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通货紧缩出现,一个经济体通常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摆脱它的钳制。日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跌入被称为“丢失的十年”的通缩漩涡以来,日本始终就未能彻底摆脱通缩的困扰。那么,在对抗通缩的恶性和灾难性影响时,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央行们能做些什么呢? w, e% Z: k1 C, Y) w8 i+ p1 p
$ S2 I+ n; V( p
近些年来,全球央行全力以赴,利用各种极端举措和创新手段来对抗通缩。- `5 U2 h! Z% K+ T3 S: r! m
' C1 D' ~; {0 a6 q9 f" t
通缩的影响
7 G+ P8 h! v+ N; B7 u
# d: j0 q0 N; g从理论上讲,通缩是通货膨胀的反义词,指的是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民众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缩。事实上,对于通缩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不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缩。通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 {( \, r6 A! @) {+ \# R- { P: }& V- G5 G9 J( m7 K! E$ P+ F
短时间内的价格下跌,对经济并没有坏处。毕竟,没有人会因买衣服、电脑、汽车少花钱而心生抱怨。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减少,让消费者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在通胀下行的期间,央行在货币政策问题上不可能特别“鹰派”。" ]$ c% e5 F& c5 J9 F, m, y3 Z
5 \- I0 a0 G; D% q* ]6 v
但是,通缩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通缩催生出的最大问题是,会让消费者推迟消费,小到食品杂货等日用品,大到家用电器、汽车和房屋。毕竟,价格或许会上涨的可能性是消费者购买大件商品的极大激发因素。
) N6 a7 F( T+ T% M' I, ^$ z7 L2 G; ^& x
/ _: O7 O% O* |4 ^9 J在美国,消费者支出在国内经济中占有7%的高份额。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消费者因人为商品明年可能会更便宜而开始推迟支出的话,那么将给经济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一旦消费者支出开始减速,势必会给企业部门带来连锁反应。在通缩情况下,企业开始推迟或削减资本支出,其中包括房地产、建筑、设备、新工程和其他投资支出。此外,为了保持获利性,企业或许会开始裁员。这无疑会催生出一种恶性循环:企业裁员会拖累消费者支出,从而导致更多裁员和失业率增加。
# Y( t) j; a+ n5 V2 k0 R5 Q) [
2 z7 A; @, R2 n7 N' q, Q% f6 p通缩的另外一个负面影响是对债务负担的影响。通胀将削减实际债务价值,通缩则有相反的影响,即增加了实际债务负担。在经济萧条时期,债务负担的增加,意味着债务违约增加,以及负债家庭和企业破产。/ R: \- l. [) j6 L1 c
8 ?& R9 C0 K0 }" s, o美联储如何对抗通缩8 H" t8 x, u# K4 J% s* p
6 ^# V$ {2 q/ n5 m" T
幸运的是,当美国面对通缩时,美联储的主席是对抗通缩的最佳人选,他就是前任主席伯南克。在2002年评论日本通缩问题时,伯南克曾提出央行可以通过扩张货币供应,用直升机撒钞票的办法来制服通缩顽症,故得“直升机伯南克”的绰号。就任美联储主席以来,在应对金融危机与“大衰退”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行动中,伯南克的绰号名不虚传。2 U1 D8 U: Y1 i+ E% K
# J: l/ z4 u' _2 t) Q+ w
面对美国经济复苏较慢尤其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出台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决定无限期无限量购买资产,直至美国劳工市场出现根本性改善为止。2008年12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目标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近乎于零的低位。* S7 ?$ ]6 k" B# i$ d5 n
5 p9 d2 ^1 A9 q+ f; f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常规手段。但是,所谓的名义利率不可能下行至负值,美联储不得不通过非常规货币政策来放宽信贷环境和刺激经济。6 u# F( o) S( @; w6 t0 p+ @/ |
, s/ o# X' a: @1 G
美联储转向两种主要非常规政策工具:(1)远期政策指引;(2)大规模资产购买。! F8 k5 p3 Y& q i9 b
& u- W" R. {5 U+ N5 ^美联储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于2011年8月份发布的声明中引进远期政策指引,旨在影响较长期利率和金融市场 环境。8 C% ]2 v! f, C0 Y$ O* H4 u
: \# a% P+ q" m. x* ~; s s! W另外一种工具,即量化宽松,多次登上媒体的头版头条,而且已经成了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同义词”。从根本上讲,量化宽松包括印制更多钞票,并用这些钱从国内银行购买有价证券,旨在为经济注入更多流动性,同时拉低长期利率
[$ y$ J7 {" H) y1 H9 F/ L p8 _/ l; v6 a3 B
& u7 R7 C*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