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决策层的高度警觉 四大隐忧惊人

[复制链接]
琼琼琼 发表于 2015-4-26 0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多维新闻 2 g# U2 }9 z  s
  美国学者布朗曾两次提出“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曾经一度引发中国决策层的高度警觉。近日,央视报道辽宁、吉林两省有粮库以陈粮顶新粮,恶意套取价差补贴等弊病,再次引发中共高层对粮食安全的警觉,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此事性质恶劣,要求进行彻查、依法问责,切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主管农业的国务院总理汪洋也开始着手因对粮食安全的危机。
; d9 B3 a$ L: h# a5 i+ j4 L2 Y# E- O4 V0 V0 O- x
  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领导人希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连年丰收实现“十一连增”,或许能够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但在繁华的丰收背后,粮食储存的猫腻、部分粮食对进口的严重依赖、粮食消费结构的趋向不平衡、粮食生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显示中国的粮食安全却也存在诸多隐忧。
: f# ?" z$ o; n6 d$ l, G0 s  Y' v, b
  粮食产量自给无忧?
1 ?. ~" j1 N6 Q7 j3 E
: ]. `% k9 ]7 @0 R* f. v+ x! g   粮食产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首重,被中共高层比喻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定盘星”。但近年来中国的粮食是否自给无忧,也是疑问。2015年3月6日,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说,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不断趋好,不仅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量实现新高,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450千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 b& ^4 X$ f& [: o, W

- F; F$ R8 y/ n& Y3 V8 _% b2 R* ]   据中国官方智囊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2015年预计中国粮食产量61,000万吨,增长0.5%。考量中国粮食安全最主要的指标三大主粮自给率,2014年达到98.4%。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口粮自给”是安全的。
& Z+ }% ~/ U- B# F( o  }( m# @
) R* ]! a: {* g( F3 O: J   但是,公开数据也显示,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2014年中国进口了7,500万吨大豆,大豆的自给率只占15.6%。中国进口大豆的份额超过世界大豆总出口的60%。如果将大豆计算在内,中国的主要粮食(三大主粮+大豆)自给率已经降到了只有86.3%,总体粮食自给率已经降到了87.9%。如果考虑这个因素,中国粮食安全并非如余欣荣所说的那么乐观。
7 ?7 B& j) m+ d8 m
" p8 |( [$ U* R# _$ B7 x   此外,现实中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只有谷物单位面积产量的1/3,如果中国进口粮食换算成耕地,相当于进口了中国耕地面积38.4%产量的粮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粮食的耕地自给率只有72%左右。不仅大豆的进口不仅显示了中国粮食的耕地自给率不高的现实,更有网友披露,中国官方或虚报了粮食产量。该网友在中国有显著舆论影响力的天涯论坛表示,近年来大豆的进口不断增加,抵消了一部分主粮消费,掩盖了近些年粮食总产量特别是主粮作物产量日渐降低这个现象。
1 n7 f: e# l8 Z3 J6 ^, Q$ |0 I+ |# {6 o
  该网友按照1998年人均主粮消耗量410公斤这个较高的基数计算,统计得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0,200万吨中国粮食总产量含有6,500万吨的水分,虽然这不排除,1998年到2013年期间人均主粮消耗的增长,可即便以2013年中国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人均粮食消费量430公斤的数据计算,2013年中国生产的粮食总量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粮食总产量还是有3,778万吨的缺漏。
4 w2 y6 p$ C8 g) s# I8 p/ k1 Q1 [& v
  另一方面,虽然实现了““十一连增””,但近年来,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幅明显下降,2004年到2014年的粮食总产量增幅是0.29%,2009年到2014年的粮食总产量增幅降到0.14%,且近几年来,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点也呈下降趋势,2011年尚有4.34%的增长点,但2014年已降到不到1%的增长点,可见中国粮食总产量虽有基数的稳增,但增幅潜力并不大。5 s; S+ `: W8 y5 F6 k) d

; U4 U8 P  S4 }' N  S# H& N  储备安全是最大威胁  [4 Z+ d1 K. R+ z( s

% X5 c" E% k& x- c; t4 S   “十一连增”的光环之下,中国的粮食库存也持续增加,代价则是比国际市场高得多的收购价格。在持续的托市政策激励下,中国三大主粮出现阶段性过剩,以玉米最为突出。2013/2014年度,市场机构就称玉米临储收购创下“天量库存”。而截至3月31日,2014/2015年度的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达7,61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96万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近日表示:“全世界最庞大的库存已经建立起来了”。
* g+ D) q6 ]2 n& `3 Q8 A2 ~9 I6 @+ ?/ c) G5 ?  T
  但是,粮食储备系统的腐败,也是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隐患。前不久,中国中央电视台披露了中国东北中储粮仓库官员以折扣价格购买陈粮或低质粮食,在填写相关文件时却显示是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新粮的黑幕,引发舆论哗然,中国的粮食储备安全问题进一步引起公众担忧。报道中曝光的粮食已发芽、变色甚至发霉。报道称,“通过这样的操纵,质量难以保证。”而政府组织的粮食和棉花拍卖经常流拍,更加剧了外界对存储粮质量的猜疑,它们的质量或许真的已差到无法商用的地步。0 O/ J5 H$ ]( X( Z; a* n' K; ?

0 L% ?0 O2 U  o/ ]: }   另外,近年来,*大米、勾兑油、增白面等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一次次地引起公众恐慌。此外,关于转基因粮食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在争论中。在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同时,对于质量的监管更应该加强。只有数量保障的粮食安全,显然是不完整的,也谈不上真正的粮食安全。* l) a: R, E4 M# a# n

1 i$ X- q" E" w2 K& j9 c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中国有可观的粮食储备,但据中国新华社2014年10月20日报道,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日前表示,中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据有关专家估算,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2000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6 o, M& T1 T7 r; K6 M
% o& X; N4 |9 y) F* y8 H/ o
  消费结构不均衡的危机' R+ u1 h; `  U7 t2 v1 n/ G; ?
4 h4 ~8 ^9 e* s
  除上述两大隐忧外,粮食消费结构不均衡同样威胁粮食安全。虽然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在增加,但中国的粮食人均消费量也增加迅速。而粮食人均消费量不断增加,主要是中国对饲料粮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L, ~. P4 s8 v6 N6 O# y1 ]7 f

* R* R3 [: s( V5 |# d5 i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增长,国民膳食结构的多样化使居民对口粮的消费量逐年减少,但对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成倍增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食物平衡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肉类拥有量已经从1978年的10.3公斤增长到了2011年的55.6公斤。
( }! G% N0 X8 y: |3 ?2 k2 ]7 ]/ k% J' k1 N& A) \
  尽管中国肉类统计数据存在许多争议,但是肉类消费的长期增长趋势是毫无疑义的。据中国媒体财新网报道,国家统计局的生产数据显示,2010年人均拥有的猪肉消费量约为38公斤,而国家统计局的住户调查统计显示,人均消费不足20公斤;大概一半的猪肉统计不见了。生产的虚报应该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 Z" M  @- Y# R& @, R, Q8 h
1 J9 `* {3 c. {+ Q7 y0 u! I4 u   动物性食品的产出严重依赖于饲料粮的投入,这就意味着饲料用粮将成为粮食消费增量中的最主要部分。从长期来看,国内主要粮食生产如果不调整供应结构,将越来越难满足对粮食的这一需求,粮食安全面临压力将会剧增。
: ?0 G  j; ]; j' ^9 N* Z: u% R( N
$ k' Z& ~) y, R; i2 K4 t  m5 n( Y   中国政府不仅要面对粮食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向不均衡的挑战,同时人均消费额的不均衡状态也一直威胁着中国的粮食购买安全。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但目前,中国仍然有低于绝对贫困标准的人口近3,000万。此外,还有近6,000万人口没有实现稳定脱贫,遇到天灾人祸,他们极其容易重新返贫。贫困人口的巨大数量将对中国的粮食购买安全提出严峻挑战。
# e9 V/ f) k# S9 T
1 E8 R0 \: U3 @; ^/ E1 {  环境污染是难言之痛. {% Q. J8 h! o2 R0 {" \8 U8 J

+ ~) Q) e' S# \7 k( [" u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重商轻农的政策,促进了一大批工厂的诞生,但同时工厂占地、排污也严重危害了粮食生产安全。前不久,有媒体披露湖南株洲某区因工厂大规模扩建及违规排污,造成当地的水质和土地严重污染,已无法生产可以入口的安全粮食,环境污染致使可耕面积严重缺失。但在中国,这并非个例。另外,过量的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更加令人忧虑。* O/ X; C! V: p4 F' _
. T) B& u9 H. M- N' J
  目前中国化肥的使用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有约100万吨的残杂留在土壤里。农业生产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占到整个国家各种污染物排放的一半左右。这都造成了土地一定程度的污染。
2 F* J( b0 b! L& B$ j
- Q! q2 l; t+ h& l* q   另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传统农业经营户不断衰退。中国不只出现了“民工荒”,还出现了“农民荒”。对此,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十年之后,谁来种地?谁来养活中国?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的事。
9 b5 j9 p+ A5 h$ X- c( a9 c0 n* P+ j  {5 S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之命脉,习近平曾说,总体看,中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但中国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如果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何实现粮食产以供需、粮食消费结构均衡以及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劳动力充足等目标,将是人口大国的执政者必须接受的考验。
+ ]5 m# w9 N/ a, @8 h0 U6 U0 I, ]- s+ U+ J) m. I+ f' a

( K( q0 N( m4 [% O8 ^8 N- X
8 d0 x! v4 @& x4 d% {4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怀化小子 发表于 2015-6-2 18: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0 17:45 , Processed in 0.0307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