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纽约时报 随着美国和中国军队之间的交流增加,五角大楼之外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美国专家所做的报告也在增多——这些报告的相关研究都是公开可查的。6 N2 e% i1 m! o# K( ^3 f/ y
本月,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发表了一份关于解放军弱点的长篇报告。文中关注的是人员方面,而非武器装备。1 a5 `0 }, Q, F* f; D
; x9 Y9 I7 P) g. n, g0 D/ }) x
该研究中的许多内容是基于中国军事媒体的公开材料。现在,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的卜思高(Dennis J. Blasko)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军队表现欠佳的文章,而他的结论也借鉴了军事媒体透露的信息。8 _% ]9 v) E p1 v
( F/ T7 e- ^. O# R0 F6 f+ ~ }
在军事博客“战争困境”(War on the Rocks)上发表的《中国打不了现代战争的十个理由》(Ten Reasons Why China Will Have Trouble Fighting a Modern War)中,卜思高指出,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过于陈旧,从事通讯和运输等非军事任务的军事人员太多,而受过联合指挥作战训练的军官太少。
, ?/ q. a5 t* _" S7 c& u& I
# O) u0 y6 H: Z) {7 j7 W: H, I& W 卜思高写道,过去两年,中国海军和空军人员进行了联合指挥军演,但这些军演的规模和参与人数似乎比较有限。他表示,2014年末,解放军公开承认高层军官缺乏联合指挥的经验,并宣布了一项选拔、培训和任用联合行动指挥官的新计划。
' F$ I; l( T4 S) G. N$ `3 v6 v. D7 T
与兰德公司的报告一样,卜思高的文章也强调解放军缺乏实战训练。军方正在为克服这一缺陷而努力,不过其中有些问题听起来相当落后于时代。一份中国军事杂志曾提到不再“打着灯笼”进行训练。卜思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在写作中经常打比方,而在这里,“灯笼”似乎指的是需要用夜视仪来替换的手电筒。0 t! P6 W6 U& t9 Y f$ u) O
4 h6 R7 r* K- t9 l u 他说,军方创建了几支部队来充当对抗性训练演习中的敌军,并在三军之中进行了模拟实战演习。不过,提高训练水平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写道,“增加训练的真实性将需要额外的资金,尤其是燃料和维护方面的费用,以及更多更好的训练区和训练模拟器。”& P, q }& h M) s0 t/ x
$ F$ l5 [9 a; q( g
自从解放军1949年从游击部队变成国家军队后,陆军一向是其优势兵种。卜思高称,陆军仍然在中国军队中占主导地位,尽管中国坚称自己如今是一个海事强国。中国现役部队共有230万人,其中陆军人员所占比例超过了72%,海军占10%,空军占17%。他表示,截至去年,陆军拥有24名上将;海军为3名上将;空军为5名上将。
* z& X% z7 N- S5 p/ H# R) D7 @1 J* X: O: i1 i5 `
2013年,解放军宣布将改革部队结构,但具体细节还有待公布。卜思高说,“他们很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实施这个计划,解决其中的问题,过程中很可能会给那些在官僚斗争中失去权威的个人和组织造成损坏、带来不满。
% C6 [3 h: t) H f$ Z4 R7 X# X% |' p4 k4 O. E
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还没有对卜思高列出的十大理由做出反应。然而,中国军方的确会研读外国的评估报告。例如,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兰德公司的报告予以了猛烈抨击。他是与西方军队进行对话的一名官方代表,常与外国学者一同参会并多次访问美国。
' K1 \+ M! ]* R3 s5 a* ]9 d
; F) r+ Z9 w1 B# ^& @- P1 B$ Q 在发表于中国军网的一份声明中,张军社提到了兰德公司的报告,以及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关于中国军力的一项近期研究。
: m2 F9 v* k- o5 h' Z
% |" g" v& _, _% w7 C' Q7 J “(报告)真实地反映了当前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国防建设和军力发展的不客观判断的现状,”张军社写道。每当西方想强调中国军事力量在日益加强时,西方的文章 “就毫无边际地夸大解放军装备优势和作战能力”,他说,但每当美国想突显本国的军事力量时,华盛顿又会极力贬低中国军队。
( ^1 Y2 v8 F! n
1 z. X1 A$ {. G9 J 卜思高在采访中表示,在美中军事交流日益增多的新时代,仔细研究解放军更显重要。" h9 g- ~! p' K# J
3 z+ j* e$ f5 v0 t! j: S “我发现,要想在与解放军的交流中获取任何信息,得取决于你事先了解多少情况,”他说。“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那么所得到的信息也会非常有限。如果做好了准备,掌握了相关知识,你获取的信息就会远远超过对方告诉你的内容。要是太积极,‘获取信息’就可能会被视作搜集情报。” 2 f" H6 i; l) v0 G9 s! I8 G
O6 i! l% G- N"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