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美国《国家利益》 4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为期8天的访美行程,强化日美防卫合作、TPP谈判、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都是安倍赴美商谈的重要议题。安倍此行还会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以显示日美间的亲密关系。但有文章评论称,华盛顿最后可能面对一个与中国、韩国或许还有其他邻国为敌、但继续依靠美国来实现野心的更强势的盟友。
9 E& l9 I1 R# P% o$ }- ?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4月26日刊登题为《日本困境:亚洲的下一个地缘政治噩梦?》一文。作者为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特德·盖伦·卡彭特。文章称,由于美国官员日益担心中国在东亚不断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此他们指望日本发挥更有力的安全作用。, h* G" V! w* M# K/ ]
9 _# e* \; _4 F" a7 L2 F$ I
文章称,这是美国态度的重大转变。20多年前,美国驻冲绳海军陆战队指挥官亨利·斯塔克波尔上将认为,美国是“瓶塞”,能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并消除日本军国主义复苏会蔓延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担忧。斯塔克波尔可能不带有任何外交意图,但他的观点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决策者对日本在安全领域发挥正常国家作用的警惕。
2 p* L4 W4 I( |% E& |$ D& Y" p
. l' t; D* V, ?2 v2 Q 这种态度不再那么明显。在小布什政府期间,美国敦促日本承担更多安全责任。美国领导人希望把保卫日本领土为重点的美日双边同盟转变为一种地区危机处理联盟,能够应对没有直接涉及日本国土安全的威胁。奥巴马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
2 d. H: C$ }) M! _- e
1 p" m8 Q5 g W( B* k 文章称,考虑到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经济和军事大国,美国欢迎日本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有效盟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美国官员而言,重要的是不要错误解读东京角色变化的范围和本质。尽管日本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日本政府仍坚持一条自己设定的长期规定,即国防开支不超过其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一限制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据大多数独立预测)日本的军事开支将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日本自卫队是强有力的现代化部队,但中国与日本军事能力的差距很可能会拉大,而不是缩小。东京在安全领域的野心似乎大于它实现野心的能力。0 A. _3 J3 ^0 r- y4 b1 I. y7 ?
: c) L* N9 d0 h* A* J: u, X5 K+ Q F9 ^4 Z" Y
$ \/ h' {( p/ @ T7 V0 D7 m s4 D2 I4 Z$ H" J0 m/ a
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 D6 ]9 v, W0 `. N6 t: g0 ]6 ?
7 d9 ?6 b; }$ F# I; N, v, M5 R
此外,文章称,安倍政府的一些行为可能让美国感到担忧。在两个有争议的领土问题上,东京采取了不妥协的立场(如果算不上好战立场的话)。一个是日本与韩国的独岛(日本称竹岛)争端。另一个是与中国围绕钓鱼岛的更激烈的分歧。日本还出版了坚持日本对这些领土历史和法律主张的教科书,以特别强硬的方式加剧了不满情绪。首尔和北京都对用教科书处理领土争端和其他问题的方式表示强烈抗议。
: R& s+ `/ S6 k$ ^3 s$ g7 @! ^; t$ H: m3 m4 d
4月早些时候,安倍再次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激怒了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人民。4月23日,3名内阁成员以个人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
: I3 F7 Z" B' f- Q5 b! b$ K7 \, Q
这些象征性的姿态激起了亚洲人民的愤怒,他们认为日本领导人从未像德国那样对二战暴行无条件承担责任。安倍还加深了这种挥之不去的愤恨情绪,因为他未能重申其前任就日本帝国在20世纪前半叶行为的谨慎道歉。安倍最近的行为与他之前发表的暗示日本在二战中不是侵略者的轻率言论相一致。他的一些言论甚至让往往持支持态度的美国官员也感到惊愕。 F* k7 h3 H5 W+ `: \* n- d% d
/ l+ @8 M2 T2 f5 c+ l3 c5 _
文章称,这些情况带来了棘手的地缘政治局面。一个因素是安倍恶化关系的行为,包括他不愿为日本的历史行为赔罪,这一立场疏远了邻国。与第一个因素有关的第二个因素是日本在各个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大胆,包括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领土争端。最后一个因素是东京仍不愿冒引发不利国内政治反应的风险,不愿靠增税来支撑实现其扩大的外交政策目标所必需的军事开支。
) G: a3 s' O0 X1 D' t. Q2 m0 w6 _& P3 ?1 w+ @
文章认为,因此,华盛顿最后可能面对一个与中国、韩国或许还有其他邻国为敌、但继续依靠美国来实现野心的更强势的盟友。这种局面不只会带来少量风险,尤其是考虑到东京的一些目标未必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尽管美国领导人希望看到日本在安全领域成为更重要的大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转变并非是纯粹的幸事。美国决策者至少应谨慎看待双边关系的新阶段。在安倍对华盛顿访问期间,奥巴马总统应与他就这些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对话。对于联盟关系的不可或缺性,双方需要的是坦率,而不是又一轮相互奉承
3 D2 f a6 w R+ M% E! y9 x& Y4 i$ ]& A4 K%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