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背负着沉重战争记忆的邻邦,越南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t! Z) c/ G. Y! s
# q% u/ {; {, H
% a% E: K3 R I: c8 O, y
但事实上,这些年来越南的每一次改革都不容小觑。如今,越南从一个粮食产品依赖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其经济增长速度,更一度跃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甚至在投资领域,越南也开始瞄上了中国的饭碗。
J0 Y3 `+ U/ R: r V/ p2 Q, D$ d& U, b) G# h
, M" h p8 `0 r/ s$ r! } 2月2日,美媒报道称,越南正成为外国制造商云集地,这个东南亚国家到处都是商机。) Z% P0 d; N0 u; ?, [
$ i4 E, s* |. d% |' G* s3 Y
3 D* q; a4 K5 g" v1 V4 M. z 然而,前驻越南大使、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对长江商报记者说:“越南无法逾越的现实是,就业压力在不断加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必须降低门槛吸引外资,释放人口红利,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中国的情况不同,近些年面临的问题是工资高,企业投资的成本加大,这种转移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要面临的必然结果。”$ R1 n- ]( n8 y$ O: d
- }) @( O4 \. I2 P X" n6 e7 P, O5 q, \6 u8 }8 }* @
广西省社科院东南亚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孙小迎认为这些不足为虑:“越南的人口基数和人均GDP还不及中国广西,难以承接体量庞大的中国制造业。”8 y( `+ a( {+ I, C' g# W. J
4 d6 K" }1 l* u
5 |% s# N1 R$ o- [" m6 Z' T 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越南能否利用这个契机,创造另外一个“中国奇迹”不得而知。: g+ K/ k, [: h, k5 Y
' u7 K# B/ H2 L" c) `3 j
; I- `& C) p- H7 j 越南有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南“守着粮仓没饭吃”,当局每年都要进口100多万吨粮食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然而到了2005年,越南大米出口达52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1 H* P% y: z o0 Y: E
1 W4 a# Z4 N5 ^4 e# @
% r3 ]" j: w: t* J 翻天覆地的转变,是越南从1987年在农村开始实施承包责任制的结果。而这一政策,受到了中国成功经验的影响。其实,自从1986年底全面推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外界的普遍看法是,越南一直在学习中国。( u2 }" G9 r- `, r& u+ l
9 p, ?7 j) p& m3 u7 ?% n4 Q7 ~+ E* _
8 n7 _# ^$ x8 b; z3 d 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做法正是参照和借鉴了中国的成熟经验。越南高层领导曾公开表示,越南和中国国情相似,在治国理政、加强党建、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等许多方面都有着相同的任务、面临类似的问题。越南高度重视中国的成功经验,认为这些经验是比较符合越南国情的,对越南的发展很有帮助。“北上取经,西方化缘”在越南国内都是流传甚广的说法。在改革的重大理论、原则和步骤问题上,越南不断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参照,其政策很多地方都有“中国的影子”。% @# K% u; o# n4 _ P4 ^5 @% A: d: Q
; O* ]0 L5 X; A' E- o6 \9 W
8 L2 ], M; c& Z' B9 R “西方把越南就是称为中国的‘好学生’。两国的改革开放和革新是互相影响的。我们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出来,它马上很快不到一个月,把你翻译出来,然后送给越共中央,或者是各个部门的重要领导,人手一册。”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共运部研究员潘金娥介绍说。( g% ~5 w$ x1 a% h; ?
* {3 O ?5 @! T7 f+ Q( G- w" ^( S+ X: `
据了解,越南高层要求,只要中国出台了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越南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政策内容整理、翻译出来,供越方高层参考。事实证明,中国党和政府有关“三农”问题、国企改造、完善社会保障和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措施一经出台,越南媒体就会迅速加以报道和解析,而以这些措施为样本的适合越南国情的政策也会在不久后出台。8 q/ d0 j& b( f# r& f% T4 k
6 s1 v8 }# c9 w2 ~7 S3 m5 k& P% O/ j& U, ^3 W& I# A( W
师从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越南的每一步革新都卓有成效。1986年,越共六大确立了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的“革新开放”;1991年,越共七大通过“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开启越南政治改革;1993年,国会直选的具体落实被视为政治改革的实质开端;2002年,推行国会质询制度;随后肃整贪腐,并通过阳光法案,要求国会代表和政府官员必须申报个人财产;2006年越共十大更是差额选举出总书记;2009年,又推行了征地拆迁的公众参与立法;2010年,政府新干线案被国会予以否决。每一步改革都卓有成效,因此越南曾被称为“亚洲的普鲁士”。
5 T5 [' X8 B% c) ?' r5 }$ Y- E
0 _( D9 w/ X& R$ K) u9 m
另一方面,越南也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越南不仅成为东盟成员国,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而苏联解体后,越俄关系也逐渐升温。2001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河内,双方正式确定战略伙伴关系。就连昔日水火不容的“头号敌人”美国,也变成了越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M5 X4 Q0 L% _& a: ?* b
8 G) w7 D% B! u: g+ y; ]
- Q* ]3 z5 _8 X6 K9 h1 z( B 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
4 r/ ^3 F# Y. J$ M' }; ^$ {$ w4 P0 @8 A. N; G
, k" Z* s9 G+ _ q 资料显示,2014年越南新颁发投资许可证和增资总额达202.3亿美元,比2013年计划(170亿美元)增长19%。在投资领域,加工制造业是最吸引外国投资商的领域,共有774个新注册项目,总额为144.9亿美元,占2014年注册总额的71.6%。
. {+ [0 n. j( q$ l2 B$ X
2 Z' C- ]8 M" W
* L& G0 y% O4 q7 j: b" n0 E 显而易见,越南对制造业投资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个挑战。8 I/ z& V1 S1 S" v" d0 M0 x; P
/ Y& H9 ~+ L M' P6 u2 j. K: b k4 L& q! S! m
“随着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越南的制造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首先,越南国内的就业压力增大,劳动力充足,制造业在越南的生产成本相较于中国会很低。而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DP已有大幅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成本比越南高出35%左右,这导致世界上大批的制造商和生产商纷纷转战越南或者其他东盟国家,但这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必然趋势。”齐建国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说。1 r3 \. A% \% p# F, L: x) I
3 g# N0 S/ w! U
/ k3 z% X8 X- F# O7 C4 X
孙小迎则认为制造业向越南转移这一问题不必惊讶。她对长江商报分析称:“越南的人口基数还不足以承接体量庞大的中国制造的转移。越南只有8700万人口,工业用地资源也有限。另外一方面,越南的投资环境也有待改善。”
1 d9 q. X1 X( @$ Y3 o; T. W1 c) ^& b6 R/ A
3 ]% [- O; g9 W+ p8 ^: X# z
近些年,有关中国制造业的转移对象除了越南之外,印度也成为制造业聚焦的地方。对此,孙小迎表示,印度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竞争对手的可能性更大。但她对此充满信心:“现在中国的工业正面临升级转型的阶段,低端的来料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并不是坏事。技术才是工业发展的根本。”; E4 t% A. `; i
3 B6 M8 L0 V& y) X4 y7 a, \4 B' K/ U; N) x0 U/ T
孙小迎是工人出身,对于技术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每当看见年轻人站在流水线上重复劳作都会觉得心疼。如今,职业教育已被越来越广泛地提及,未来在技术培训上大有可为。+ k9 Q( b7 {/ Q. d+ Y
5 @. {7 W: W* H7 [5 T: a- o |2 v9 g0 Y4 q) g. o
尽管越南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在困扰着相关领域的发展。3 R4 p5 a# E+ r# J
/ q1 L, z1 ]% L% y
& {( K& X2 M, Z' w 2014年7月11日,《越南经济时报》报道,越南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的限制,同时面临激烈的竞争,发展缓慢。报道称,由于外资企业对机械设备的零配件需求量较大,因此该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越南机械制造业要提高配套能力,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 Y: y+ m- \9 e) G
' p* p$ s2 l* R# d/ m( }* ~- s9 [7 k9 r
孙小迎认为,制造业向越南转移并非坏事。在成本压力面前,沿海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课题。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制造部门在沿海迅速消失,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沿海传统的特色产业区域内,制造业朝着有更高附加值、更精品化的层次发展。& V: g* Z: A3 X7 h, H6 c# D; {
$ R/ K9 p9 Y; ]7 Z2 U% r7 z
" u. @4 h/ S8 R) \" L- h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7 p2 E# k2 } t2 F; G
4 ]9 V0 Y( j7 c4 b. x
: p/ h3 |! e8 r 今年1月18日是中国和越南建交65周年。据媒体报道,1月14日,越南驻华使馆举行年度记者招待会,对于过去一年间两国关系,驻华大使阮文诗表示,虽然两国关系存在一些困难是客观事实,但友好仍是两国关系主流。
' I8 g- K o' b3 I% O, D- E$ n1 N# q: }8 |" b, ?9 N
) C/ n3 E9 o; C& n8 e 回顾过去一年,阮文诗认为,虽然两国关系存在一些困难是客观事实,但友好仍是两国关系主流,而且与中国关系是越南对外关系中头等重要事情。越中关系是邻国很特殊,没得选择,并且是胡志明和毛泽东主席亲手缔造,世界上稀有。
. K% \+ E7 M" e" s# _1 Q% \2 K# x4 a8 f1 `6 I
% |5 e; H8 K) J" v1 } 去年,海上争端确实为两国关系带来不良影响,但阮文诗指出,目前两国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进展,其中之一就是实现高层互访。
2 I) p1 \% J3 y) U! C- J" ~" c0 m+ P& g- f2 M
6 T+ Z8 j* R+ U& I6 T h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会议期间会见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李克强总理也在亚欧峰会期间与阮晋勇总理会面。/ i: B* R" D; U3 M: \
1 S* |1 q9 b/ c0 l i/ z! S' g: y: Z y5 ~! K$ G" b6 n4 ?" r
两国关系虽然出现一些摩擦,但并未影响经济合作。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悉,按照越南方面数据,2014年双边贸易达到585多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6%。预计到2017年,双边贸易额规划将达1000亿美元。( H6 D7 ^# c# i, G/ p% \
9 ]8 a7 ?1 K' J% ^0 _; \/ S' T9 X
新闻来源: 长江商报6 I! e% I% [5 f9 q7 m% x# ]
; L7 ?, Y% x* X) p! l6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