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知名汉学家孔杰荣6月17日在美众议院对外事务委员会亚洲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关于“中国的未来”听证会前的证辞,最近翻译成中文刊载在FT中文网。在这篇《如何评估中国崛起的战略影响》证词中,孔杰荣谈了他多年对中国内政外交观察所得的印象和看法,其中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深思。' m9 [: ?+ X/ _. c" ]
! i0 S$ I8 I+ l! r5 m( H
孔杰荣和中国的渊源颇深,他曾做过美国亚美研究所主任、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后又在纽约大学法学院任教,多年来致力于中美之间在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协助中国当代的法律改革,培养大量专长于中国法的海外学者和律师等,对中国现代法律的发展与完善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当然,孔杰荣的一些做法也在中国有过争议,这样一位人物对中国的观察注定有他独特的一面。8 ?) f7 n# ?5 ]6 u: e) @
$ R- I+ ?2 A2 K( L, B) o
毋庸讳言,孔杰荣在众院的证辞,是站在他服务的那个国家的立场上的,所以他的一些观点带有明显的美国政治偏见,如关于南海问题。但公允地说,他也力图保持客观,如他开宗明义指出,对那些极度悲观或极度乐观的关于中国未来走向的预言并不赞同,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没有多大可能会步苏联后尘,自然他也不认同中国正在变得愈发强大并将统治世界的观点。* y. }/ w7 O* v9 g0 a
1 E$ k% y$ f! b+ |6 {/ u7 V0 y如果孔杰荣仅停留于此,他这篇证辞就意义不大。关键是,孔杰荣以他对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观察,指出中国眼看问题不断累积,却未能发展出一套有效处理问题的政治体制,他认为这将妨碍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资源的配置,而且这一负面效应或许很快在中国国内和海外都会体现得越发明显。& M6 _$ k; q- y1 J0 s, m: y! @$ ^
" Q) y v7 X6 E在孔杰荣所提到的问题中,包括令人惊愕的环境污染、大规模的贪污腐败、劳工关系的紧张动荡、不公正的土地转让、不断拉大的收入不均、独断恣意的官僚系统、民族关系的紧张、引发众怒的社会歧视、以及对社会的控制等,这些问题有些是生活于其中的我们能够感知的,并不新鲜。孔杰荣的敏锐之处是,他强调由这些问题激化的不满情绪,随时有可能被如今存在问题的中国经济或一次预料中的股市崩盘而引燃。
3 e& D* D9 E X% A" u1 O* W2 e7 G
$ @8 G/ W/ ~9 G: f: x: V3 l6 A+ n仿佛不幸而言中,尽管孔杰荣做证时,中国股市已显露出初步疲态,但在半个月后的今天,已发展成一场股灾,而这场股灾又在向大宗商品和汇市蔓延。可从这段时间监管当局的救市来看,就像孔杰荣指出的,我们还未能发展出一套有效的应对危机的制度体系和处理方式。而这在当下是最最紧要的。5 L6 k2 u+ ]" b/ v: B$ a
; I! h0 |9 [6 o7 |. M事实上,此次股灾和监管当局的救市表现,暴露出诸多令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是股民不论在股市的疯狂上涨,还是恐怖下跌中,非理性的投机心理太重,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能力;二是监管当局初期对危机的漠视,导致判断失准;三是救市缺乏协调,章法紊乱,进退失据,把一手好牌打坏了;四是政府已很难做到用行政手段强迫民众和自己拧成一股绳;五是可能存在一股利用制度漏洞发国难财的特殊利益者。
, S4 w# ~! c/ R% p2 B4 s7 R. O9 W# E% F- D0 c
以中国经济规模之大,以及同世界联系之密切来说,假如发生金融危机,并进而由金融危机波及社会,虽然可能会把世界也拖入一场危机,如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然而,首先受害的还是中国自己,尤其是包括中产阶层和底层民众在内的大众。届时将会应了那句俗语,辛辛苦苦多少年,一觉醒来,发现回到解放前。从这次股灾来看,这并非危言耸听。
( I! U5 N4 n q7 i
S# X w2 r$ t' E: |( y2 v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建设20多年后,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和社会动员模式,要全面掌控社会的已很难,这是今天中国面临的现实,也是此次救市乏力的原因。
/ M* Q; I) z$ F% x% T2 J+ y
" A4 j1 H+ p4 c. }4 _8 r2 o- k. j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在这个节点,抛开那些意识形态的政治偏见,听听孔杰荣的忠告还是有意义的,尽管他的出发点和我们不一样& G& E# a9 X8 ]) U0 G
" r2 y, H( a# g! i- h' J&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