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15日题为《美国与中国陷入南中国海控制权争夺战》的文章称,公海领域和亚洲国家的力量平衡将在未来的南中国海地区面临风险。这是一片极其重要的海域:全球约半数商船与价值高达5万亿美元的货物需要通过这一地区,它还将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连接起来。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新书《重返亚太——美国亚洲理政的未来》中,展示了亚太面临的严峻选择,而这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和中国间的大国竞争塑造的。坎贝尔将中国视为决定性因素。
) f4 p) E1 \7 z7 {3 r
1 k% }" S! a& A: c: S3 h. X文章称,海牙仲裁庭对南中国海问题的裁决符合大多数人此前的预测,裁决反对中国所宣称的在这一地区拥有的历史性权益。南中国海问题显示了国际社会在国际法、价值观和亚洲未来秩序等问题上爆发的一场范围更广的争端。
/ U+ l d9 s. q1 _1 v6 [0 ^! {8 A2 B
南中国海地区目前的紧张局势将检验国际法的持久性和灵活性,以及中国是否愿意接受目前的现状,以及它是否会寻求改变目前的国际秩序。
/ N( ^& k, A- V; a
8 w1 D9 G- y+ D文章称,除了争夺渔业、能源等资源和控制马六甲海峡等战略要道之外,中国和美国也在南中国海陷入对影响力的争夺中。两国支持迥然不同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和世界观。美国高度关注缅甸“首次迎来”民主制度、泰国自2014年政变以来趋向于对华友好以及印尼和印度等传统中立国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等都显示了这一点。
8 ?4 l0 `( e: J8 q! Z# Y, @. p2 Q) i* b* [6 N
文章称,美国支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比较强硬地反对中国支持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也显示出两国之间的竞争。由于双方的目标存在竞争,北京和华盛顿正在寻求为21世纪全球贸易格局制定规则。两国互相矛盾的发展目标使这一地区的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而对亚洲国家而言,协调这些迥然不同的世界观依然是一种挑战。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目前也很难消除这些分歧。' v$ N! a# R2 ]3 \& Y" ]. M
8 J, u' r1 ?! h中国表示愿意采取对话方式。在仲裁庭作出裁决后,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美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表示,“谈判协商仍是争议方解决争端唯一可行之道,中国的外交努力不会被一页废纸挡住,也不会被航母吓住”。$ W8 E5 J/ S9 e( p. w3 J4 C4 Y% l" |
' c# R) M, J# Y, D; n8 n- z" Q文章认为,对美国而言,至关重要的是阐明一个旨在对中国所认为的遏制战略进行纠正的更加宽泛的地区战略,且同时不再局限于南中国海的安全困境。( _6 y, r* ]4 Q- ]3 D, ~3 S
& O" }. G& \! L- |+ B1 {
除了关注仲裁庭的裁决,美国最好可以与中国领导层举行坦率的高级别磋商,同时寻求与东盟伙伴进行公开的地区性对话。
8 X) `& F* d B1 A3 C ^& K. k0 }& g
最终,重要的是两个强国能够将目光不再局限于南中国海问题,在仲裁庭裁决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双方应寻求重新采取安全和可预见的行为模式。《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已为中国与美国在这一领域共同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北京和华盛顿也应再次启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长期谈判。( [2 K9 @$ E* T, W' @1 u; I
( v5 S) C5 b' r1 @文章称,即将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为两国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促使双方可以在最高层之间开展坦率而具有建设性的对话。% n8 b: S; ]1 f* X
% L! W. S! X9 j0 O& m# `东亚地区的力量平衡取决于各大国在从气候变化、国际反海盗到减贫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的确,正如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所说,维护南中国海的和平稳定,“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中美之间的持续合作及地区稳定将惠及所有国家,如果它们被南中国海问题所阻碍,那么这将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B1 ^1 I6 |. `' }) s$ v
0 r8 B- B7 c5 U: n9 Q
& t2 N, O$ m8 b+ E6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