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金融时报:中国将步美国后尘 成为债瘾受害者

[复制链接]
左肩上的天使 发表于 2015-2-26 10: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产负债表很重要——这是席卷世界经济的一场又一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最大教训。随着信贷以自我实现的乐观/悲观周期起起伏伏,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会影响经济体的表现。世界经济已变得对信贷上瘾。中国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T( d/ s) p. T! }
  如果我们考虑当今世界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就会面对四个问题。首先,是什么决定了脆弱性?其次,眼下脆弱性在哪里显现?第三,各国正在如何应对老债务危机的后遗症?最后,世界经济能够应对新的脆弱性吗?% T; [& W1 K( O. T3 h

* g( x3 {9 n: t' r$ S8 \
2 i! S+ n$ |: c5 N5 X
- h# U6 q2 R9 J  t% p1 R0 A4 v5 e* S4 Z, X) @0 p
  首先来讲脆弱性的来源。在具备自由化金融业的经济体,导致灾难的因素在更多情况下是私人部门(而非公共部门)的轻率。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扩大的抵押贷款,推动着许多信贷繁荣。危机爆发后,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状况通常会恶化。不承认私人部门过分行为与公共借款之间的这种联系,乃是故意视而不见。$ `) T$ q. b7 I; l
* L: F8 }% _- R- d  W, W
  麦肯锡(McKinsey)在一份有关债务和去杠杆化的最新报告中指出,2000年至2007年间,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和葡萄牙的家庭债务占收入比例上升了三分之一或更多。所有这些国家随后都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确,其它许多危机爆发之前也曾出现私人部门信贷的大幅增加:1982年的智利是展示这种联系的一个重要例子。
6 m4 C9 E+ Z; G  c) _7 H
1 j) a: |7 `0 o! }' L.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鲁吉·夏尔马(Ruchir Sharma)提出,30场最具爆炸性的信贷扩张都导致了经济放缓,往往还引发危机。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的快速变化,比信贷的绝对水平更重要。这部分是因为某些社会能够对付相对较多的债务;部分是因为井喷式增长的放贷可能伴随着放贷标准的突然崩溃。" a. o( ~/ O4 e/ i1 K! h9 u, N" \

1 k; {+ J% R5 Y" l* ?  因此,在寻找新的脆弱性时,我们需要寻找经历了私人部门债务大幅上升的经济体。中国在这方面一马当先,2007年至2014年间企业和家庭债务与GDP之比上升了70个百分点。如果加上金融业的债务,则私人部门总负债程度上升了111个百分点。若包括政府债务,负债程度上升了124个百分点。
3 h: F+ j; u" `6 Q
( d8 @% X. U! G  中国庞大的信贷繁荣有几个令人不安的特点。大部分债务增加集中在房地产行业;麦肯锡数据显示,“影子银行”——即正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外的放贷——占未偿债务的30%;相当大一部分借款由地方政府的表外工具承担;最重要的是,债务激增并没有带来趋势增长率的相应上升,而是相反。
3 K9 U5 T# B+ m) k: K; F
/ t+ s/ S+ e6 _6 K" l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能会经历一场失控的金融危机。相反,中国政府拥有遏制一场危机所需的全部工具。然而这确实意味着,一个需求增长引擎将要被关掉。随着经济放缓,许多投资计划将不得不被重新考虑。这可能会从房地产行业开始,但不会止于该行业。在投资占GDP近50%的中国经济,需求(乃至产出)的下滑可能比预期严重得多。5 ]% E) L) c; t- `
% i$ _5 [  D+ M# c; M1 m
  现在来考虑自2007年以来遭遇了重大危机的国家的状况。麦肯锡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整体上出现了“去杠杆化”。然而,某些国家的非金融私营部门出现了去杠杆化,特别是在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美国的金融业也已大幅去杠杆化,西班牙和英国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在所有这些国家,政府债务的增加远远大于私人部门总债务的下降。其结果是,在麦肯锡研究的所有高收入经济体中,近年总债务相对于GDP都出现上升,只有以色列例外。在不少高收入经济体,就连私人部门债务也在继续上升:加拿大和法国就是两个值得注意的例子。
* M( K' E3 p! p/ J5 b$ G! Q4 `% _0 c2 q7 H2 \4 b- \
  危机过后,用公共借款来替代私人部门借款是有道理的。在多数情况下,公共部门作为一个近乎永恒的借款人,信用可靠度远远高于那些已经举债过度的借款人。然而,这个过程肯定是存在某种限制的。1 ?# q. a" s+ H; o9 @
- `' O* d  l* v( R1 b
  此外,在过去,在危机过后紧接着扩大公共部门债务的国家,随后能够通过出口产生无债务的经济增长。然而,在这么多国家苦苦应对过多债务的当今世界,这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在许多国家,混合使用金融抑制、货币化、通胀和债务重组现在似乎是没有悬念的事情。经济体增长越快,这种结果就越不可能出现。鉴于日本的人口结构和高债务,该国的任务特别具有挑战性。
' l, i2 H5 @3 V' p+ P4 {
5 c0 O7 x. }$ Q3 \# A  然而,这是比较远期的课题。更直接的问题是,如果世界终于没有了能够(或者愿意)运行资产价格助燃的庞大信贷繁荣的国家,那会发生什么?一种可能的后果是,全球经济增长将比许多人现在期待的水平低得多。另一个后果是上周讨论过的,那就是刚刚摆脱信贷泡沫后遗症的经济体,将被新的信贷泡沫所吸引。就此而言,美国和英国跃入脑海。这肯定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 R1 a0 B: e$ P+ m

) {9 `7 w  k! |+ M  世界迫切需要新方法来管理经济,这些方法在支持需求的同时,不催生负债的失控上升。如果说这种苦恼正在影响中国,那么它会降临所有大型经济体。随着债务继续上升,这种苦恼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在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世界经济依赖于形成脆弱的资产负债表。更好的选择是可以想象的。但它们没有被选择。没有它们,人们只能预期危机到来- h  C  z) r8 K' i5 W3 b0 ?
% T- D# p" L6 r6 B; }! z!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客 发表于 2015-3-18 05: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26 16:28 , Processed in 0.0314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