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是否靠近中国南海岛礁巡航,由华盛顿的决策者决定”,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23日如是说。这是美军高官就是否到中国在南海岛礁12海里内巡航的最新表态。斯威夫特表示,美国如果这么做,是为了凸显国际法,无意针对特定国家。中国海洋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 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的南海巡航计划显然有悖于中美两国海军近年来达成的相关协议精神。如果美国真如媒体所报道的,向中国南海岛礁 12海里内派遣舰只巡航,只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使南海局势更加紧张。7 ?1 J5 p( d6 }! D
2 \8 ~& D# j! C0 @ 据美国广播公司23日报道,斯威夫特是在珍珠港办公室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做出此番表态的。斯威夫特称,太平洋舰队有能力进入中国在南沙群岛海域扩建岛屿12海里范围内,“我们已做好准备,有能力支持政府的任何决策,支持华盛顿任何体现在南海行动能力的决心”。他还表示,无论规模大小,美国都不支持填海造地,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动作,不会改变太平洋舰队在南海的巡航任务。
+ X4 ]7 r1 e3 Y* ^: v( P3 ?5 n
! t% _) E; S( j6 K) Q2 ]5 y 自10月7日的美国《海军时报》爆料华盛顿有这样的“南海自由航行”计划后,美国官员的表态备受关注。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上周表示,美国会在国际法容许下,在包括南海在内的海域,展开飞行及海上航行活动。不过,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尚未确认将执行这一巡航计划。对此,长期在新加坡工作的美国亚太问题学者本·亨茨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斯威夫特这次表态依然很模糊,应该是继续向外界放风,试探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反应。; H( z( o p4 }+ @/ b
a4 X% ~& r% t; Q+ `) V3 S( R+ X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华盛顿的政客也许会为奥巴马可能终于将在其亚太政策上“秀出肌肉”而欢欣鼓舞,但中国外交部已严正警告,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维护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侵犯中国的领海和领空。在这场“海上游戏”中,若谁也不肯率先低头示弱,事态最后很可能发展到失控程度。美智库凯托学会网站22日刊登的文章称,美国此举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声援东南亚盟友,但若中国因美国此举而加快在南海填海造岛,美国的盟友将受到更严重的威胁。这违背了计划的初衷,并可能将中美推入危险的漩涡。美国须认识到南海争端不大可能通过武力来解决,维持南海和平需要中美携手合作。
/ W0 |7 B) n& o0 J" b1 W5 [! E, e4 i" K7 S* `( @% O6 I& Q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邢恩硕说,中国对南沙的岛礁建设和美国所说的“航行自由权”没有关联性,况且任何国家对国土的建设不可能不设防,而设防则不可能离开必要的军事设施和能力建设。
" j; {! j, e3 T* L, E, Y& j. B a- E8 h. i
“美国之音”23日称,自从巡航消息传出后,中美两国政府就这项可能展开的行动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立场。然而,中国方面并未因此取消两军交流项目。中国海军“郑和”号训练舰10月13日载着100多名海军院校学员驶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所在地夏威夷珍珠港。美国海军发言人霍金斯向“美国之音”证实,美国海军舰艇长代表团19日带着“友好之情”参观了中国的航母“辽宁舰”,第二天还访问了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C$ p1 I' Z; b* W, j% V
3 A) u4 z5 O1 k; p$ d “当前中美两国海军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未来两国海军一线部队交流将逐步走向机制化。”英国路透社23日引述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的话说。吴胜利对来访的美国海军舰艇长代表团表示,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通过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高层频繁互动交流,联演联训不断深化,机制磋商卓有成效,舰艇互访和一线部队交流务实深入,交流沟通更加互信有效,特别是两国海军成功组织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磋商并推动签署准则谅解备忘录,有效落实了两国领导人共识。$ E$ ]6 K3 A# I: ^6 a0 T; P3 S Q; z
4 y! P( q- h9 n/ J8 W9 ] 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21日举行的听证会上,前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弗雷泽说,美中两军交流应该继续下去,““美国之音”称,美中官员都表示,两国关系总体稳定,双方有能力管控各种分歧。
* E9 `# U% ^3 a0 ~/ R! d3 K/ p. @9 ?0 H4 {, b" q
与此同时,南海周边国家释放出和平解决南海争议的信号。据越南《青年报》23日报道,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前一日对该国国会议员表示,越南希望和中美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不会选边站;越南需要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这样才能独立和自给自足。冯光青说,越南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主权争议7 m! v0 R3 j" }+ F! F4 G6 R1 {
! m C4 F q2 L6 ^( C! F3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