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商业谘询日报》1月13日刊登了维亚切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的一篇文章,题为《普京执政16年的总结》。文章称,俄罗斯现政权原本是有时间和资源的,即便不能把国家变成又一个中国,至少也能打造成另一个阿联酋,併爲未来数十年的经济腾飞夯实基础。然而,事实究竟如何?
5 ~# ]2 S+ q+ b; B
& C6 U1 q! g9 I, H6 P% Q! P w 错失的岁月, ~# S* q J) s3 w
% G5 L( P# v" z4 l3 R+ h
文章称,步入2016年的头几个工作日,俄罗斯人的注意力都被卢布汇率和国际油价所吸引:1月12日上午,1美元兑换77卢布、每桶布伦特原油价格31美元。不久前,很多人还以为上面的数字是天方夜谭,如今,要平静接受它们只怕越来越难。
. d6 J* f3 X! H. M4 Y
- x4 c# ]: A* D @5 Y6 U* i( f# I 不要以为上述焦虑跟节日无关。相反,它与另一个从不庆祝,但却极为重要的事件直接相连——16年前的新年前夜,普京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因此,在俄罗斯人关注油价,被它的低迷压得喘不过气之时,普京对此负有责任,因为正是他的政策导致了俄罗斯除了石油,一切乏善可陈。& {0 M' F' _7 F8 J1 q7 r+ X
" o( m& W+ K3 @ @0 T
文章称,普京执政的第17个年头拉开帷幕,国家状况如何?平均工资若换成美元,则已倒退至2005年10月的水平,而以美元计算的国内总産值,则与 2006年时旗鼓相当。预测今年的GDP将达到77.2万亿卢布、平均汇率为79卢布兑换1美元;作为对比,按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佈的数据,2006年的 GDP为26.7万亿卢布,当时的央行汇率为27.17卢布兑1美元。( u1 |: N$ W2 \- I1 w2 s: z& M$ N
: E* g6 g: z- f/ j/ {: p/ x
近3年间,俄罗斯的资本外流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在普京执政期间,若以卢布计算,军费开支增长了6.5倍,若换作美元,是3.4倍。官员变成了统治阶级,数百枚新徽章被佩戴在不同人的胸前。7 d4 C# H+ U+ t2 N& V
9 {2 I5 W$ {; S8 H$ s
在这16年里,俄罗斯经历了两场战争,后苏联地区的邻国对俄罗斯唯恐避之不及,与主要经济伙伴的关係也遭到破坏。
* c! J- }4 v% V7 @
( K" Z0 H8 b3 ]% f8 b8 j! `! O 重新站起来?
9 N( ?4 s( F) `( f7 u1 W% O+ d( Q+ ?" i! Y0 K
文章称,作为国家元首,普京相当幸运。油价从2000年的每桶28.5美元飙升至2010-2014年期间的102美元。在他的领导下,国民一心期望挣钱、消费,还有“重新站起来”。在此条件下,俄罗斯如果不能变成中国,至少也能成为阿联酋,为未来数十年的经济腾飞奠定基础,然而事实上呢?
0 a2 M) \! Q: r% |& o( b: V/ }& g7 f& `
不妨从普京数次为之大做广告的“俄罗斯经济引擎”,即大型国企谈起。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国家最大的垄断企业,这些年都由普京的密友管理,铺设了若干令人印象深刻的管道,但在2015年的开採量却不及1999年,分别为4140亿和5450亿立方米。普遍认为,俄气集团的産能其实要多得多,只是国内需求不振。然而,为何卡塔尔却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它将産量从240亿提升至1770亿立方米,销售却从未遭遇瓶颈。- b6 p+ c4 Z( J# Z0 `3 v ?
5 w r1 L3 R% Q
再看俄罗斯石油公司,这些年间,它不断吞併一切可能的石油资産,从尤科斯到伊捷拉天然气运输公司,又在2013年花550亿美元买下了秋明英国石油公司,但如今自己的市值仅为340亿美元。被寄予厚望的对外经济银行,经过多年经营,如今濒临破産,国家不得不拿出逾万亿卢布拯救。俄罗斯技术公司除了履行那些掏空预算的军事订单外,几乎一无所长。& J* L& y) K9 z h" N. S8 g$ E
2 t5 @7 |. ~' Z' D! Q8 R 在普京执政年代,俄罗斯经济中发展最快的几乎都是非国有行业:批发零售贸易、通信、私营银行等,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0 h: M4 Q% U2 v, y; n
" h0 s7 |" h H4 _+ m7 c& q! _4 M9 i 傻瓜与道路
% W1 @2 j- C! z* T; @, z8 c. G4 ~
文章称,再看基础设施建设。所有经历繁荣的国家,哪怕是石油美元带来的繁荣,第一件事情都是修路、铺高铁、建主干道、架设桥樑和立交桥、发展电网,中国便是最好的例子。这是国际惯例,但俄罗斯属于例外。16年来,它没有铺设哪怕1公里的现代化高速铁路。2014-2015年,每年兴修公路1200公里,相当于2000年时的四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便开工的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公路,现在还未建成。据俄气集团提供的数据,居民区的天然气覆盖率在1年内提升了0.1%,达到65.4%,按这种速度,国家实现完全的天然气化得等到22世纪初了。
+ Q5 v {/ r) s* b% y- W% m! X0 h0 |% ~+ V v. k! O1 {
16年来,俄所有港口的吞吐量增长仅相当于上海1个港口的50%,2014年通过北方海上航道运输的物资仅有13万吨,较1999年的46万吨更少。
_- J8 E0 i" L0 `
- Z2 A/ y$ t4 j3 u 文章称,从哪里重新站起来?俄罗斯疆域的广袤和居住的便利体现在哪里?只有千篇一律的美好承诺。在这些年间,普京承诺将“国内总産值翻番”,“摆脱石油依赖”。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一个口号于2003年提出,但按目前的经济走势,俄罗斯2018年的国内总産值倒是很可能退回到2003年时的水平。至于后一口号,下列数字很能说明问题:1999年时,石油、石油産品及天然气在出口中所占比例为39.7%,而2014年则已高达69.5%。俄罗斯没有实施任何工业改革,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是工业生産增长落后于GDP增速的唯一新兴市场国家。$ f- h* c8 h5 h
8 k( d U2 \3 P% [1 x “碰运气” l* i( l( o- C n6 x
% t& o6 H J: c; U" d 文章称,社会领域的改革、负责公民正常生活水平的国家机构的服务简直是灾难性的。当国库被石油美元堆满之时,免费医疗几乎消失。所有指标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中等教育水平的灾难必滑坡,高校早已沦为製造一文不值文凭的工厂。就连普京时代的“名片”即强大的紧急情况部,也没有迅速赶到奥尔斯克近郊,拯救被雪堆困住的几十条生命,导致有人冻死。至于官员与犯罪集团的勾结,就更毋庸赘述了。
( x2 i0 E/ X4 d B6 m+ x
" [3 Y" z7 E4 F" A: H3 A 然而,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石油泡沫所逐步形成的虚幻的繁荣,正在迅速且一去不复返地消失。5年了,政府似乎一事无成,连减缓增长下滑速度都没做到。政府将私人养老储蓄冻结3年,这无异于向公民强制借贷。多年来政府一直引以为傲的储备基金,可能在1年或是1年半之后便会花光。在油价出现首次下滑后,退休金便已停止随物价上浮,大规模削减社会保障支出的日子似乎已并不遥远。
* a* w5 i% g- {4 n& G7 m& J* E% @7 P' ~4 e
文章称,如今,治理国家的是一位说得很多,但几乎什麽具体事情都不做的人。数10年来,他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国际行情的顺风顺水上。这是治国软弱无力的表现。政府能够花掉成百上千亿美元,但却提不出雄心勃勃的计划,也挑不出可以执行它们的人才。政府只会不断地重覆老生常谈的口号,既不能激励企业界的发展,也不鼓励国民创业。面对石油期货价格的不断下滑,俄政府已陷入茫然当中,大概只能寄望于好运气了。 $ }+ r, V' e# ?2 @, w; |9 K
E1 }' u7 t'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