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也同样免费
9 p' T N% ?6 N0 W! ~2 U5 Z# N; F
. J7 |" A, }' b. l2 s 不少中国家庭都为昂贵的外国大学学费发愁,如果没有50-100万元的资金准备,恐怕没有人敢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德国大学实行免费的教育制度。德国对外国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公立大学一概免费;私立大学也收取和德国人一样的费用。
+ F1 F5 l7 X( {0 y% X' R
% z+ ~+ s- [+ `/ A, H( P0 U 德国大学的这种“国民待遇”和德国的教育国际化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德国政府鼓励外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希望通过提高外国学生的入学率来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因此,德国政府提供额外的补贴,每招收一名外国留学生,即对大学提供相应的经费。正因为如此,很多德国东部地区的大学纷纷到国外招收留学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由于这一政策,外国留学生在德国大学的平均比例达到10%的水平,有的大学甚至高达15%。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公布的 “2013年外国留学生在德国的学习情况报告”显示,德国大学目前有260多万在校学生,国际学生近26万,人数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约为2.3万人左右,其比例约占在德国留学生的27%,是外国学生中最大的留学生群体。& G: m% L% N! N. K) d6 N8 E
* ?% t* w; d2 ^& m R* `! z
德国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广泛欢迎。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消息,德国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凭借着高质量的学术水平、高含金量的文凭以及受国际承认的教育体系,德国受到了全世界留学生的青睐。
) \: d8 Y5 m. q
/ P: _8 N, B2 N9 o- w# t 公立大学何以免费?
" ^ p" g& u/ G. A5 v6 z
4 m; J2 j3 c0 g 根据德国《基本法》,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国家”。按照权限划分,文化、教育属州级事务,各州有权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惠民程度和体制层级呈反比例的关系:管辖层级越高,惠民的程度越低;相反,管辖层级越低,惠民程度越高。其原理是,最高层面上的政府机构不见得特别注重民众的感受,只有低层级的政府机构才更为贴近民众,更了解民众的需求。联邦政府可能会高高在上,出现脱离民众的现象,而州级政府就相对要好一些。同时,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制定统一的教育政策不见得合理,无法充分满足各地区民众的需求。因此,德国把教育事务下放到州,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州级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把更多的利益让给民众也就顺理成章了。
1 l5 T/ v# d' x3 H) |0 Q( ^( f$ i x' n l$ R
作为一个“社会国家”,政府的职责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推动社会平衡,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尽可能把好处让渡给民众,而不是与民争利,更不能把教育产业化、将学校变为政府的赚钱机器。教育免费的最大理由是,民众是纳税人。既然民众已经纳税了,就不应该再为子女的教育买单,政府的收入应符合“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原则。在德国人看来,政府只不过是税收的管理者而已,所有经费的支出必须合法、透明,并经过严格审计。政府不能成为税收的受惠者,更不能用于个人消费,所以,除了少量的行政开支,德国官员没有“公款吃喝、旅游、学习、用车”等问题。不能私用,因此经费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直接惠及到民生的项目上,教育免费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 u' l; O, o5 I. s4 Z$ g& O: R1 J% q+ v2 V& f' k, y- _
教育对本国民众免费容易理解,那么对外国人免费是否吃亏了呢?从表面上看,德国是吃亏了,因为教育经费必须补贴到每个外国学生的头上。但德国人认为,外国学生为德国大学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带来了活力。固步自封和闭门造车是无法早就高水平大学的,也无法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从长远看,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年轻劳动力不足。外国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德国工作,为德国企业服务,解决德国高水平劳动力的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外国学生回到本国后,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会把德国文化、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德国、理解德国,为德国企业的向外发展和产品的出口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德国政府的免费政策是明智和富有远见的,这比直接提供经费给外国政府要强多了,因为援助对象是外国政府,一旦该国政府倒台,援助就打水漂了。而把好处给了民众,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民众自然会牢记在心并充满感激之情。, L: w9 \+ S- i% x* d4 I. t
. _, D2 {' `4 |1 R4 }# Y& e$ J/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