包括在英国一年的硕士,而博士只有5%。

  其二是投资移民。

  中国有不少富豪精英移民海外,而且每年的增速很快。据调查,在财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富豪中,想要移民到美国的人占40%,想到加拿大的占37%、想到新加坡的占14%、 想到欧洲的占11%。有专家认为,中国精英移民海外或将造成中国的人才流失。

  投资移民不仅意味着我国的人才流失,还意味着我国的财富流失。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起,每年随中国内地富豪流向海外的财富达到 100亿元以上,有八成以上的财富贡献给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有不到两成被欧洲各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瓜分",受益者还包括塞浦路斯、韩国 等非传统的移民目的国。

  美国移民局数据显示,中国富人通过投资移民流入美国的资金每年最少达到29亿元。据英国内政部数据,2010~2011财年,中国富豪一年向英国至少"送去"了5亿元。来自澳大利亚移民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投资移民一年"贡献"给澳大利亚的财富最少也达到32亿元。

  中国通过投资移民海外的基本上以社会高中收入人群为主,他们同时也是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精英。投资移民不仅带走了庞大的社会财富,更是人才资源的巨大流失。

  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后继乏力的风险,科技精英、文化精英、金融精英的流失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也限制了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过去30年的成功是因为调动了国内低端劳动力的流动,减少它的壁垒,把劳动力全球化。两亿农民工的流动带来了繁荣,而未来30年却要走到瓶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休闲轩 发表于 2016-11-2 0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已经放缓,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3%,增幅创下近6年新低。而且人口红利正在下降。而现在则是人口红利加上人才红利,两个红利同时在下降。

  有评论曾表示,中国面临一个新的转型,就是我们要从人口红利转到人才红利,要从中国制造转到中国创造,要从投资拉动转到人才拉动,那么这些方面的话都要靠人才来支撑。中国过去的主要财富是依靠靠出口,而中国出口的商品又不具备高技术含量。

  在过去这些年,中国企业占世界500强比例在不断的增加,从原来的几家,后来十几家,二十几家到去年大概六、七十家,但是进入500强企业,却没有多少真正是能在世界上就占领国际市场份额,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从这方面讲,真正意义上全球化的公司,屈指可数,联想、华为以及前段时间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

  之所以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大量的一流的国际化人才,比如顶尖的这种世界五百强的这种高管。

  BWCHINESE中文网财经观察员认为,未来30年需要靠全球化的人才流动,我们需要发挥全球人才的红利,吸引全球人才来中国。特别是要把移民出去的人才吸引回来,再加上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的人才能吸引到中国来,才能给中国一个支撑未来30年的发展。

  中国领导人也强烈意识到这种人才赤字,尤其是位于学术金字塔上层的高层人才,中国正在发动一场人才争夺战。为吸引精英人才回国,北京实施"千人计划",但收效有限。尽管企业家们正回到生机勃勃的新兴风投文化中,但中国并未成功地吸引其他人才回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明ppk 发表于 2016-11-2 0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11-22 22:58 , Processed in 0.0218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