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经济疲软和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共同影响,1月28日,中国人民币汇率再度逼近2%的跌停线。这是三个交日内人民币二度接近跌停。人民币的持续贬值让中国央行很纠结,如果放任不顾会进一步加大国内资本外流,对人民币汇率体系产生严重冲击,而中国目前现实经济环境,又需要人民币一定幅度贬值来缓解出口压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如今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已经不再取决于政府和央行的刻意操纵,而在于遵循市场规律作用下企业自发行为的共同调整,否则最终很可能事与愿违,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 }. n/ d! k% j/ P( L1 R* c j7 R' {7 y5 u- N7 ^
- f+ a+ \/ t: \& ]; J$ U 人民币目前承受严重的贬值压力
4 L5 Q2 F% ~5 o7 l7 b$ k+ W0 R5 T1 F( I. o+ X* n Z
人民币连续跌停令央行没招了?$ O* X0 k* q4 i8 v! [" `
0 ~' E! K1 x( N, q6 J& {& a
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次逼近2%跌停线,这是三个交易日内人民币二度接近跌停。截至28日收盘时,美元兑人民币报6.2375,下跌0.07%。尽管中国央行规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人民币现汇在中间价上下2%的区间内波动,一年以来虽然人民币也“涨涨跌跌”,但也没有出现过近日以来连续接近“跌停板”的跌幅程度。4 i9 R5 _# V" r" \* X# {
7 \1 K6 |0 x' E: K 美元指数大幅上涨是人民币汇率此次大跌的主因,1月22日,欧洲央行出台庞大的QE政策震惊全球,在随后的三天里美元指数连续突破95的整数大关。中国央行副行长潘胜功认为,欧央行QE虽然有助于提振欧元区经济,但庞大购债政策出台对应美国量化宽松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走强,从而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构成下行压力。毕竟,美元汇率走强会引发资金回流美国,增强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 @& b/ F2 {* E: U7 e: u
/ h2 J+ C2 o- L. o; ] 美国经济经过长达7年的调整已经基本走出衰退的泥沼,美元也进入升值轨道,这对于经济处在衰退低谷中的各国都将产生严重影响。分析人士认为,汇率走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基本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市场投资者对该国经济未来走势的整体预期。例如中国,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增速已经放缓,无论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还是国内房地产行业形势都不容乐观,这自然让市场资本产生悲观情绪,并且直接促发人民币持续贬值。
. R X- J: B, D' P6 @" {1 R- N4 f3 b7 x1 o
据中国央行数据显示,去年12月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一项衡量外汇流动的关键指标——外汇占款同比减少了1,289亿元人民币(约210亿美元),减少金额为2003年以来最大。截至去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从6月底3.99万亿的历史高位降至3.84万亿美元。市场人士纷纷预测,在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持续疲软背景下,2015年人民币仍然在资本外流下承受贬值压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并未达到均衡水平,严重“高估”的人民币需要一定程度的回落,预计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会继续出现贬值,最大幅度为5%左右。
7 b% b1 f$ R# s. T3 I. s. K$ }+ K# [; K$ l' R( F) X
人民币的持续贬值让中国政府和央行很“纠结”,随着美元指数走强,国内资本外流的情形已不可避免,如果国内经济持续疲软加剧市场悲观情绪,引发更大规模资本回流美国,那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严重影响。按以往经验,中国央行会积极干预外汇市场,通过制造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方式提振投资者信心。但中国目前疲软的经济,需要人民币一定程度贬值来缓解出口压力。
7 q5 J- a* b, N* I! V2 a7 y( }/ W6 L9 n
因此,中国央行只能在可控的区间内找平衡,既要允许人民币适度贬值,又要转变市场的整体看空预期,又要与换汇套利的全球投机者展开激烈博弈,防止资本更大规模外逃,这对中国央行实在是高难度的挑战。从长期来看,随着美元持续走强,如果中国国内经济整体形势得不到显著改观,中国央行的外汇干预政策将面临失灵的窘境。. F2 k/ A" Z* U3 l9 R' |0 N- K
7 @6 p8 a1 d7 x3 W/ h* g m 对此,彭博社的报道可谓一语中的:“对中国决策者而言,管理人民币汇率如今变成了另一个游戏。十多年来,中国为了维持制造业大国地位,一直在抑制人民币升值,而目前迹象显示,中国正在努力推高人民币汇率来遏制危及国内经济增长的资金外流。”% a5 |% Q5 B& t8 _* o
# f8 k. Q2 G" a
保卫人民币:中国经济需过大关0 l g& X K: ]+ U3 H
' ]9 {+ |2 O6 \$ k! Q4 J+ v2 [6 h, P2 P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央行过于相信自己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反应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中国央行认为能够通过干预的方式逆转市场投资者的整体预期,但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在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健”已经不再取决于政府意志下的刻意操纵,关键在于市场当中的载体——企业组织自发性的共同调整,当中国经济顺应市场规律进行推陈出新式的自我变革,涌现出相当一批具有创新职能、富有竞争力的实体企业时,人民币汇率自然得到反转,在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支撑下重新走强。/ f- }; {/ ^) {% o# x% V
9 n: O& c' b! s! O( |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应当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出台各种政策为国内企业创造自我调整的的空间。民营企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国政府只有通过减税、完善民生保障福利和消除垄断的方式改变它们的生存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使得中国经济真正得以蜕变。单凭中国央行的干预举措并不能改变人民币当下的颓势,相反,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看空预期,从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7 p5 X( g4 J. C. ]2 [, c3 d9 g( I# T w# F( N" m5 a; K
毫无疑问,2015年中国人民币将继续承受贬值的压力,陆媒报道称,中国央行目前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新兴市场资本流出风险使得央行在政策选择上更加注重底线思维,防止系统性风险,降低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担忧恶化。另一方面,央行进行降息降准的总量宽松政策也受到限制,考虑到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中国央行将更多采取调整存贷比等结构性措施为主,加速资金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但总体而言,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依然趋于宽松,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的概率更大
7 t8 v% q$ o) t1 p$ K
* @ C, |: a2 i8 J* v |