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的“习马会”备受关注,中美台舆论都赋予其很高的历史及战略意义。奥巴马政府也乐见其成。11月6日,曾提出过“中美国” (Chimerica)概念的哈佛大学历史教授弗格森(Naill Ferguson)11月6日表示,习马会是“尼克松式的一步”,是习近平颇具胆略的战略,旨在亚太建立中国领导力,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 u# }; w) m* e9 d7 z
8 p6 |' q( K. o1 V# u 弗格森认为,尼克松在1971年和1972年主动向中国开放是20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之一,为中国转型为全球大国做好了铺垫。但是,现在则是中国“主动”,利用华府战略真空,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尽管现在讨论两岸正常关系为时尚早,但习马会则是重要的一步。; n; s1 s3 o, f9 k Y- Q0 T
" `& C L3 N* S4 f
弗格森也是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此次对习马会的定位规格很高,但还是对习近平在政治作为上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了担忧。
, W4 I9 b" [* w6 L0 ~
) K7 ^* j/ O2 n# s/ y3 v# { 西方舆论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习近平在内政外交领域的“主动作为”,对于台湾问题而言,很多官员、智库学者都能注意到习近平不愿将两岸问题久拖下去的相关说法。而实际上,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这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意愿。即将离任的马英九在党内外名声不佳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夯实自己的执政成果、树立自己的历史地位。& E! m, P0 f1 |# `. c; h Y+ _6 H* Y
0 y0 }2 m! a2 L 白宫国安副顾问罗兹(Ben Rhodes)11月4日在华府表示,美国对两岸的政策不会因为马习会而有所改变。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11月4日在亚洲协会回答有关习马会的提问时说:“北京和台北当局提前告知我们这一会晤安排,随后这一消息被媒体曝光,而非我们。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符合我们一直以来鼓励台北和北京所努力的方向,即双方在互相尊重和有尊严的条件下通过建设性接触促进两岸稳定,增加经济机遇”。
4 }7 v( U( c' p2 }1 b1 l3 q* i
" k7 s% P2 A: u) m f6 {' ~, p& `; ` 拉塞尔表示,目前来看尚难判断这次会晤对台湾明年选举的影响,很难判断它有利于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布鲁金斯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 (Richard C.Bush III)11月4日在该学会官网发表文章称,虽然目前尚难知道这次会晤对台湾2016年大选以及马英九历史地位带来何种影响,但这次习马会的确是两岸关系一次“重大转折”(major shift)。鉴于台湾党内的政治忧虑和分化,今后两周马英九政府和民进党方面可能会就习马会成果及意义对台湾未来的影响展开激烈争斗
0 g% P$ B8 |9 p1 X$ O8 t/ p8 R2 x% B7 D" x'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