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取消存贷比,将释放约7万亿信贷资金。
( l& U, _/ r" e0 H+ e O( j/ J$ G, S$ T$ p' c5 e' ?; r
过去,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但是存贷比仍然制约银行信贷,结果是银行体系内资金充裕,但就是无法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4 r- F, D. n) N% O# ~* \) U3 y
1 T4 f1 m2 R- k& V- k/ a* u" c A 举个例子:
1 o0 x# v) P L& ]: I; y* f$ {) @. P3 q* g
存款准备金率是18%,但存贷比是75%,根据存款准备金率100元理论上最大放贷82元,但是根据存贷比,100元理论上最大放贷为75元。所以呢,如果不取消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作用就被严重制约了。
$ Q+ H2 @% S" _( s
; h/ c7 K/ T5 Q2 Y: N 时光追溯到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挽救中国经济,彼时中央政府决定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保持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势头。$ e: o/ |, Z: w+ m7 }4 \: `1 r
1 h3 A" M, t* S3 w$ v0 P& K 其实呢,这4万亿里面,本身没有包括商品房的投资,但并不是说这4万亿对房地产市场没产生影响。恰恰相反,4万亿的出台,直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高涨。
5 h7 Y9 n9 E; Y
* c. a8 K# Y: G* w" A) X 那么,房地产行业已今非昔比,这一轮更凶猛的7万亿来了,又会推动房价暴涨吗?
8 V% ?6 t1 c( X. o3 P0 J. v3 Z; P& _
4万亿让房价暴涨/ s9 p Q) e' u$ {# r4 B
( M o4 ~; h9 U4 g
4万亿本身是政府主导消费、刺激经济活动的措施,但消费是要用钱的,钱从哪里来?无非就是发债或是印钱,发债不会制造通胀预期,但会造成利率上涨,既不利于企业融资,也会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所以,印钱是唯一的选择。7 ?9 p% l# H; g' r! o
% D! v" H; ?' l) C8 y
根据央行2009年1月的计划,全年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17%,实际上2009年全年M2同比增长了27.7%。印出来这么多钱,怎么花呢?答案是:银行信贷。看看央行的数据:人民币贷款年末余额为40.0万亿元,同比增长31.7%。2009年一年,银行信贷增长接近10万亿。那这10万亿是谁给借走了?就是房地产开发商。& L; {$ r; z; J: q- M1 j1 f
, q: d- i/ {* L6 B
以龙头房企万科为例:: B2 F( }* M7 d/ O
2 @2 D' K& ?/ n/ F" e3 v D
2009年一年,万科就从银行借出长期贷款80亿元,把在建工程的规模增加了两倍。如果不是信贷宽松,放在其他时候,钱可是不那么容易借到的。
4 E2 D- u& i% T& O B) `6 h) B5 z2 @, |5 B! s
除了银行信贷之外,4万亿计划还通过土地成本这个因素,对房价施加了影响。当年政府投入4万亿,带动了地方融资平台的投入,大部分都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产生的价值,直接转化为土地的增值,钢铁、水泥等等重工的投资,大多也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也间接地转移到基础建设和土地之上。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土地价格暴涨就顺理成章了。. I2 K/ q) S0 V$ e
; J( n$ V( z7 D4 B' J1 l. r 水涨船高,地价的上涨传导到房地产开发,房价飞飙也就是顺水推舟之事。1 e9 O ]* g8 B7 o6 r* u
! E7 t( X! y. F _8 m$ z- L( A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当时4万亿的刺激,因为没有限制流向,直接间接甚至超过30%的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也对房地产形成了刺激。
8 m% b# n& c8 D3 q5 L& c( h9 j+ R+ h4 I6 v3 S4 Y% ^
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出,那几年里房价的飞涨多么恐怖:. H! {. y c8 P6 }5 N
+ Z- \: f# O3 Q4 Y# M) W+ K$ z
* A9 v( W7 v: g, H
: ^7 ?, g+ w, x( t" A
图片注释:2008~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幅
7 a# d$ b |! }0 Z
% [1 }& B# [& {* @' e8 H- Y8 x/ X7 L5 n% @
7万亿会不会让房价翻番?
! M4 q- o. x, V* O# b5 c
- K) |+ ^: j% U历史会重演吗?
9 ]+ J3 E U! S
+ C' d6 X* q8 N# q 近日,喜投网董事长黄生撰文称,除了降息,原本期待中的“中国式QE”并没有到来,央行声明说中国完全没必要QE,这给很多人浇了一盆冷水,但是,一件大事悄悄发生了,这是中国银行业的重大改变,那就是75%的银行存贷比废除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7 c( c6 J5 c9 o$ `- h2 M7 y; {: a
" C, F9 v. @$ v* w2 Z/ e5 z 黄生的文章称,这不是央行直接印刷钞票,而是让已经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资金再次衍生,进入经济领域。因为这些货币是之前的经济活动产生和带来的,因此不是基础货币,背后有财富的对应,这比央行直接印钞高明得多,也是合理合法的。“来了七万亿,这比降息的效果还大,比中国式QE的效果还大,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是大利好!”( I; a5 O* K/ m
( p8 O% H# j% ^# l
要照这个逻辑,目前的刺激比2008年要大将近一倍,难道房价要翻番?* ?3 B8 p+ H4 E
! n8 R) e9 q: F$ z$ A" \' r 陈晟说,目前存贷比的一些变化,肯定是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针对房地产的流向还是会有所限制。非要说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可能会间接对产业地产,以及与实体相关联的地产,会有所支撑。对整体楼市有无提升,还要观察这些资金的流向。
: Y" R) r! Q. Z8 O- a8 B6 R0 t* ^+ `+ [, Q9 y2 R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回忆说,2013年6月,中国突然出现“钱荒”,隔夜拆借利率飙升,引发银行业地震。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的流动性紧张,这背后则是很多银行做了表外业务。本来银行所有的业务都是表内的,但是表内业务是受存贷比限制的,多出来的钱,就做了表外非标准业务,说白了,就是拆借给其他银行。所以说,这次的“7万亿”和以前的“4万亿”印钞票是两码事。
8 O, V: `# Q) c% t5 F# w0 i% `8 I4 j; w9 ~ G) z2 N* N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奇霖认为,存贷比考核的修正,是因为外汇占款减少,银行存款来源不足。过去实体融资需求旺盛的时候,逼着银行搞非标出表,加大了融资成本。从负债端来讲是因为银行的负债渠道多元化,守着存贷比考核会影响银行自身的贷款投放。- k; g3 z( B2 r) e Q
! A0 f6 f @. C0 B& E% |- I1 G
4万亿是政府大搞基建,银行放水配合。但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不足,政府大搞基建也没有08年时的条件,因此,放松存贷比,信用派生也不一定能出来。房价更多受制于人口、库存这两大因素,刚需下降,改善型需求不足才是问题,和存贷比没什么关系。' J2 G; Z. |- c5 o
9 P. V7 C5 X. M- W# z8 w 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认为,降低存贷比看起来能让银行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另外一方面是让地方财政的债券可以在银行做抵押,当然要放出一些流动性资金,让银行有钱放出来给地方财政,这是一个组合拳,“房价还是一线城市可能会上涨,二线城市分化,三四线城市还是销售困难。”3 {6 q7 {: F" j9 T0 ~5 t0 v3 F: R
" x6 G2 B7 Q" @, r6 W- u/ N& g6 M%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