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军事] 历史证据无作用 日本研究所∶领土争端 强者夺之

[复制链接]
有谁是你 发表于 2015-10-30 02: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美两国为了南海问题剑拔弩张时,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及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柯隆投书《日经中文网》,就领土争端议题发表意见,他说,提供历史证据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方面不起决定作用,解决领土争端最终看当事国的综合国力,简单地说强者夺之。
0 v1 c3 F3 \- y; `, K2 I  _: \# D0 h3 v# k/ O/ X
柯隆写道,有关领土争端问题,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动用历史学家,试图证明有争端的领土乃本国历史上固有的领土,还会尽其所能提供历史证据,比如历史文献和有关地图等等,似乎谁提供了最古老的证据,就能证明领土属於谁,其实不竟然。
4 a1 q& o. u2 @8 m4 m
! d3 R! I& v$ ]4 t3 L+ V
* B. r; G% i9 ?4 F( v- y- v7 k2 n# m" `$ f, N9 a( B
柯隆举出,国际上没有一条规矩规定历史证据乃判定领土归属的标准。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在其演讲中阐述∶如要按历史证据来区分领土的归属,那领土都应该属於猴子的。
& n# d& C" C+ F: b8 W- i& Y  }9 g
* k5 c9 r0 F! d* ]8 N他表示自己不是个主战派,但大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和平解决领土问题的困难性。
; [, t5 \+ g7 L$ O* E2 x: H
1 G, p0 D$ p% f9 [$ E6 f柯隆说,提供历史证据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方面不起决定作用,其作用更多是造势获得舆论的支持,要解决领土争端最终看当事国的综合国力,简单地说强者夺之。
: J* G1 [; r! X: k5 P6 `# \
7 F1 y) G+ i- y  q* X2 ^; s他并举例,英国和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归属打了3个月的战,由於阿根廷火力不支最终输给英国,今天马尔维纳斯群岛仍然是英国属地,如果让历史学家来评判,马尔维纳斯群岛绝对不可能是英国的固有领土。
) \7 U" G6 a6 [2 r8 ?8 y7 h8 J2 q% s
& R$ r( ~: B; J9 _柯隆并写道,日本和韩国之间也因为竹岛(韩国人称独岛)起纷争,竹岛由韩国实际控制,日本无法改变现状;中日之间的领土纷争已是众所周知,钓鱼岛(日本称钓鱼台)被日本控制,中国主张该岛屿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试图改变现状。, A" Y! }& ?- m& M
8 r$ \; \- P  N, q. I, g5 J
柯隆说,每一次战争都是包括领土在内的资源重新分配,弱肉强食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我们应该谴责弱肉强食者,但我们很难消灭弱肉强食的现象,世界发展到今天最遗憾的一点就是没有建立规矩,也许三国演义里说的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领土问题的本质是国家实力和权力的延长线。
; S) g; ]* O% o$ A, x! [7 Y2 L. A0 z. _- i4 b
反驳用旧地图索主权 崔天凯∶以前未有美国
  T- u6 \# C& E# \& P/ C  ]. B, b" a# B$ N$ c/ K2 i
1 c. A2 E- k6 _, n& `
驻美大使崔天凯昨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阿曼普(Christiane Amanpour)栏目采访时指出,岛礁建设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这不应成为中美间的事,因为美国在南海没有领土主权声索。5 _4 C$ V* y" p% W1 A9 `$ y  C

( L) X9 ^3 ]3 h当被问到「中国不应该根据许多年以前的老旧地图来主张权利」时,崔天凯反驳说∶「不能因为中国主权起源於很久以前就说如今无效了,很久以前还没有美国呢。」8 a7 w8 N; a1 C) f1 t/ P

4 Y) q( @! E+ ?/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叶子 发表于 2016-10-6 0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19 22:50 , Processed in 0.0365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