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南早中文网 今年一月,就在欧洲央行宣布打算推出量宽措施前几天,我在日内瓦出席了一个研讨会。与会者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当时我们讨论的问题,就跟2012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突破性经济改革措施之前所讨论过的差不多。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对于非常规货币措施能够带来什么转变,很多人其实都不太了解。
1 I0 H( V- r4 M8 I) r9 J) t/ {8 T% b4 t 事实上,在这次研讨会上,来自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的经济学家和记者,都对货币政策抱持轻视态度。他们部份人说:“货币政策的效用有限,在低息环境之下尤其如此。”6 K2 @9 g; ~' L" q0 g
) g$ }, d& C0 U! w. x 日本推行的量宽措施目前已经取得成效,所以他们对此发表的言论,令人颇感意外。这清楚说明:对于所谓“安倍经济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欧洲许多经济学家和记者都不太了解。7 B5 V$ `( O+ q& T% {
; Q. N" g0 g- e
2001年,日本央行想方设法避免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将目标短期利率降至近乎零水平,之后改为公开市场操作(具体来说,即购入长期国债、增加央行存款准备金),以增加货币供应、推低长期利率。
' s9 G0 x: k# J: y
) D* U3 {' J& N' X; z8 c- _! _ 然而,当时日本央行试图推行量宽,但力度不足之余,也为时过晚。结果,日本经济并没有复苏。时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得悉日本量宽失败后,公开表示:日本应该推出更进取的货币政策。' i9 Q) J0 q- i( m
. [. l/ q" N$ C2 @' T6 M
2008年,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触发全球金融危机。当时伯南克为美联储主席。他按照自己的建议大胆推出量宽措施,拯救危在旦夕的美国经济。
: ~: B" o; H8 t; y+ v' L* M- _. I
2 ~) W) C; p$ K: j 相反,当时对于应否大幅增加货币供应,日本仍然犹疑不决,结果日圆兑美元汇率上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持续放缓。 2009年,尽管日本财政制度稳健,但该国经济表现却低于潜力水平8%。简单来说,日本经济受到的打击远比美国大得多。6 ~* T* @& i4 z. b
7 k& n' c' J1 w2 l: ` 当时少数经济学家(包括本人在内)发现这个问题后,极力指出宽松货币政策对抑制通缩和货币急升值都很重要,但我们??的意见一直不被接纳。9 I+ y4 b+ ^2 N9 [ x- l
) Z( L: ~0 G: f7 y
但安倍终于改变了这个局面。他以货币政策为其主要政纲,2012年12月再次出任日本首相。不久后,他便推出量宽措施。措施随即发挥作用:日圆贬值、出口增加、股市急升。衰退了接近20年的日本经济,终于再次活跃起来。这实在有赖于安倍经济学。
1 K- B5 [; S' X3 ?* C7 `; g% `! `( e% r% A Z+ I* @' C0 f6 \
凡事当然并非一帆风顺。日本政府上调消费税3个百分点后,就窒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而日本要实现长期高速经济增长,仍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量宽措施的成效已经显而易见。
& V, k2 D6 x4 }$ ?) `9 Z2 o; {: P/ M" ]5 s% q0 B
现在应到欧洲受惠于货币政策的时候。不过,若货币政策要行之有效,欧洲央行的有关措施必须强而有力,并要得到广泛支持。
2 p b- @9 [" R+ W- L
, w# e" i1 x, Z" E; z/ h( r7 t: z 人们可能认为,随着量宽政策在美日取得成功,有关政策应该容易取得广泛支持。但实情是,不少政策制定者仍然认为,货币政策实际效用很少。 R& }- t6 r- b. W9 o
/ i. X( H5 N$ i' ~# P! D: { 正如经济学家克莉丝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和戴卫.罗默(David Romer)所言,若认为货币政策并不重要,不仅是“美联储经济史上最危险的想法”,对任何经济体也都很危险。目前欧洲面对的风险已经很高,没有必要再让风险增加。
& a @) e8 T1 Y9 R: t4 T! I, j- j' }/ e! E }2 N9 p
(作者滨田宏一(Koichi Hamada)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特别经济顾问,同时也是美国耶鲁大学、东京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
7 M7 \+ u( f8 c p2 ]2 p5 s/ y& f
( V; q" t; ]! Y0 X6 Z)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