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杂志24日称,卡梅伦和奥斯本“史无前例地向中国磕头”,这种“外交恐慌”将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可以直接告诉中国他们的担忧,但英国却只会说好话。”文章说,世道变了,中国现在“超级富庶”,而英国急于从中国那里分一杯羹。
0 F: B) u. X7 q/ a2 B ~! d8 d, i1 y# _( a( k& @0 c
奥斯本声称“英国希望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外媒称英国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方式似乎是“不顾尊严地轰炸式示爱”。一些英国媒体对奥斯本“不顾一切向中国示爱”表示担忧,称“奥斯本应警惕英中关系失衡”。资料图: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 _) l( I+ j; F5 n
6 }' N: s0 e- p4 t
( n/ F2 J& G; k
( W# v5 J& C. ?2 G$ J6 ~ 英国《每日电讯报》最新民调显示,奥斯本是英国保守党支持者最看好的下届首相人选,支持率近35%,远高于主要竞争对手:伦敦市长约翰逊。
7 q; D7 R4 A( ~) k
+ `- I# v( l0 c% m; {4 x4 K6 w( y
一些英国媒体对奥斯本“不顾一切向中国示爱”表示担忧,称“奥斯本应警惕英中关系失衡”。《观察家》杂志24日称,卡梅伦和奥斯本“史无前例地向中国磕头”,这种“外交恐慌”将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可以直接告诉中国他们的担忧,但英国却只会说好话。”文章说,世道变了,中国现在“超级富庶”,而英国急于从中国那里分一杯羹。《每日电讯报》23日称,对中国磕头作揖也没什么不好,但不能不考虑回报。文章说,中国过去30年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但英国错过了,现在要纠正这一过失挑战巨大,奥斯本“可能已经晚了”。文章称英国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方式似乎是“不顾尊严地轰炸式示爱”。
$ x# L' E/ u4 @' l: c5 `) |; Q t( V/ t0 B% h' J; t+ a' M
6 P8 ?6 P0 \; J5 I/ a% H2 ^1 P 一位美国高官近日对《金融时报》表示,英国正“不断迁就”中国。美国CNBC网站23日称,虽然担心中国经济放缓和股市动荡,西方国家“仍然争着向中国投怀送抱”,比如英国政府宣布一系列同中国加强经济联系的举措,包括加强中英两国金融市场对接,进行股市“沪伦通”的可行性研究等。% @8 H9 x7 a- i; _* |$ H, t. C
4 a% j7 K, h) E/ e+ ]" \, x( m7 y: I6 F! T$ p" Z2 O! m9 |% a
1 k3 Q; p; x. Y5 G% r 《卫报》发表文章称,卡梅伦政府对中国“频送秋波”,无疑是下了巨大的*注。奥斯本声称“英国希望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而英国安全部门一直在对来自中国的网络袭击发出警告,现在英国核电站对中国承包商开放,“潜在威胁很大”。资料图: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
' h& m4 b2 v9 R9 X0 Z6 V0 H- P0 }& k4 q
# H+ k$ ~, `' H: b& {9 _- g
《卫报》发表文章称,卡梅伦政府对中国“频送秋波”,无疑是下了巨大的*注。奥斯本声称“英国希望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而英国安全部门一直在对来自中国的网络袭击发出警告,现在英国核电站对中国承包商开放,“潜在威胁很大”。
1 E& H8 G' U- B q" o: ]6 N! F( Z2 ~4 e* M' x- e* o6 N$ w
: w; l; U$ V( j2 G T 英国《每日邮报》24日引述英国议员的话称,卡梅伦政府拿出300万英镑为中国培养下一代足球运动员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且“愚蠢至极”,因为英国现在连培养本国草根球员的额外资金都没有。英国《卫报》社论批评说,英国的对华政策现在似乎“不是由外交部或能源部制定,而是由财政部在定夺”。5 e& p; a0 t, x+ H; v% g4 d
, J7 N4 j3 i8 k
8 T7 B# ^- ^* a. L8 ^3 P5 T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陈新对《环球时报》说,面对欧洲经济不景气,英国政府努力寻找新的市场和机遇,所以意识形态的东西少了一些,现实考虑的东西多了一些。英国媒体却还是老心态,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英国政府知道自己的难处在哪。. `) l2 L! L& C5 d& o
7 \* @7 O- O9 n! x0 ]$ b
$ S% t2 }4 s9 R* `$ P; v7 q
意大利国际问题专栏作家加布里耶尔24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历史上的中英关系可不怎么好,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的屈辱史记忆犹新。不过,现在情况反过来了,英国频频向中国示好。加布里耶尔表示,整个西方现在经济增长乏力,各国政府都在全球寻找复苏经济的钥匙。明智者会放下自己的架子,“政治考量让位于商业利益”。
0 Z/ k: C `& w: M# b# |. e, S$ ]4 Z6 p7 v% d9 j2 O4 H! [
" t1 J3 \) y+ \3 S5 c: ]/ l/ g9 T2 @6 J0 Z" j4 L Z' l
& k, g' Y% ]9 q- ^
《每日电讯报》23日称,对中国磕头作揖也没什么不好,但不能不考虑回报。文章说,中国过去30年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但英国错过了,现在要纠正这一过失挑战巨大,奥斯本“可能已经晚了”。
9 s0 |, v6 x, K6 v
; V5 `& K0 J& V. t( `! c& g, h8 E)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