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0年历史的松下山东彩电工厂于1月30日停产,这再次引发业界对外企收缩中国业务、制造业回流趋势的关注;与此同时,裁员浪潮几乎席卷了IT界,IBM、惠普、微软、西门子……多家老牌科技公司因战略调整而展开了全球范围的大规模裁员。; o9 p2 v8 @0 O0 f8 D- O% Q; Q
& |, u6 f' t8 k) g 来自美国职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and Christma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科技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刚刚过去的2014年成为了自2009年以来美国科技行业裁员最严重的一年。其中,过去一年惠普、微软等IT巨头的重组导致科技行业裁员人数达到100757人。
/ K3 m2 p+ K+ b* D4 N4 T, b1 O* L0 y* Q
& s2 I" x: q8 D% Y, J# ]: Q: ? 但大规模的搬离与裁员潮,未必意味着行业泡沫的到来。当竞争门槛越来越高,企业要活下去,除了“开源节流”,更要加大对高科技投资。, g6 P! S% y2 O0 R/ h
' X8 V; `1 _# \; a' m
外企转向高科技
! d* \7 G: q6 E2 M" h: j 外资近年来在中国的投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外资也在积极适应新常态,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从东部沿海地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T: ]$ ]# a, b
. f. V8 U' j; q. M; f9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世界投资报告主编詹晓宁此前表示,“中国外商投资过去几年一直稳定温和增长,预计还将持续下去。流入中国的资金已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8 g* X6 B3 F0 W* u6 u1 |0 q$ M& [3 ~! @! l( k+ Y" i. m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资的当务之急不是逃离中国、不是加大投入,而是适应中国、提升创新力。特别是,如今中国对利用外资的追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甚至不是金额的增长,而是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外资也不是进来了就能赚钱,还必须得有核心竞争力,得有好项目。
' |; {2 \1 W$ \# e# J7 T8 V8 u6 ^6 o0 u2 [4 l2 Q- a t
例如,2014年12月,英特尔宣布将未来投资16亿美元,对英特尔成都工厂的晶圆预处理、封装及测试业务进行全面升级,并将英特尔最新的“高端测试技术”引入中国。
' {( R3 Z* v, i! D" ?2 j7 z" J
) C( Z; y6 Z" T7 @ 三星成领头羊, N! K( Y) S$ @1 u K
当中国市场的竞争门槛越来越高,技术成了在巨变的竞争环境中,超越一切对手的决定力量。
- ^, D3 q2 ` Y, \/ Q7 ^. z
$ G% D: g) [% v5 K0 C9 M/ T' Y6 Q9 v 中国市场对三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未来20-30年内三星的增长动力在中国。而中国三星的战略是:继续推动本土一体化业务体系,同时扩大对尖端技术装备产业的投资,加强研发,推进业务的多元化,并积极发掘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向中西部、东北部、中小城市扩大业务等。
0 W9 [" {1 D, f% G. l' u3 f2 P0 x) [" _2 y2 \7 r- q
可以看到的是,在2012年9月12日,三星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正式在西安开工建设,这是三星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同时生产的产品也是具有世界最高技术水平。新型的芯片将到目前为止以平面为主的芯片设计,旋转90度,用立体堆叠的方式扩大存储容量,是一项完全崭新的技术。
% @9 ~' `3 Z2 |1 p0 J4 e* [
( S1 Q( ?9 c. c+ H! w! C$ Z 2014年5月9日,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式量产,生产最新型的存储芯片。随着三星半导体的落户,将带动100多个相关配套企业进驻西安。西安将逐渐形成一个过千亿元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并将进一步跃升为世界具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随着三星电子西安半导体工厂投入生产,将有助于中国在半导体市场的地位迅速提升。
1 G. K* Y$ j# D9 n$ W0 x2 W0 L2 g0 L/ B, P/ p
为支持三星半导体工厂的生产,2013年9月12日,配套高端存储项目的三星电子封装测试项目,以及三星电子及三星数据两个研发中心也落户西安。& c$ Q: Y( t, @
* Z3 ?: U1 e! Y% g& F- h+ j+ L
2013年,三星液晶8.5代线苏州投产。苏州三星LCD将生产超高清,全高清的48,55寸液晶面板产品,瞄准迅速成长的中国高端电视市场,提供全世界最高品质的显示产品。随着三星显示与苏州工业园区,TCL共同投资的苏州三星LCD正开始生产,苏州工业园区拥有了高端显示产业“LCD-产业集群”。LCD-产业集群具备了材料,零部件,生产和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三星显示表示,在苏州工业园区形成的LCD-产业集群将为中国液晶产业发展做出贡献。5 |+ u' H7 Y* s- c. p$ ]
2 Z. A' I2 r7 V) Y( z
2014年8月,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三星环新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在西安高新区开工建设。三星SDI与安庆环新集团、西安高科集团共同合作,分多个阶段完成约6亿美元投资,本次建设的西安工厂预计明年10月投产,建成后每年可为4万辆以上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计划在2020年实现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目标。$ x/ }9 H- o$ ^7 q/ t6 a9 s
: B0 l7 Y1 |- Y9 {& G, p# G
在当今提倡全球环保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导向与目标。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推广500万辆的纯电动(EV)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汽车,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市场。5 D$ i1 n' y1 f; A
$ O1 x+ `2 \$ \, ?7 s
三星SDI正在为宝马、克莱斯勒等全球著名汽车厂商提供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三星SDI电池的宝马纯电动汽车BMWi3在全球获得极高人气。
5 R4 `6 @9 K! N% }0 O+ v6 l
3 O2 H4 {& ?: U+ F$ c 研发动力! p" A) ?$ Q- j* e- \' x
为了给高科技投资提供后续的动力,研发投入也成了外企的投资动向之一。7 x. C1 J, a1 M! n! ?
7 A7 q, A& b! n m5 F" y8 s& e* W 2014年,医药巨头美国强生公司在上海设立亚太创新中心,下辖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三个研发分部;来自德国的特种化工企业赢创公司投资2300万欧元,完成了其对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十年来的第三次扩建,相关技术应用和服务范围从中国扩展至亚洲。在华外资研发机构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变化的最新注脚。
0 `2 O+ R# D; R- ~8 W. P( L! z+ K0 O% s( E) a* C$ s! F
科技研发也是三星集团最重要的企业经营基因。对三星集团来说,科技是带动三星在21世纪快速发展的动力。在技术与革新上的大力投资,才有三星今天的成长。三星在智能、半导体、LCD、造船等行业都非常重视研发投入。不仅在韩国注重研发投入,在中国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设置包括半导体、通讯、设计、体验中心等研究类机构,以后还会继续扩充投入,更多引入中国的高级人才,并将三星中国发展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的研发基地。
2 ^6 j0 c/ f4 W" |0 c. E* A) C! E! F) J/ N
“现在看起来,能在韩国做的所有事情,这些元素在中国都已经具备了。”电子大中华区移动通信部总裁王彤此前告诉记者,三星在中国本土构筑包括产品企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在内的完整经营体系。
/ D d$ a7 N) ?7 L z$ T# B5 v, W
4 \4 m; d* D& S- x& s8 T% U; q$ W 例如,为了更彻底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三星在中国运营着生活方式研究室和产品创新部门等,同时,三星在产品的设计、研发、营销、生产、客服等产业链上进一步完善本地化水平,以更快更好地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反应。
" c8 j8 @6 o( X" k+ [, Z' n, C" u6 \0 z: K E( ?" \6 \$ p' Q
对三星来说,研发出吸引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又归功于其向高科技产业的战略转型,以及在科技创新上的加大投入。
a/ b/ y9 [6 [" F4 y |
0 T, l! x$ m/ R+ r2 e- F/ q0 v 特别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科技特别是研发领域不断加大投资,目前,三星在中国共设立了10家研究所,研究人员规模超过7千人,这一数字在持续扩大中。3 }# b( B9 o% Y( ]1 Z
7 R0 f# v* Q( h7 j+ i! p$ E4 \, }2 s
来源: 环球网4 S1 F. [* f& [4 C
5 c+ V0 k' A2 w- s9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