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不能只看增量,还要看存量% f* t/ g9 Q( P J( q g4 I
+ ^% ~7 l7 G+ p' o! f3 @首先说经济,经济也像一个人的身体,是一个综合的总体,不是只看一项指标就可以的。比如说我们讨论里比较多的只关注了心跳,经济增速6.7%,有人说觉得没动,但是我们觉得都可能有点心跳过速了。我们讲的是增量,总是吃激素想把心跳加快,但是人体还有体重,吃多了会超重。, Z: U: R2 U4 ^& h" i
& i; P: }: C, C8 |: \/ f" K现在谁知道中国的体重有多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估算,今天我们的总资产恐怕是600到800万亿之间(所有经济实体财务报表的资产总计),这是个很大很大的体量。前面嘉宾刚才谈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不断的投资引起的。
6 y6 V3 {6 v) O, U/ c6 }6 {1 S4 M$ K+ ^6 p, z$ R' |9 o
比如2009年、2010年我们的固定资本投资占了50%的GDP,关键是每年还在增加,就好比你吃成一个胖子,年年还在吃,所以总资产越来越高,GDP并没有涨那么高,我们一年资产就能增加好几十万亿,光货币增长百分之十几,货币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年年如此,最后就会发现你有一大堆的钱。. }: c. _ u P
7 T2 _+ L3 z9 Q1 [, A9 u9 Q/ K
我们的资产,2012年到2013年,一年资产增长就是78万亿。债务增长将近50万亿。也就是说资产的增长还是靠债务来支持的,货币增长仅仅是债务的反映,你一贷款就产生债务,就创造债务。所以我们的货币现在已经到了150多万亿,基本规则是乘2,就是所有经济实体债务总额基本上是这两个数的两倍以上,所以现在至少是300万亿。
. \ T( x- s, O% m8 m2 y/ o) m. z; m4 a: \% [2 d9 U& {( \
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回报不断下降。如果总是追求增长,这个不是问题,糟糕的是你增长的越多,体重就越多,你回报的能力就更低,这是核心问题。包括房地产,我很同意邵总的分析,我其实也有同感,但是不是中小城镇化就能拉出来呢?很难。/ I3 u8 V1 U( S) \) j
% U# O9 r. e3 n @) S; z我们现在光在建的住宅就是五六十亿平米,按照人均30平米,至少能住2亿人。2010年有一次人口普查,人群里面的人均住房是这样分的:比如人均8到12平米一档,12到14平米一档,我把所有资料算了一遍之后,基本得出一个结论,分为5档的话,最高的,20%的人均是60平方,80%是人均25平方,如果最高的20%这些人实际上是双倍的平均值,考虑到他多了30平米是投资的话,那这个投资的房子也是随时可以出来进入市场的,这个算起来是多少呢?大约也有60亿平米。所以我们现在差不多有120亿平米可以住4亿人,你说这个房地产还能搞吗?* [$ i0 U5 H& G# z
6 J$ N# H P! u3 K; F* ]' I但是我们还看到房地产不断增长呢?就是你不断的在投资。刚才说我们要帮助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实体不赚钱。其实我认为,投资下降就是因为钱太多,真的可能是国企的挤出效应。为什么?因为它带有一定政府推动,完成政府所要完成的投资,得到的资金成本也相对低,这样投的越多,回报就越低。
1 p1 Q* P: ?0 y' h3 N9 N) e: h$ w& l& N9 _
所以经济形势不能仅看增量,还要民企也就越不愿意投。而这个经济,资产在不断的迅速扩张,所以你要求回报,回报又起不来,这样就会变成一个循环,这就变成怪圈了看存量,要看经济的效果。你是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只是一个数量增长,我们的质量到底如何?我投了这个真能赚钱吗?比如铁路公司,大家都说好,高铁不错,高铁真赚钱吗?铁路总公司6万多亿的资产,一年的利润,看他们的报表,2013年到2015年,每年6个亿左右的利润,那是万分之一,这种回报是很低的。5 \3 G/ A3 D6 `$ k* L
: B9 G$ O3 Y V* s' B
要全面的看经济,我们要稳增长还得调结构,结构问题现在看来是相当大,这个也是所谓为什么要去产能的道理,就是产能太高。但是我觉得不是没有出路,比如说“一带一路”可能是一个机会。关于“一带一路”,我曾经作过一个简单的测算,沿线国家65个,面积是我们中国的3倍,人口是我们中国的2倍,经济是我们的1.5倍,消费是我们的2倍,这些国家发展水平比中国相对偏低一点。
: ^$ J. w c+ {/ g
5 J4 y% Q9 V0 o& q" ?貌似这还是一个很好的潜力,等于我们有1倍的经济,现在增加了2倍,额外再增加了2个中国这么大,但是这些经济不是就是你的,是需要你去竞争和开发的。首先这个战略方向很好,但是这个战略要具体化,也不是说简单的投一点点钱就行了,实际上这些国家的开发风险也是很大的,但至少这是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0 I' z. U6 k6 X
& t, B- E) U. P; w
另外,国内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中国的老百姓,非常勤奋,非常愿意干活,愿意工作,愿意去发财或者提高自己的经济,甚至给下一代准备更好的条件。所以我们不缺动力,我们需要的是怎么把这些动力组织好,让他做的更有效,别净做过剩的产能。你自己拍脑袋说投资这个更好,就使劲投,结果变成大窟窿。1 f# a/ ]8 u4 f1 W; F2 M( b
2 R" F. k" S2 T( f: M2 e; N
在经济问题上,还是要让市场起更大的决定性作用,要尊重市场。企业愿意让老百姓收益提高,那我们制定的政策要真正的提高收入,一般人都会讲拉动消费,拉动消费可以,那怎么拉动?没钱我能消费吗?所以这一点我特别赞成宗总,他是企业,按说他要考虑人工成本,但是我们过去老说中国人工成本低是一个好的优势,但是人工成本低变成常态了,那我们干吗要干活?人工成本的升高说明老百姓收入提升,这是整个改革开放发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过上更富裕一点的生活,那就体现在人工成本提升。! A' B# m7 d& C; x. D
( T9 O/ W. R5 z: U
消费升级很不错,但是必须从收入升级,不要老谈增长,能不能谈点增收?老百姓的收入增加,有了这个收入增加,你还担心消费拉动吗?有钱了人家自然会去花。" {5 x$ l0 i' Y( n7 @
' @8 Y6 D6 G, F' |. y. {/ \$ W) w金融体系调节要建立市场机制与信用机制
3 p- F+ Y) q2 D; S; O+ o5 a* B3 {. ], r
回过头来讲金融。股市也好,房市也好,一系列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只看到增长,用各种政策手段推动投资,这样反而变成了投资越来越多,资产效率却越来越低,回报越来越低,我们希望的平稳或者波动式的增长也不存在。金融反过来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走,不能再不断的扩大投资范围。
7 }( e) {, X# t: Y& p9 `: _
, a0 B; W% O) g大家想想,150万亿货币是什么概念?我做了一个测算,2002年以前,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基本上我们的建设总额是跟当时的GDP水平差不多的,是1:1,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投资,全部开工的项目,投资总额是现在经济规模的一倍。到2013年时已经是多少了?是2.2倍。就是我们投资规模相对于当时的GDP水平扩大了一倍,现在更高,可能是2.5了。相当于这个口越来越大,摊的铺的越来越大,这个要收。+ f7 X: z# q a+ b
/ Q, ]) S' w. w
金融改革要顺应这些东西,消费金融应该搞,但是我们现在更多的就是发债,发债都是扩张,都是去搞项目,这样的话,这个项目怎么会有太高的投资回报。我担心的是,现在的体系中,金融资产大概200多万亿,其中银行相关资产占了160万亿,差不多是80%。保险有10万亿,信托大概是20万亿,股票不到10万亿。* e6 i7 o- C8 R h
' [8 |9 w; K, I' r" N* J8 b% f6 [
这样来讲,我们的金融结构也是非常偏的,大部分都是银行。所以金融体系目前的特点是银行占主体,你不建立市场机制,不建立信用机制,包括将来金融产品的结算,实际上是风险处置机制,没有这些控制,拼命的发展,将来那些钱还不了,开始你是刚性兑付,似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最后变成一个系统风险,所以这些东西必须重新建立,而且要极早建立。
, q% p. L: a8 d* B* R
; A1 X5 m$ U. J有了真正的信用体制,所谓信用体制就是你知道谁是谁,有什么样的交易历史,有没有违规违约,这些你都没有,将来的发展,你盲目发了这些产品,这是风险巨大的。所以建立信用体系,金融市场 还是要用更市场化的办法来做,只要坚持了市场的制度规则,金融市场就调节了,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出比较良性的经济金融体系。(朱云来系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3 `7 w9 \( }0 e/ P; F' U7 L+ p, {+ V }( c"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