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太阳报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令石油出口国处境艰难。目前,国际产油国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沙特。各方博弈暗战,但谁能笑到最后?" @, y X% _ c8 j5 m7 x
关于国际油价暴跌,舆论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中国经济放缓,需求降低;有人说是美国与沙特联手,打击石油出口国俄罗斯与伊朗;还有人说是沙特为了打击美国的页岩气生产。无论如何,国际原油价格不是市场价格,而是地缘政治价格,反映的是石油产业链上下游分蛋糕的国际政治格局,背后更是国际格局的重塑。* b+ G* Y$ s0 h. |$ o
( z( h- S; ]* M& O6 u8 H* J7 j& Q 石油产业链分成采油和炼油两段,高油价打击的是石油产品国和消费国,低油价打击的是原油出口国。如果一个国家既有原油生产又有石油产品生产,则该国这两段产业链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沖,降低对国际原油价格的风险敏感性。可见,炼油能力强的石油生产国家,承受低油价冲击的能力也强。 E/ X. i- b$ V/ g% Y. g% c
6 u/ ^1 _- W( V" ?! e 美国是石油生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炼油能力最强的国家,每年可以向世界出口大量的炼油产品,故低油价对其有利;俄罗斯是石油产量第三的国家,但炼油能力也强,虽然低油价对其冲击很大,但堤外损失堤内补,加上俄罗斯还有武器出口,勒勒裤腰带还能熬过。俄罗斯在敍利亚大展拳脚,不像经济羸弱。
$ L, j7 |% b2 D$ r9 m6 p8 J, [1 x* o6 ?+ d$ h i9 t) L$ e
至于沙特却未必乐观,沙特是世界第二的石油生产国,但炼油能力有限,仅仅是俄罗斯的三分之一,每年还要花大量的资金进口成品油。国际油价下跌对沙特影响巨大,尤其沙特除了石油生产,没有任何其他产业。再加上过去十几年油价上涨,使沙特皇室养成了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如今油价下跌,沙特政府大失预算,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从世界各地抽调资金回国应急,这也是早前国际金融市场急跌的原因。
( y& y# f( X. c3 N
2 Z0 l$ T6 k/ L l 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沙特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什叶派以及改革力量蠢蠢欲动,皇室内部又分裂内讧,对外则在也门与敍利亚用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旦爆发危机,沙特不仅面临政权更迭,连皇室亦面临存废危机,甚至形成溢出效应,影响阿联酋等海湾合作国家。6 s- h8 J1 a( B8 t5 f' T
6 E' f, p8 R+ Y1 f7 \1 { o 另一方面,俄罗斯、伊朗等国则希望看到沙特的垮台,不但可以改变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而且也将使国际油价一飞沖天,使自身大获其利。正因为此,四面树敌的沙特才是低油价的最大受害国- u2 C I7 M, ^3 G; |" {' I
7 k; S: G% ?4 L$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