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本,中国优势明显
k+ d* G; H7 z; Y& V! N5 {! H' m& W" C( k* @9 P
《朝日新闻》称,目前,中国摆出了对外出口高铁的阵势,锁定的目标是非洲、东南亚和东欧等今后有引进高铁需求的新兴市场。中国国内的高铁总长度已为世界第一。低成本和援助策略的成套销售或许将成为日本新干线的劲敌。日本共同社称,尽管中国在2011年发生过动车事故,但过去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大力度赢取海外订单。作为世界上最大和第二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的北车和南车两大集团合并将很有可能提升其对日企的竞争力。% D% P. t% R" F
" l- @3 V$ |7 g& c% t. b+ v. |王梦恕曾经多次乘坐日本新干线。他对记者说,当新干线运行速度很快时,双层车厢的底层震动明显,表明日本的技术还有待改进。而日本在海外推广高铁技术时,最害怕的中国高铁优势主要集中在三点:第一,中国在建设速度上比日本要快很多。中国在土耳其高铁项目的建设速度“有口皆碑”;第二,中国高铁建设团队有一整套的人马,对比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技工等人才缺乏;第三,在造价方面,一般情况下,同一个项目,中国建设高铁的国际报价为每公里0.3亿美元,而日本则为每公里0.5亿美元,差距很大。
A1 X2 c0 ~( T M4 ^8 z' [# I) a7 H7 R2 Q2 `- p0 S
孙章对记者说,日本可以用“低息日元贷款”等方式吸引一些国家,但长久看,这一招对高铁建设国家来说“风险很大”,因为和中国相比,日本高铁无论在技术还是造价,都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国有“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可以以企业作为主体,通过高铁建设,使得国内外经济联动起来,而日本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另外,日本和欧洲侧重客运高铁建设,中国则是客运货运建设并重。3 t% v0 k9 w0 r; m- x& p& u/ G& C
# v; z7 x, o, x* \9 J7 S# b王梦恕还表示,日本高铁技术“出海”已有段历史,过去日本在高铁海外推广上最大的成果就是台湾高铁,而今台湾高铁成为日本一大“败笔”。日本在承建台湾高铁过程中,并没有输出运行技术,导致台湾高铁机车技术和轨道不匹配,近些年来问题频出。
0 t6 z3 _! ]4 Z2 c( j. c( p! {3 g- V* [, J# T
据统计,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铁路机车出口额近25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在铁路市场上中日占据份额旗鼓相当,但有专家指出,其实中日高铁竞争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中国长袖善舞主要承包海外高铁的建设,日本则擅长出口机车。”: p, J+ h. V, v
$ J6 C9 A& Z3 u( u; |4 D7 g中日海外竞争的缩影
8 `7 v5 R' H7 ?- h! v0 C4 w
1 O9 r# M8 M2 x5 P( D6 V1 g日本致力于出口铁路,部分原因在于世界铁路市场正在扩大。据欧洲铁路联盟说,世界铁路市场规模2009年至2011年大约是年均18万亿日元,到2014年至2019年将扩大到年均约23万亿日元。除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在相继建设高铁之外,发达国家也重新认识到了高铁的优势。7 e4 C. Y [) H5 r7 a( Y$ z O- \
9 Q+ s" |& s- U: U5 {. `
更重要的是,日本出口铁路是与中国竞争在海外的影响力。高铁是中日海外竞争的一个缩影。正如《金融时报》所称,泰国的铁路项目不仅反映出泰国亟需现代化长途铁路线,也反映出中日正在东南亚公开争夺经济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中国加快了在东南亚扩大其经济影响力的步伐,日本则寻求维持其在东南亚地区确立已久的经济影响力。日本目前仍是东盟十国的最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同时日本也越来越依赖作为制造基地的东南亚地区。
9 a O- t/ n5 w) v0 D
, h- u# n8 X7 n" N! |4 W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面对中国的海外攻势,有日本专家担心中国掌控东南亚主要铁路网,进而通过人员往来和贸易加强中国与东南亚的联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专家、老挝计划投资部高级顾问铃木基义为此表示:“即使零元中标,也能想办法通过日后的车辆更新及维修服务收回成本。”0 _9 r) Z) v: v, }+ o
1 z& J. {( Y" M# m4 }
日本在拓展海外影响力方面,其谋划由来已久。现在日本首相安倍及其智囊所推动的“战略外交”“俯瞰地球仪外交”,其首要目标就是拓展日本在全球各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而且很大程度上“涉华”“制华”,即包含针对中国、与中国竞争影响力的考虑。安倍“战略外交”一大重要手段是推动大型项目出口和企业资本输出。在2014年访问英国、印度、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时,安倍均全力推动日企参与当地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项目,扩大新干线设备与技术整体出口。
6 g0 m, d, N: v# c; G8 P+ W D4 }8 w6 m( }6 }' K0 ]9 s! S% ]4 J
“日本声称自己有‘俯瞰地球仪的视野’,强调在国际层面上保持一流国家身份,实际上其战略视野却受限于有限的地缘政治范围,日本的‘战略外交’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牵引,以中国为假想竞争对手,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能力和进度予以密切关注、盯防”,社科院日本所学者卢昊对记者说,对于中国而言,国际影响力的拓展往往更有全球视野和广阔心态,而不拘泥于针对一国。如果在执行细节方面能够有所提升,乃至于具备一点“日本式精细”,效果或许会更好。
4 r/ k) b& ]- \: e5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