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长江商报 巴布韦将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不知道这是人民币的荣幸,还是津巴布韦的不幸。! G" L. W1 F; a* ] n2 ^# W( v9 D
津巴布韦人被称为世界上数学最好的人。他们出门买块面包,需要扛上一麻袋纸币,这种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们天然成了最好的会计师。6 [ E( c5 ?$ T/ S) r; z
3 q; F6 }: k7 s$ T, T5 u. E
你可以一次数清有几个零吗?图中这张面值为一百万亿元的津巴布韦币,实际价值仅值40美分。其实津巴布韦币曾经比美元值钱,在1980年,1津元可以兑换约1.5美元。但是不到20年,2009年,1美元需要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新津元是原来的津元去掉10个零以后的货币)。
/ l$ u2 Y7 n! c) j
- |5 z9 o# ~3 L: f" \最近,津巴布韦将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消息广泛传播,人民币国际化能从津巴布韦开始吗?专家表示,如果中国无条件对津货币体系托底,将面临长期沉重负担。3 l7 j1 }2 E! O& B# V
. `$ ^+ _" T- B“土改”导致经济衰败
& |' `; Y7 z4 r; s$ c7 ^! L3 W3 \3 u" w7 q
南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本世纪初曾经历世界上最恶劣的通货膨胀,到2008年通货膨胀率已飙至天文数字,津央行为长期以来靠开动印钞机解决经济问题的做法付出了惨重代价。2009年,津央行曾发行100万亿面值的津元纸币,成为世界上“零”数最多的纸币。
, h# l o* x5 W4 a+ B
( Z7 n2 k' r! q- ]2 H1 d( V+ q于是,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不再流通本国货币,以美元、南非兰特等外国货币取而代之。
6 Q) T& o1 r, T2 p7 T3 D* n
- {$ x; a9 K2 ~/ H津巴布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有许多移居的白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许多白人农场主占据了大量土地,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津巴布韦的执政党为了履行当年独立时向老百姓许下的承诺,决定于2000年开始土地改革。4 Y, c/ _6 m! C9 C+ R
; Y9 ?2 z" j: ~# W, t6 p$ O
初衷是好的,但土改从实施之初就变成了暴力革命。有些土地直接被武力抢占,而大多数赎买的土地价格过低,对土地原所有者赔偿不足。同时在城市里,一些工厂被霸占,许多白人工厂主遭到驱逐。津巴布韦采用了一种简单的逻辑应对贫富差距:把富人赶跑。然而这一举措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成为津巴布韦经济衰败的开始。
' \* R, S4 q1 M6 e
% R: H3 f$ O" o/ H3 F5 B9 S近日,津巴布韦副总统姆南加古瓦来华访问,同时一条关于“津巴布韦提出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新闻吸引了许多中国网友的眼球。
( W4 S4 ]' `/ p5 u# ]: [- k- }
) f8 o7 |2 K1 Y' _5 f1 l“人民币国际化第一步”就这样迈出去了?记者调查说,这条消息其实已是“旧闻”。2014年,津巴布韦央行就已经宣布,该国接受人民币、日元、澳元和印度卢比作为该国的法定支付货币。这样,连同2009年宣布的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英镑和欧元,津巴布韦理论上的法定货币同时有9种之多。不过,由于国际结算惯例等实际原因,当地市场上使用和交易的只有美元而已。
, I7 h1 \/ U) _. R; `& C2 ? D: p" L
津元成“废纸”,最大额货币仅值两个面包2 Y3 e1 i' E( k) }# Z
. J; A4 W/ K# X6 I* ~所以对津巴布韦老百姓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使用哪个国家的货币,而是从前自己攒下的津元怎么兑换。2009年来,津老百姓的津元现钞以及存在银行的津元积蓄怎么兑换一直没有给个说法。. D6 o; h9 u n$ r! T4 r
7 X. V5 c" ]0 N
上个月,津央行终于启动“换币”行动。津财长奇纳马萨披露,央行为“换币”行动划拨2100万美元,民众可在指定的金融机构兑换,但银行不会将居民原先的津元账户自动转换为美元账户。不过根据官方汇率,10万亿津元仅兑换2美分,20万亿津元兑换4美分,而创下“零”最多纸币纪录的100万亿津元仅能兑换40美分,相当于超市里两个圆面包的价格。
3 D. a3 Y+ K. e* n/ X3 `. B
4 T4 F: l# M' V7 M0 G# {& O一名民众在接受采访时说:“央行给的汇率与津元纸币曾经的价值相比太低了,现在拿着两美元除了一袋面包和一点黄油什么也买不到。”
# c5 |$ q* S* Q2 c8 @( P
5 Z, I: r6 k$ E ?. ~从津元的命运可以窥见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据了解,津巴布韦1980年独立时在南部非洲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不仅工业门类齐全,农业更是强项,一贯有非洲“面包篮子”的美誉。可是好景不长,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津巴布韦经济一蹶不振,10年间经济总量缩水一半,老百姓生活坠入水深火热之中。2009年,津元的“休克式”退市造成城市工薪阶层多年积蓄一夜打了水漂,农村人更是赚不到美元,有些地方甚至倒退至“以物换物”的前商品经济时代。4 z9 q3 l" P6 K9 E( N# U
) I& F" K5 R( N1 t. a! k2 I) g, s
据统计,2000年至2009年,津央行发行过约70种面值的货币,只有万亿面值的纸币有收藏价值,在收藏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老百姓手中的大多数津元纸币只能按很低的汇价换成美元,或者依旧是一叠废纸。
! |. e o" U* `7 b2 _9 k0 d$ ?: P8 H; J6 w
中国无条件托底或使人民币面临沉重负担
# y2 L5 G$ M) ~
* b. M% f9 P _2015年6月,南非与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直接支付大约1/3采用了人民币为支付货币,去年同期的比例为11%。南非地区人民币使用量的增加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例证。人民币正迅速被应用到全球金融系统中。" {. O9 u0 p* x) }3 s1 L
' J* F& o# F5 G2 B( N3 [
然而,如果中国无条件对津货币体系托底,将面临长期沉重负担。& q' Q _0 U) i: X7 }0 h5 h
+ H; s# m1 _7 W1 Y( P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奇渊分析称,中国如果向津提供一次性充足的人民币流动性,成本固然有限,但是,如果津巴布韦无法解决目前的产能瓶颈、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严重依赖于外债的赤字财政,那么在津人民币的流通就存在巨大的外部漏出窟窿。; F# ]% C& z& W& B* `! Z: V. n
6 D8 g" s' q4 t1 t Y$ {
徐奇渊表示,按目前状况,如果津的对外贸易全部使用人民币结算,则津每年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漏出的外汇将达20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考虑外债偿还,则情况更为严重。津采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也就意味着中国对津的金融体系要进行托底、维稳,那每年的货币漏出就会成为中国的沉重负担。5 _7 U4 m8 i4 b' s
. h* e# T$ m; ]% v$ i. v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完全不可能接受津方的提议。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可以考虑帮助津建立起人民币主导的货币体系。
: J0 a9 Q/ o$ g! Y: m& {1 W
2 d5 X, z) b2 ]- W3 W3 y# t徐奇渊认为,津巴布韦应整肃财政纪律,减少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依赖,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和外债规模。津巴布韦尽快采取改革措施,整治、改善营商环境,吸引FDI投资,通过这一渠道在中短期积累外汇,在中长期形成有效产能。; v+ F0 W9 s, J( A
) ?9 I! r1 T3 c2 N同时,津巴布韦需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形成有优势、大规模的出口产业链,为国际收支实现平衡制定实施步骤和具体时间目标。! q$ A5 E7 u# {' s `7 r
/ i! c' {5 r5 {.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