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美国之音 中国财政赤字坐三望四奔五4 G' X2 N! } y# w
两会上,财政盘子尺寸是重中之重,财长楼继伟透露了三个要点,一是国家财政赤字从去年占GDP的2.3%上升到今年的3%,理由是 “适当提高赤字率,支撑经济,还能实现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防止经济出现一个大的下滑”。二是债务。中国政府的债务目前占GDP的40%左右,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大约11万亿元人民币,仍有举债空间;但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16万亿债务,需要控制。三是个税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新体系下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抵税。
* M- U: D! t2 J, [. L( q" N% W
0 x$ j1 P' F, n4 W- N 三项都与财政有关,中国财政赤字主要来源于借债,而且主要是国内债务;个税改革当然不是为了减轻中国人的个人税负,而是扩大“新税基”。楼财长为了安抚人心,当然要说“中国债务保持黄金原则,用于资产而非吃饭”,仿佛前不久他在G20峰会上说的面临财政悬崖全是他国的事情,与中国无关。
6 h- ]2 C( G) o8 K6 ~' |7 L
4 A5 T- B+ U5 F1 H 关于财政赤字破三,除了财长安抚之外,还有不少专家论证必要性与合理性,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基本上是财政‘连年赤字’,但在总结调控经验之中,赤字安排掌握已比较成熟,2015年度的赤字率(赤字规模与年度GDP之比)在2.3%-2.7%,明显处于安全区”。2016年虽然可能会高出3%,但也也不必担心,早在今年2月,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曾发表一份题为《可较大幅度提高我国财政赤字率》的研究报告,称“经对中国政府负债率测算研究,未来一段时期,可将中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4 o, y3 E5 h" J/ \# N m
9 A" z- y, U) H" s* d" i; u
由于党媒姓党,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噪音,因此,今年两会内外,一众金融界人士财政破三望四表示相当程度的认同。一个说法是,根据中国2015年的GDP测算,中国的财政赤字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政府可支配6700多亿元的财力,三个点意味着增加2万多亿可支配财力。少数人则为公众打预防针:根据此前公开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财政赤字率高于预测,上调为2.3%,一些研究机构测算,认为已达到3.5%。据此,2016年财政赤字目标上调为3%至3.5%,实际破5也有可能。
. m2 f3 r% A, t: r) _* y! k$ W0 A, n: A
中国与美、欧财政收入及税收原则有何不同?
: U6 L8 K3 U6 V9 b# ]4 q6 z% [6 g) L- h0 q' A* F
楼财长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只有30%左右,低于一般国家的比重。这话不算是真话,因为他用来比较的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是以宏观税负的窄口径(只计税收)计算,没将政府的全部收入计算在内,而国际社会通常使用的是“宽口径”,即政府的全部收入。
: r1 h/ ^. z) Y) o5 ^4 [4 O: \7 E, r# O) R. g. Y
中国政府收入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如果使用“宽口径”,将政府收入全部计算在内。中国财政收入占GDP之高,再考虑到福利超低的现状,中国人税负可能居全世界之首。2014年,中国媒体的生存环境还没有今天这么糟糕,曾经有过一场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讨论,有研究者指出,中国2014年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即财政收入占GDP之比),人均宏观税负高达6338元,北京、上海、天津名列前茅,分别为20347.8元、19192.8元和17993.5元。讨论中,有网友吐槽:按照这个标准,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一个馒头半个税”。最后由《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一锤定音,中国宏观税负没那么重。媒体迫于压力,不再讨论。但天津财大教授李炜光在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还是坚持认为,如果按照宏观税赋宽口径计算,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可能要达38%以上。
+ B9 u# ?$ j1 r% U7 h" m& ^3 p* `( w* F' Z
中国常用来比较的发达经济体主要是欧盟与美国。欧盟多是高福利国家,宏观税负当然很重。2015年三季度,欧元区国家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6.5%;欧元区的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赤字率),为2.3%。近十年以来,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经历了急剧变化,从2007年的0.6%,激增到2009年6.8%,财政状况严重恶化,陷入债务危机。欧盟不得不从2010年开始实行财政稳固政策,欧元区政府财政赤字迅速降低,德国一度还实现了财政盈余。欧元区的整体情况也从2009年的6.8%峰值,降低到2015年三季度的2.3%。
' r$ D; \2 H1 I0 M3 b/ Q' _% }6 j5 [8 R# d% c5 W( f
拿中国与欧盟比较必须考虑一点,欧元区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远非中国能比,就算是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中欧四国,其福利覆盖范围与水平也高于中国,基本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原则。中国的财政税收基本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社保医疗福利主要覆盖党政事业机关)”,宏观税负接近欧盟,实在不能自认合理。
! j/ v4 a) T/ W5 ]0 c; B. E% G( a: z" z R. W; b0 V) P- U
2015财政年度,美国全国财政收入占GDP之比高达36%,其中的个人所得税新增加部分主要是富人税。2013年1月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到期后,奥巴马政府推出2013年增税方案,将最高所得税率定在39.6%,和克林顿政府时期为同一水准。那些居于美国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人群面临自1986年以来最高的所得税率。因为政府开支扩大被国会严格限制,再加上富人税,美国的财政赤字迅速减少,2015年财年已经降至2.5%。
: F7 B3 }$ Z& y7 k% U5 U$ X& u& U2 n5 V
中国的富人逃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覆盖面很窄,但财政收入占GDP比率与美国接近,财政赤字却超过美国,并还将继续攀升,这一现象无论如何不能解释成还有“空间”。
& n2 }6 x' R8 ?" F1 S" U- F& ~5 X# M" q
国家账本上的赤字关系到国运兴衰
5 P9 M3 a2 O! Q& h7 X8 D L- W0 i/ \$ o8 a0 n( A
扒开中国国家账本上的一地鸡毛,将其与欧盟、美国这两大经济体的国家账本做一比较,谁离悬崖更近,实在是一目了然。更何况,欧盟的主体德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美国更是一枝独秀,与中国实体经济纷纷陷入破产,银行坏帐率奇高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中国政府在滑入更高的财政赤字之际,不应该多方论证继续扩大财政赤字比率的合理性,应该多想想,通过赤字得来的两万多亿怎样花才能减少浪费,尽可能用在振兴产业、扩大就业与舒缓民生等方面。如果今年继续以前那种只管花钱(投入),不管后果(产出),就算再多几万亿,也无法将中国经济从困境中拉拔出来。( h# t* U/ z+ a5 z& C4 Z
8 i( Z# G5 R, L# d4 B! j2 q 一个政府的财政危机往往始于不能控制赤字,古今中外,因为财政危机而导致政治危机的事例数不胜数。比如法国大革命前夕,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因其挥霍成性,被称为“赤字夫人”(Madame Déficit),她的奢华与那句“穷人没面包吃,何不吃蛋糕”的话(后证明是编造的)成为革命导火线之一。欧盟因违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财政政策基本规则深陷债务泥潭;美国因伊位克战争而债台高筑,都曾为中国媒体及专业人士在媒体上大加嘲笑,没想到十年过去,财政赤字之冠轮到中国,当真应了那句话:谁笑到最后,才是赢家。(作者何清涟) + u5 Q) Y2 R/ g3 ?& {- r) F7 N- J
$ b4 X) e- {7 @5 b: B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